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通风机你都改造?你疯了???

作品:《四合院:我街溜子,捡属性逆袭!

    吃完午饭,又在食堂里歇了片刻。


    一行人这才重新动身,继续下午的检查工作。


    他们的第二站,就是二号车间。


    走进二号车间的大门。


    工人们热情劳动的火热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里的机器轰鸣声,似乎都更加有力、更加富有节奏。


    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动作行云流水,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整个车间,都洋溢着争分夺秒、力争上游的精气神。


    其实以前,二号车间的氛围也没这么好。


    在红星轧钢厂六个车间里,二号车间一直是处于中下游的,偶尔还排一下末尾。


    现在之所以变化这么大,主要还是陈宇凡的缘故。


    自从二号车间出了陈宇凡这么一个天才后,车间里的工人们都以此为荣,工作态度都端正了许多。


    陈宇凡当上车间副主任后,又改革了车间管理制度,技术、生产两把抓,让整个二号车间焕然一新,才有了现在的这幅景象。


    “好啊!”


    肖志行身旁的一位领导干部,忍不住出声赞叹道:“这个车间的氛围,很有活力,有朝气!”


    二号车间的车间主任,就是程国平了。


    四十岁出头、身材微胖,脸上始终带着憨厚笑容。


    听到领导的夸奖,程国平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他立刻挺起胸膛,无比自豪地介绍道:“领导,您可真有眼光!”


    “我们二号车间,以前在厂里是出了名的生产老大难。设备不算最先进,工人们的积极性也不算高......”


    程国平说到这里,目光钦佩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陈宇凡。


    “但现在...我们可是厂里的优秀车间,工人技术最优,集体氛围最好,生产效率最高!”


    听了程国平的话,这位领导顿时有些奇怪。


    他问向程国平:“这是为何?你们车间...发生了什么?”


    程国平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他想到......自己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情,就是从车间里提拔了陈宇凡!


    程国平面对领导,大声说道:“还是多亏了陈宇凡同志啊!”


    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到了陈宇凡身上。


    肖志行和其他几人,脑海中都蹦出了一个同样的念头——又是陈宇凡?


    程国平继续说道:“各位领导


    可能不知道,陈宇凡同志除了是技术科副科长,还是我们二号车间的副主任。”


    “有陈科长作为榜样,工人干活的劲头,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有陈科长的亲自教导,我们车间的整体技术水平,也是突飞猛进!”


    “现在,我们二号车间......是我们红星轧钢厂里生产效率最高的车间!”


    “年初,还刚被厂里授予了【先进集体】的锦旗呢!”


    程国平指了指车间墙上的红色锦旗,脸上的骄傲完全不加以掩盖。


    肖志行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迈开步子,开始在车间里巡视起来。


    肖志行的眼眶有些深,所以凸显的他的目光更加的深邃、锐利,仿佛能够看破表面,直视事物的内在核心。


    尤其是他进入工作状态之后,目光更是如此。


    肖志行不疾不徐的,走在车间的过道上,在适当的时候驻足停下,观察一番工人们的劳动情况。


    路过一台正在高速运转的六角车床时,肖志行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


    操作车床的,是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工人。


    见到肖志行这样的大工程师停在自己面前,小伙子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不过,他手上的动作也只是略微慌乱了一下,就赶紧稳定了下来,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面前的手轮上。


    小伙子稳稳的操作着手轮,切削刀在工件上平稳地滑过,带出一串串卷曲的、湛蓝色的铁屑。


    整个过程,非常流程。


    肖志行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的看了足足一分钟。


    等那个零件加工完成,从车床上取下来之后。


    他才伸出手,淡淡的说道:“拿来我看看。”


    “哦!好!”


    年轻工人受宠若惊,赶紧将那个还带着滚烫温度的零件,用一块布包着,小心翼翼的递了过去。


    肖志行没用卡尺,也没有借助任何工具。


    他就隔着布拿起零件,对着光线,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以他的经验丰富程度,虽然做不到陈宇凡那样,眼睛和精密仪器一样,但也相差不远了。


    零件拿在手上,观察一下,基本就能看出这零件加工的水平如何。


    片刻后,肖志行将零件还给了工人,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但他心里,却已经给出了不错的评价


    ——


    无论是尺寸公差,还是表面光洁度,都达到了图纸的要求。


    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一般标准做的还要好些!


