第765章 送别

作品:《秦凤药传奇

    京城大门近在咫尺,眼见分离在际,素夏终是没忍住抱住姑姑哭出声。


    城门口的士兵看过名籍与路引就会放行。


    一出城就是天各一方。


    素夏抱住姑姑不愿松手。


    “咱们娘俩才聚首又要分离,我就像又没了一次娘。”素夏哭着说。


    姑姑眼圈红了,她强忍泪水摸着素夏的头发,“咱们家,数你聪明,姑姑相信你能好好活下去,为了姑姑也要好好活。”


    “你要幸福,这才是姑姑想看到的结果。答应姑姑过去的事情让它过去。你和青云好好的。”


    素夏泣不成声,只是摇头,扯着姑姑衣衫只不松手。


    杏子在一旁不好打断,急得抓耳挠腮——


    只差叫出声,姑姑信呢信呢信呢?说好把真相写在信上的。


    可人家这般痛苦,她又不好做出无关痛痒的样子。


    只能站在旁边左顾右盼,一下就发现了远远骑在马上正看着她们的青云。


    “素夏?”她摇摇二嫂的手臂。


    二嫂还在痛哭。


    “二嫂子?”她急了,眼看青云在向她们靠近。


    “放手,让你姑姑快走吧,你夫君来啦!”杏子见鬼似的大叫,连薛青云都听到了。


    这下素夏终于止住哭声,回过头,用红肿的眼睛打量骑在马上,已在距自己十米开外的青云。


    她的丈夫,正用一种既受伤又迷惑的目光瞧着她。


    之后将目光转向被素夏拉着不放手的妇人。


    那女子雅然玉立,不急不躁,与他目光相接露出善意的笑意。


    仿佛认得他,目光和善,如春风化雨。


    他呆望着她片刻,脱口而出,“大伯母?”


    那女人缓缓点头,素夏却一下挡在女人身前,警觉地看着青云。


    青云下来马,慢慢地、犹疑地上前几步,但又钉在地上,“真是你?可是,你不是早就……”


    “这次我真的要走啦,青云你是好孩子,我把素夏交给你很放心。”


    妇人和气地嘱咐着,像个一向关系和睦的亲人那样。


    素夏已经哭得如个泪人,她看青云一直盯着自己的姑姑便对他说,“你妈害我姑姑不浅,你还不满意吗?若拦她一下,我便……”


    “姑姑,你路费可带够了?我出门得急,身上没那么多银子,等你安顿下来,写信回来,我叫素夏给你带银子。”


    “我虽不很清楚往事,也知道你是素夏极为亲近的亲人……”


    他咬咬嘴唇,“我真的不知道你和我母亲到底怎么回事。”


    他从怀里掏出一包碎银子,“这个路上使,方便。”


    素夏想推辞,姑姑却接过那小包,安抚他道,“上一辈的恩怨在这里了结,你要好好待素夏。”


    青云怕她马上就走,急急说了句,“大伯父他,一直没再娶。”


    这个娴静温柔的女子眼中头一次闪过冷硬之色,仍是柔声说,“此生我与他不会再相见,他的一切不必同我说。”


    这温柔却比喊叫还决然。


    青云听她语气柔软,但看她眼睛也知道大伯父当年定是让她伤透了心,无可挽回。


    素夏将信件一事忘得干净,杏子上前抱了抱姑姑,小声说,“姑姑答应给我们写信的呀。”


    姑姑灿然一笑,拍拍她的手背,嗔了句,“鬼丫头。”


    她从怀里掏出一封厚厚的信给杏子,在她耳边说,“你这样多智勇敢,替我看好她。”


    “放心吧姑姑,你信我就信对啦。”杏子真的开心,她喜欢这个温柔美丽的女子。


    目的达到,她把装着银票的信封给姑姑,回头对青云说,“二哥放心,银子虽不多,却是六弟妹的心意,我替你尽孝也是一样的。”


    几人在此别过,姑姑牵着那孩子的手,离开京城。


    来时的马车雇的是长途,专送姑姑。


    两人站在城门口才意识到,自己要走很久才能雇到马车可坐。


    “咱们骑马回吧。”杏子眼睛转到青云的马上。


    “骑不下三人。”青云说。


    “所以,你走路,谁让你是做哥哥的呢。”杏子波澜不惊回道。


    素夏从来没骑马上街过,千金小姐出门不是轿就是马车。


    “这……?”


    “放不下千金大小姐的款儿?”


    她一咬牙,跟着杏子,两人一前一后上马,青云竟也不阻止。


    杏子淘气地同青云道声“再会”一拉缰绳,马儿一声嘶鸣,腾起四蹄飞奔而去。


    裙角飞扬,似云霞灿烂。


    素夏从姑姑离开就一直不肯看青云。


    她心里还在记恨丈夫不信自己。


    马儿跑开了,她抱着杏子的腰终于是忍不住回头——


    青云痴痴瞧着她的背影,素夏脸一红,硬下心肠回过头。


    杏子骑术精湛,马儿很快跑没了影。


    她犹嫌马儿跑得慢,鞭子一下下抽在马身上,恨不得飞回家去。


    她急着看那封信!


    信上字迹娟秀却遒劲,当真是字如其人。


    一股气跑到家,进门上锁,急不可耐将信拿出来。


    杏子和素夏一起认真读起来,那是段很长的往事。


    ……


    老夫人枯坐屋内,不许任何人打扰——


    人上了年纪,就爱回忆往事。


    她本不爱想从前之事。


    然而孙成天的失踪,逼得她失了理智,从前的事一桩桩浮现心头,搅得她不能安眠,甚至无力维持薛家主事人一贯的体面。


    她需要歇歇,喘口气。


    孙成天待她仁至义尽,为她耗尽一生。


    她从不把下人的死当回事,孙成天已经不是下人。


    她寻他,不全是为着害怕他跑掉泄了密,她是不甘心。


    孙成天曾亲口说过,对她效忠到死。


    还说要死在她身后,做她的守墓人。


    这样一个人,跟了自己二十年了,突然带着薛家的罪妇消失,她不信!


    她不为拿他,为自己的心。


    ……


    薛老太太年轻时是个极其霸道、执拗的女人。


    可她拗不过“天理妇道”“君父纲常”。


    她的爱恋抵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当时的薛家二少爷前途一片光明,为人左右逢源,是老夫人的父母为其挑选的最合心意的夫婿。


    她抗争过了,敌不过母亲寻死觅活,父亲一次次哀求,甚至下跪。


    “天下间女子,哪有自己挑选夫婿的?传出只会说我们家门风不正,谁还敢求娶你的几个亲妹妹?”


    “你不看父母的面,也要为你的几个妹妹着想吧。”


    她在家是大姐,几个妹妹与她感情甚好,她也知道外面人对女子家风和清誉的看重。


    高门之女没人会自己挑丈夫。


    传出去,一个“淫”字足以毁了她全家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