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雨水的梦想

作品:《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下班后,王立冬就赶往‘菌菇实验室’。


    刚到门口,就看到房间门半敞开着。


    王立冬知道,吴刚应该在里边。


    因为现在里边24小时,都烧着大火炉。


    为了安全,每次有人进去时,大门都要留个口子。


    王立冬敲了下门后,人就进了房间。


    “吴哥,”


    王立冬朝吴刚打了声招呼后,看了眼温度计,


    “22℃,”


    虽然王立冬知道有吴刚在,应该不会出问题,但是心里还是有点担心,毕竟昨天半夜可是下了雪了。


    “立冬,来了。早上的时候,屋子里温度有点低。


    以后这炉子的风门开到这里,要是以后温度再下降,我再调一下。”


    吴刚指着风门那,刚划的一条线道。


    王立冬看了看,记在了心里。


    这吴刚还真是细心人。


    “没想到这火炉子还挺给力的,外面那么冷,单靠它就把这间屋子的温度给稳住了。


    看来这个冬天,就靠这台炉子也能过去了。”


    吴刚点头道:


    “应该够了,要是实在差点,就把炕点上就成了。


    这样也能提高好几度温度。”


    接下来,王立冬就看了下蘑菇和香菇的情况。


    王立冬一边看,一边还把观察到的各种情况,都记在了一本笔记本上。


    “立冬,这两天怎么突然做起记录了?”


    以前王立冬来时,最多就是看一圈,问几个问题。


    王立冬解释道:


    “我觉得这些东西,以后可能用的到。


    要是这次实验成功了,这份数据,能证明这次的实验的真实性。


    失败的话,下次再做的时候,可以对比哪里出了差错。”


    前两天雨水和王立冬聊天时,王立冬问起了何雨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雨水想了好久,才道:


    “我想和冬哥你有机会在建国日,到城门楼上看一场‘走方步’.”


    王立冬心想:你这愿望很兔国。


    全国99.99999%的人,都希望自己能站上面看一次。


    可全国可没几个人能真正实现的。


    不过到了开放以后,能上去的人员就放宽了许多。


    王立冬想了想,雨水真想去的话,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


    靠着系统的能力,王立冬这辈子成为世界顶尖的科学大佬不在话下。


    到时候,肯定会有他们俩的位置。


    其实王立冬听到雨水的愿望时,自己也心动了。


    在后世,每逢‘走方步’,自己只能坐在电视机前看。


    不过就是这样,也能让王立冬看的热血沸腾。


    可这辈子,努力一把就能达成的事,干嘛不试试。


    而且可以在全国人民,和大王庄的亲戚朋友面前露一把大脸。


    谁年轻的时候,不梦想着自己能功成名就,人前显圣。


    希望有一天,能像几位曾经的首富一样,在电视机里张口就是什么‘小目标啊,‘什么赚钱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或者在大礼堂里,脖子上被人挂上最高的奖章,最后自己的头像贴的到处都是。


    吴刚觉得王立冬最近变化有些大,感觉精气神不一样了。


    以前王立冬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个混吃等死的家伙,没点朝气。


    把各种情况记录好以后,再和吴刚聊了几句后,王立冬就去了趟农大图书馆。


    在做出了决定后,王立冬就查了下大名鼎鼎的袁大德鲁伊的情况。


    发现这个影视世界里,完全没有这位牛人的痕迹。


    而且兔国目前也没‘杂交水稻’方面的研究。


    王立冬立即就决定,等菌菇实验成功后,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项目。


    不过在那之前,需要把自己种植的技能,给刷上去。


    借了五本农业方面的专业书籍后,王立冬就打道回府。


    刚进四合院的中院,就看到许大茂正推着自行车,和刘海中有说有笑。


    王立冬瞧见许大茂的车上,放满了各种山货。


    知道这位刚从乡下,放完电影回来。


    别看许大茂平时风光无比,嘴上整天吹嘘,自己这放映员是多么牛笔和风光。


    可实际上,这工作并没有想像的那么轻松。


    现在的京城附近的农村,主干道可能还会铺点石子,其他的都是泥巴路。


    天气好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带着放映机,就是一路吃灰。


    要是下雨天,那就真呵呵了。


    所以每次去乡下放电影,人家生产队都会送许多东西给许大茂。


    知道放映员每次下来,那真是挺辛苦的。


    而且现在这年代,放映设备稀缺,农村里一年也看不上几场露天电影。


    不给点好处,放映员下次也不肯再到他们那去。


    看到站在两人身边的二大妈手上,拿的好几串的干香菇,干辣椒,木耳,就知道这许大茂又在小恩小惠的收买刘海中了。


    和两人打了声招呼,王立冬就回了自己家。


    “大茂,你说这王立冬的烧菜水平,和傻柱比,哪个手艺好?”


    许大茂好奇道:


    “一大爷,你家有事要请厨子?”


    刘海中点了点头。


    许大茂就接着说道:


    “这方面我倒是知道一点。


    别看傻柱整天和别人说,他是‘谭家菜’的传人。


    但和王立冬比起来,两人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一个是工厂的厨子,最多就是给我们厂里的领导烧个小灶。


    可人家王立冬的单位,那里边住的可都是各G的外宾。


    一大爷,你想想,这差距有多大?”


    刘海中摇头道:


    “大茂,王立冬的单位是厉害。


    可王立冬这岁数,最多就是在厨房里边打打杂,可能还没傻柱的手艺好呢。”


    许大茂一副我知道内幕消息的表情道:


    “王立冬这小子,平时和我们院子的人不怎么来往,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我家蛾子和何雨水关系不错,俩人经常聊到王立冬。


    你别看王立冬年纪小,可人家现在可是五级厨师,每月工资55元,玉渊潭粤菜组的三厨。


    您没想到吧?


    就傻柱这个八级厨师,给人提鞋都不够。”


    在一旁的二大妈听到后,吃惊道:


    “大茂,真的假的?


    这王立冬今年好像20都不到吧,每月就能拿55块的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