    “你是几级工?”肖志行问道。


    “我是三级工!”小伙子赶紧回答。


    肖志行点点头。


    一个年轻的三级工,能有这样的水平......不简单!


    肖志行继续往前走,路过成品堆放区,又抽查了几个刚刚下线的成品。


    无一例外,全都是良好和优质品!


    这里的工人们,完成得都太好了!


    甚至......超出了他想象的好!


    就在这时,一行人路过了一台空闲着的钳工台。


    这台钳工台,在一片繁忙火热的车间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它上面没有正在加工的零件,也没有操作的工人。


    但整个台面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锃光瓦亮!


    就连台钳,都闪烁着金属的冷光。


    旁边工具架上的锉刀、手锯、卡尺等工具,更是摆放得整整齐齐,像是有强迫症一样。


    “咦?”


    那个戴眼镜的年轻工程师王工,有些好奇地停下了脚步。


    “程主任,这台钳工台......怎么是空着的?”


    “还这么干净,是没人用吗?”


    程国平闻言,脸上露出了笑容。


    聊到这张钳工台,这是他作为二号车间的车间主任,就职期间最骄傲、自豪的事情了。


    他走上前,用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台面,心中有些感慨万分起来。


    “王工,您有所不知。”


    “这个工位,是我们特意空出来的。”


    “这是我们陈科长......以前在二号车间当钳工的时候,用的工位。”


    “因为陈科长现在虽然高升了,但时不时的,还是会亲自下来加工一些高精度的零件。所以这台机器,我们就没再安排给别人用。每天都派人擦得干干净净的,专门给陈科长留着。”


    这话一出口,肖志行和几位随行的工程师,全都愣住了。


    他们......


    听到了什么?


    陈宇凡......以前是当钳工的?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无比惊讶的表情。


    他们下意识D ,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始终一脸平静的年轻人。


    在他们的想象里。


    陈宇凡这么年轻,就取得了如此惊世骇俗的成就,成为了六级工程师。


    那他必然是国内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


    说不定,还是从苏俄留学回来的高材生!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那一身远超同龄人的、深厚的理论知识!


    可现在......


    程国平竟然说,他以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钳工?


    当然,他们不是瞧不起钳工。


    只是这件事情完全打破了他们的设想,太过于出乎意料了。


    “程主任......您没开玩笑吧?”


    王工有些不敢置信地推了推眼镜。


    “陈工......是钳工出身?”


    “那当然!”


    程国平的语气,斩钉截铁。


    “陈科长当初就是我亲自提拔起来的,他不仅是钳工,而且还是我们全厂......甚至是全四九城最厉害的钳工!”


    “虽然他的钳工等级,现在还是六级。”


    “但这是因为,陈宇凡同志的主要工作,转到了工程师和管理岗位上,就没再继续参加钳工的考级了。”


    “实际上,我们厂里那几位老八级钳工,都亲口承认在技术上......他们不如陈科长!”


    程国平似乎是怕他们不信,又赶紧补充了一句。


    “而且,陈科长不光是钳工技术厉害!他的锻工、焊工......样样都精通!在我们厂里,那都是独一档的顶尖水平!”


    听完程国平这番话,肖志行等人更加震惊了。


    他们的脑子里,甚至都有些嗡嗡作响。


    钳工、锻工、焊工......


    这可都是最吃基本功、最吃经验的技术活啊!


    行内人都知道,这些工种就是靠时间和汗水一点点磨出来的。


    想要成为一名高级技工,没有长达十几年、二十年的经验积累,根本就是天方不谭!


    加工那些高精度的零件,可不是光靠脑子好用就行的。


    手上没那个功夫,没那个感觉,理论知识再好也是白搭!


    这没有千锤百炼,没有日复一日的钻研......


    根本练不出那份手艺!


