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陆源的态度

作品:《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任何时代都是一样的,有能力的人,从来不缺银子。


    而高级钳工年薪大概是两千四百两,还有隐藏的福利,这个福利按照以往,比一品官都高了。


    而普通人,要不吃不喝五年,才能够买一辆汽车,怎么能说不贵呢?


    一天放出去二百台汽车,十万两银子。


    要不说抢钱呢。


    “这件事工部怎么也掺和上了?”陆源好奇的看着陆谦,“大秦重工可是军工厂。”


    “这卖的也是民用车,陛下,军用车,工部管不上,也插不上手,但是民用车,是一定要工部来管理的。”


    陆谨拱手道:“眼下六部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任务,自己的直属单位,请陛下理解。”


    陆源哈的一笑,“只要符合手续,不盲目哄抢,朕当然理解。”


    六部革新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除了日常朝廷拨款,维持六部运转,陆源把不是军工厂的企业,都按照职能划分给了六部。


    比如,开设民办学校,定然是要束脩的。


    也要交税。


    比如,国营的文具行业,礼部自负盈亏。


    不过也仅是如此了。


    最后,所有的税收,都会流向户部。


    陆源也不会放任六部野蛮生长,要不然,要不了多少年,肯定会多出各种各样奇葩税。


    “产能后续陆陆续续的会提升上来,大秦威龙已经把这个品牌独立出来,专门还制造民用车。


    今年内,会再次开设两条生产线。


    产能就能提上来了,不过,这个预定还是太多了,不能让消费者等太久。


    此外,最重要的是,产品质量。


    你后面才来,或许不了解各个国营厂的标准。


    不合格的东西,是绝对不能流入市场的。


    有问题,无条件召回,可明白?”


    “是,微臣明白。”陆谨心里一紧,急忙点头,也明白皇帝是在提醒自己,不能得意忘形。


    “还有一点,如果条件合适的时候.......”


    陆谨看着陆源,见他欲言又止,拿着笔的手,也不知道该写什么。


    “算了,还不到时候,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陆源深吸口气,说道:“鼓励民间企业,钻研汽车,如果能够生产出合格的汽车,同样给与生产资质。”


    陆源本来是想扶持民间企业的,但是转念一想,国营厂还没有把利益最大化。


    他一句话自然没人敢说什么,但是对某些人而言,就不公平了。


    在过一些年,等民用汽车普及,就可以把次一级的汽车下放到更下面的市场。


    过个十年八年的,再开放民营资格。


    只是走国营企业,走不长远的。


    大秦需要多样化,需要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想到这里,陆源遂而又改口。


    陆谨却是暗暗吸了口气,忍不住小声问道:“陛下,您这是打算连这个也一起开放了?”


    陆源瞥了他一眼,故意放大了声音,说道:“怎么,不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不过,这是不是会损失朝廷的利益?”陆谨苦着脸道。


    “损失朝廷的利益?”陆源哈的一笑,摇摇头,“你错了,损失的只是工部的利益,我这么说,也不对。


    谁的利益都没有损失。


    陆卿,你要明白,朝廷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攥在手里的。


    以前,以前盐铁是专营。


    但是现在海盐产量很高,卤盐的市场就变少了。


    三国一年的炼钢总量,都比不上咱们凉京钢铁厂一个月的产量,这就是差别。


    比如,早些年,大秦国营企业生产的那些东西,现在都慢慢下放到民间。


    有实力的民间企业,都拿到了制造资格。


    国营厂的产能,其实还不足以覆盖全国。


    所以就显得特别紧巴。


    自从那些商品下方之后,民间培养了很多纳税大户,对地方,对朝廷也是一件好事。


    民营厂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给更多百姓机会。


    给纳税部门提供了税收,给国家也提供了税收。


    这可比一个国营厂重要多了。”


    “陛下,难道朝廷就不能多建厂吗?”陆谨问道。


    “可以,但是正如朕说的,朝廷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攥在手里,那样风险性太高,抗风险能力太低。


    一个体系要是太过臃肿,迟早会出事的。


    你如果一刀切了,那些下岗工人怎么办?


    他们都要养家糊口的,都要吃饭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国营厂,应该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减少招工,就算招工,也要招收有能力的年轻人。


    至于那些老人,就不要动了。


    朝廷负责他们一辈子。


    朝廷不是私企,把人叫进来了,用不了就让他们滚蛋。


    这不是朝廷该做的事情。


    一个国营厂,能够提升地方的税收。


    要是这一个国营厂,分成了十个,二十个,乃至上百个大厂呢?


    对地方,对国家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特别是这种大型工厂,能容纳几百人,上千人,乃至万人。


    对社会稳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陆源看着其他六部官员,“除了非必要的国营厂,最后都会下方给地方,给民间。


    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所有的核心技术,都在咱们手上,有专利保护。


    所以不用担心。


    只要咱们质量好,有保障,最终百姓还是会购买国营厂的产品。


    朕也想告诉某些人,别以为国营厂老二,天老大,不好好干事,朕不会把工人撸了,一定会把他们给撸了。”


    陆源冷哼一声,众人都纷纷低下了头。


    不过,很多人心思都活泛了起来。


    先是开放私人学校,眼下陛下又准备把国营厂的技术下放到民间。


    这是好事呀。


    提前做准备,必然能够在产业上布局。


    陆源也不在乎。


    至于财团,他压根不怕。


    大秦可是半封建社会,君王制度。


    他们在豪横,那都是自己眼中的大肥猪。


    要是乖乖听话,跟着朝廷的步伐走,他们可以走的很远。


    要是不听话,随时都可以杀了吃肉。


    陆源可不是个好脾气的人。


    他也是有意当着众人的面说的这番话,就是要让下面人知道,他的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