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肖志行想不通!被疯狂震惊!

作品:《四合院:我街溜子,捡属性逆袭!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一号车间。


    这里是整个红星轧钢厂中,历史最悠久的车间。


    不过里面的设备,在大前年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全面的更新换代。


    所以,这里反倒是全厂最先进的一个车间了。


    能在这里上班的工人,也都是厂里资历最老、技术最扎实的一批老师傅。


    一号车间的主任,名叫刘金山。


    是个五十多岁、皮肤黝黑的精瘦汉子,也早早的等候在了车间门口,看到一行人过来,赶紧小跑着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既紧张又荣幸的复杂表情。


    “赵科长、陈科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随我来!”


    一走进车间,一股混合着机油清香和金属气息的热浪,便扑面而来。


    巨大的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


    杨厂长指着车间里干净整洁的地面和摆放得井井有条的工具,自豪的说道:“各位专家,我们厂的管理一直都向最高标准看齐......”


    “嗯。”


    肖志行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打断了他的话。


    “我们还是直接看机器吧。”


    肖志行的目光,根本没在那些表面功夫上停留。


    而是早就落在了这些车间里正在轰鸣运转的庞大机器。


    肖工是真正的行家,糊弄不了。


    肖志行背着手,迈着不疾不徐的步伐,目光在车间里缓缓扫过。


    最终,停留在了一台正在作业的、最为庞大的设备前。


    乌里扬诺夫-750型初轧机。


    这台从苏俄引进的庞然大物,是整个轧钢流程的起点,也是当之无愧的“工业心脏”。


    它的作用,就是将炼钢车间送来的......还带着上千度高温、重达数吨的钢锭,进行第一道。


    第一道轧制也是最粗犷、最暴力的,这台机器会将其“开坯”,变成后续工序可以处理的板坯或者方坯。


    可以说,它是整个工厂的“咽喉”。


    这台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下游所有车间的产出上限。


    此刻,肖志行的目光,正一眨不眨的观察着正在操作这台大型器械的几位中年工人。


    见微知着!


    一个工厂的管理水平、技术底蕴,并不完全体现在那些冰冷的机器参数上。


    而是体现在,每一位普普通通的、一线工人的日常操作之中。


    那几位中年工人,虽然心里紧张得不行,但手上动作,没有丝毫的慌乱。


    一块块烧得通红的钢坯,在他们的操控下,被精准地送入轧机之中。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和滚滚升腾的蒸汽,钢坯在巨大的轧辊之间被反复地碾压、延展,最终变成符合标准的钢材。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这些大型器械的运转、工作之中,处处都充满了工业的力量感和节奏感。


    工人们操作的非常得当,每一个步,都严谨的如同教科书一般。


    肖志行就这么静静的看了足足五分钟。


    最后,他那张一直紧绷着的、严肃的脸上,才几不可查的微微点了点头。


    他对身旁的刘金山说道:“刘主任,把这台机器最近三个月的生产日志、保养记录,还有废品率数据,全部拿给我看一下。”


    这个要求非常专业,也非常突然。


    刘金山愣了一下,随即赶紧应道:“好!我这就去拿!”


    很快,几本厚厚的记录册,就送到了肖志行的手上。


    肖志行翻开记录,看得极快。


    他的双眼就像是扫描仪一样,迅速的在纸张上捕捉着所有关键的数据。


    “嗯?”


    忽然,他停了下来。


    用手指点在了其中一页上。


    他抬起头看向刘金山,开口问道:“刘主任,这记录上显示,从两个月前开始......这台初轧机的主轴承更换周期,从平均四十天,延长到了六十天以上。而且,单吨钢材的电耗,也降低了百分之十五。”


    “这个数据记录属实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这个问题一出,刘金山的额头都渗出了一层细汗。


    他是负责管理的,哪里懂什么技术啊?


    对于这种问题,就算是杀了他也回答不上来啊。


    此时,陈宇凡不慌不忙地站了出来,对肖志行说道:


    “肖工,这个问题,或许您检查完机器,心理就有答案了。”


    然后,陈宇凡转头对刘金山说道:“刘主任,按肖工的意思,让工人们停机吧。”


    随着刺耳的电铃声响起,这台如同钢铁巨兽一般的机器,缓缓的停止了运转。


    又等了十几分钟,等机器内部的温度彻底降下来之后。


    检查正式开始。


    肖志行脱下外套,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副崭新的白手


    套,仔仔细细的戴上。


    然后,他便亲自上阵,带着同行的那几名工程师,开始拆卸起了机器的外壳。


    陈宇凡在一旁,倒是没有上手帮忙。


    他只是抱着臂,饶有兴致的观察着。


    这位前辈被称为工业领域的天才,确实名不虚传。


    肖志行操作各种专业工具的动作,都极其熟练,没有一丝一毫的拖泥带水。


    看得出来,即便他已经脱离一线生产工作多年,早已投身于科学研发,但这些实践方面的手艺却没有半点落下。


    很快,沉重的金属外壳就被完整地拆卸了下来,露出了里面那如同人体内脏般,复杂而又精密的内部结构。


    “张工,检查齿轮箱的油品和磨损度。”


    “李工,用千分尺,测量主轴承的间隙。”


    肖志行有条不紊地下达着指令。


    他带领的几名工程师,也立刻开始分头行动起来。


    检查的结果,陆续回报。


    “报告肖工,齿轮箱状态完美,润滑油清澈,没有任何金属碎屑。”


    “报告肖工,主轴承间隙在标准范围之内,磨损度极低!”


    一连检查了三四个关键的机械结构,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机器运行流畅、精准,内部干净整洁。


    机器有经常保养的痕迹,没有任何的损坏和老化......


    可就在检查到轧辊下方的冷却与润滑系统区域时,肖志行的动作却突然停了下来。


    他站在原地,眉头微皱。


    眼神里露出了一丝困惑和思索。


    在他面前的这部分机械结构,和这台机器的原本图纸截然不同。


    最重要的是,肖志行一时之间......


    竟然没有看懂?!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


    喜欢四合院:我街溜子,捡属性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