    这些技术工种,讲究的就是一个“唯手熟尔”!


    所以,放眼全国来看。


    所有工厂里的高级技工,


    哪个不是四五十岁往上的老师傅?


    可陈宇凡呢?


    他才二十岁啊!


    这么年轻,他怎么可能拥有八级钳工的技术?


    这不科学啊!


    而且......


    一个更大的疑惑,浮现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既然他是钳工出身,那他是怎么成为工程师的?


    难道他没有上过大学?


    没上过大学,他那一身惊世骇俗的工程学理论,又是从哪学来的?


    肖志行等人的心里,充满了无数的疑惑。


    眼前的这个陈宇凡,就像一个被重重迷雾包裹着的谜团。


    你越是想了解他,就越是发现......


    他身上的谜团,反而更多了!


    程国平看出了大家伙儿的困惑。


    他笑了笑,给这些来自工业部的大人物讲述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是不知道陈宇凡的故事。”


    “陈宇凡同志的经历,在我们厂里那可是个传奇!”


    “去年年初的时候,陈科长他还只是我们车间的......钳工学徒。”


    “然而,他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一路过关斩将,从学徒工一直考到了六级钳工!”


    “后来有一次,工业部的黄老,就是西北工业大学的那位......他老人家来我们厂里检查工作。”


    “黄老慧眼识珠,看中了陈科长的天赋,破格将陈科长收为了关门弟子。”


    “从那以后,陈科长才算是正式接触到了工程设计领域。”


    “再然后......”


    程国平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让所有人感到窒息的一段话。


    “他又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对工程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一路成长到了现在的六级工程师水平。”


    “并且,还带领我们全厂完成了这次规模前所未有的维修改造项目......”


    陈宇凡的这些故事,在红星轧钢厂里,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些事迹,被工人们口耳相传,而且越来越浮夸,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因此,陈宇凡早就成了全厂所有工人心中的偶像!


    而且是唯一的偶像!


    而且,在整个四九城的工业圈子里,陈宇凡的这些传奇故事也早有流传。


    不过非常巧合的是......


    肖志行和随行的这几


    位工程师,他们在过去这一年里,在参与一个涉密的、国家级的重点项目。


    整整一年,他们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根本没怎么关注过外界的消息。


    他们也只是因为“红星-50复合脂”和部里的文件,知道了陈宇凡这个名字。


    但对于陈宇凡的具体事迹,却是一无所知。


    此时此刻。


    他们第一次完整的听完了程国平的讲述。


    所有人都被震惊到了极点!


    他们感觉自己的大脑,都彻底宕机了!


    半年,从钳工学徒到六级钳工?


    又半年,从门外汉到六级工程师?


    这......


    这是人类能做到的事情吗?!


    就算是天才如肖志行,此刻也彻底失态了。


    他的嘴巴微微张着,眼神里充满了不敢置信。


    肖志行穷尽自己所有的知识和阅历,也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在他的认知里。


    如果一个年轻人,天赋真的高到了一种极致。


    然后再给他十几年的时间,让他夜以继日地去学习、去钻研。


    那么,他同时掌握钳工、焊工、锻工、工程学等多项技艺,虽然困难,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可陈宇凡呢?


    他只有二十岁啊!


    刨去吃饭睡觉的时间,他满打满算能有多少时间去学习?


    “你......”


    肖志行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干。


    他看着陈宇凡,几乎是下意识的问出了一个离谱的问题。


    “你真的......只有二十岁?”


    陈宇凡看着肖志行有些恍惚的样子,微笑着说道:


    “不是二十岁了。”


    “去年年底,我过了生日,现在已经二十一岁了。”


    听到这个回答,肖志行等人眨了眨眼,但脸上的震惊,没有丝毫的减少。


    二十岁......


    二十一岁......


    这他妈的,有什么区别吗?!


    才这么年轻,就能掌握这么多复杂的技能?


    这合理吗?


    这科学吗?


    难道......


    一个荒诞到了极点的念头,同时浮现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难道这家伙......


    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习的吗?!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


    喜欢四合院:我街溜子,捡属性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