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献俘

作品:《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陆灵芝离开后,陆源对流苏道:“现在查出多少人了?”


    “回陛下,目前浮出水面的人,有六十多人。”流苏说道。


    “继续深挖,然后,慢慢处理这批人。”


    “李天真呢?”


    陆源幽幽叹了口气,“她是个聪明人,应该能反应过来,要是她老老实实的也就罢了,如若不老实,让小勇自己处理吧。”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李天真给杀了。


    但是,他不希望影响陆勇。


    如果李天真识趣,也就罢了,不识趣,他也不会手软。


    一连两日,李天真都没有收到消息。


    这让她有些心神不宁。


    直到第三日,侍女拿来了一封信,打开信后,里面只有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李天真当时便被吓得不敢动弹。


    难以言喻的恐惧感席卷全身,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恐怕早就暴露了。


    那些人,不会用白话跟自己联系,全都是加密过的。


    短短六个字,更像是警告一样。


    整整半个时辰,她才感觉好受一些。


    对方既然警告自己,那就说明,没有杀自己的意思。


    也就是说,那些人恐怕早就暴露了。


    她不由苦笑起来,生怕陆勇会知道这件事。


    只是想在,后悔有用吗?


    ......


    与此同时,押送俘虏的队伍入京。


    这些俘虏是荣京的匈奴杂兵,还有三万左右的纯种匈奴人。


    最前面的囚笼里,是满身狼藉,面目狰狞的女人。


    女人脸上的肉翻滚着,即便伤口愈合,看起来也非常的可怕。


    周围人都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她。


    她不是胭脂还能是谁呢?


    她捂着脸,惊恐的看着左右,旁边的百姓都戏谑打趣着她,一口一个怪女人。


    把胭脂的自尊心和骄傲踩碎一地。


    她身后的匈奴兵,也如同丧家之犬一样。


    匈奴战败,双边贸易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赵蒹葭把近二十万匈奴俘虏送到凉京,也是为了缓解陆源的燃眉之急。


    各项工程,所需要的劳工实在太多了。


    有了这二十万匈奴劳工,运河项目也能大大提速,改造北地也能提前不少。


    而且,献俘也能够增加国民自信。


    陆源得知俘虏入城后,也是大喜。


    第一批二十万,第二批俘虏也有二十多万。


    这一下舒服了。


    四十万劳工,能抵四十万户百姓的劳役。


    算上此前的七十多万劳工,百万劳工,勉强够用。


    现在修建的都是国家工程,也不会损害百姓的利益,浦桥修路,若是涉及到房屋迁移,还会给与大量补贴。


    所以民间配合度很高。


    就目前而言,这些劳工还是远远不够的。


    地方财政不够,人手不够,所以服徭役就成了百姓应尽的义务。


    这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白头鹰铁路发达,是多少劳工尸体堆起来的?


    种植园里的丰收,是多少昆仑奴尸体化作的养料?


    有些问题,他就是需要劳动力去催化的。


    要知道,农税的消除,也是走了几千年的路才走完的。


    要是没有红薯土豆,没有木薯玉米,陆源也不敢拍着胸口说取消农税。


    哪怕朝廷有钱,也需要大量的粮食来平稳粮价,稳定国家。


    所以,一个难题无法解决,就通过假借困难来解决。


    劳工解决了徭役,广袤土地,高产粮食,稀缺人口,商业税的推广,解决了粮税。


    而战争,是掠夺原始积累最快的方法,没有之一。


    能够缩短革新的进程。


    不过只靠朝廷也不可能养这么多劳工。


    百万劳工,干的都是体力活,一人一顿起码也是一斤粮食,一个月就是十万石粮。


    一年少说也要百万石粮。


    所以,这些俘虏最后会分配给下面的行省,由行省出钱来养这些人。


    一批人会留在当地替百姓服徭役,其他人,会响应朝廷的号召,去修建国家工程。


    而这些劳工的粮食都是地方行省来负责。


    不吃朝廷坑,这些俘虏都是年轻青壮,最上等的奴隶。


    黑市,这样一个奴隶,均价在五千秦币,折合白银五百两,他们赚大了。


    每个行省都有自留农田,除了上交朝廷的部分,剩下的都留在当地平稳粮价,由朝廷统一控制粮价。


    也就是说,米面之流还是朝廷管控的。


    而村落种植的粮食,都是本村保留,储存,极少数会拿出来卖。


    这些人穷怕了,也饿怕了,宁愿粮食烂在仓库里,也不拿出来卖。


    所以取消粮税后,就有了公管田。


    这里面有巨大的利益,但陆源暂时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不,献俘仪式结束后,各个行省的人都飞快跑过来分蛋糕。


    陆源也懒得管,直接让夏鸢去分蛋糕。


    至于胭脂,一个匈奴公主,棋子罢了。


    在秦墨眼里,草原他要,西夷他同样需要。


    他需要更多的劳工,来压缩大秦发展的进程。


    而另一边,白马州,夏军直接放弃了抵抗,把葛二毛给弄蒙了。


    “他们什么意思?”


    “军长,他们说,他们无意和大秦为敌,若是咱们执意要开战,就投降,任由咱们宰割。


    若是要入京,可以长驱直入,随我们处置。


    他们要求咱们尽快按照凉京协议,派遣驻军去租界。


    烈京方面,已经把租界给修建好了,只等咱们过去了。”


    “谁在那边?”


    “蔡永州,还带来了夏帝的信,说如果咱们想要进宫,可以随便去烈京取夏帝的项上人头!”


    军营内,众将士全都面面相觑。


    葛二毛不由看向了李存永。


    李存永有些尴尬的道:“军长,这件事,与卑职无关!”


    他现在已经是副旅级干部了,在二军二师,也是小有威望,骁勇善战。


    至于大夏,他现在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只有在大秦的体系内,他才知道大秦的可怕。


    武德充沛是一方面。


    更可怕的是大秦的体系和君王执政的理念。


    军功制度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士兵的战斗力,完善的抚恤制度,则让人敢拼命。


    独步天下的武器和理念,在他看来,大秦已经具备了真正一统天下的资格和无可撼动的霸主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