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启用仪式

作品:《当转世者遇到穿越众

    蔡市长的说话内容就是十分官腔。乃至于后面几位县长,也都不脱’造福乡里、社会进步’等官方说法。


    只不过也许是蔡市长出场,就消耗掉不少记者相机里的底片。所以后头上来的几位,就没有享受到闪光灯洗礼的待遇。  不过也还好,洋记者虽然不给面子,但大金本土的记者还是很懂事的。该拍照的拍照,该记笔记的记笔记,没有人落下。  林文理作为主持人,当然除了检查后台的准备外,还要穿插介绍几位长官上台致词。  当所有披着官身的大人物上台一轮后,该轮到苏涣这位当家人。苏家老爷却谦让一番,让钱刚这位核电厂的大功臣可以提前上台。  这倒不是说苏家老爷不乐意出风头,而是这几年他实在是锋芒太露,得收着点。  假如是在学问上争锋,他好歹也要争出个一二来。但是做买卖嘛,不论有多风光,苏家老爷可不会有多少自豪的感觉,所以不如不献丑。  等到钱先生这位这段时间在国际上的焦点人物来到讲台中央,那些洋记者就像是活过来了一样。待在采访区的正襟危坐,待在摄影区的又一次闪光灯洗礼。  按照预先公布的仪式流程,在这位的讲话结束后,会有一个问答的时间。所有人可都憋着等这个时候,看能不能问出一个大新闻来。  要是核电厂在启用后当场爆炸,让他们拍照拍到第一手资料,那普立兹奖可就妥了。毕竟联邦国有无数研究核能的学者,都振振有词地说,核能十分危险,核电厂不可能成功。  只是他们就没想过,要是真产生核爆了,这里有谁能逃得掉?  果不其然,在钱刚简短的讲话——钱先生很有自觉地没把启用仪式变成学术发表会,因此没有多少内容好说,——结束后,中外记者们就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  该说耿直呢,还是钱先生这个读书人的心肠同样懂得弯弯绕绕。但凡有谁的问题问得太过刁钻,钱刚就有办法用谁也听不懂的学术内容呼咙过去。  反正就一个态度,听不懂是问话的人素养太低,不是他的责任。再说了,这又不是学校课堂,钱刚没有义务教到大家都明白。  总之,钱刚就装作一个书呆子的模样,而且还是上台讲话的人中,唯一一个能用联邦语和洋记者沟通的人。但他飙起学术用语和科学名词来,硬是把这些不学无术的记者给唬得一愣一愣的。  就看一群洋记者,不论是谁,话里话外就是想从钱刚口中得到一句话,其实核电厂确实有安全上的疑虑。哪怕只是语意相近的话,他们也可以大做文章。  但钱刚是什么人呀,大金的功名,哪个不是抠文字抠出来的。在他学会联邦语之后,第一关注的要点就是文字上的严谨性,哪有可能给这些记者做文章的机会。  他会直接用联邦语跟洋记者们对话,也是想避免翻译员的不熟悉,曲解了他的意思,造成核电厂在国际舆论上的麻烦。  所以面对那些暗藏着陷阱的问题,钱刚就是一通质子到电子,同位素到衰变期,各式各样的科学专有名词轰炸。最终得出一个核电厂很安全的结论。  尽管这结论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但从各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钱刚不是那种读死书的人。应付记者这种一知半解的对手,他能算是手到擒来。  而这当然也让这些洋记者更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连想挑语病都做不到的情况下,还真要他们把这场启用仪式当成学术研讨会,一票学术大佬质疑论文内容那样问倒对方吗?  可以的话,他们确实想这么做,但就是做不到呀。很多时候连人家的回答都听不懂的情况下,就别为难他们这些学渣了。  哪怕是设了言语上的陷阱,用不同话意问起同样的问题,对方一样可以滴水不漏地说起同样的回答,或是嘲讽提问的记者不专心,先前已经回答过了某位记者


    相同的疑惑。


    一直在旁边笑着看戏的林文理,打从心底佩服这位书生的口才。真把对方慈眉善目的模样,当成是一个书呆子表现的话,现在肯定不知道后悔到哪里去了。  幸好从实验室建立起来后,自己并没有用太过粗鲁的做法去影响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而是直接用现阶段的技术能力,能否将之实作的可能性,打消了一些太过天马行空的研究项目。  毕竟实验室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这个由苏家斥巨资建立的实验室,不可能是单纯的学术研究单位。  要是不存在于现实中实现的可能,他们这些科学家就要找其他道路实现,这可是他们得以继续研究的条件。  当然,林文理这个立场更加靠近核电厂建造团队的人,没少被科研团队的人抱怨,怎么他们的能力这么差,连那样简单的东西也造不出来。  林文理才不想认真解释,反应堆的燃料棒只要包含重分裂元素就好,不管是铀或钸都行,不用在意纯度或同位素型态。想把燃料棒提纯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单一元素纯度,是想炸死谁!  世界核平弹迟早会有的,但不是今天啊!  本想继续看好戏的林文理,得到讲台边工作人员的暗示,就知道吉时已经到了。更重要的是,反应堆已经开始发生作用,发电设备也顺利运转。  现在的核电厂,已经实际上开始产生电力了。只是线路还没有接通,开关没有打开,启用典礼讲台旁的路灯也没有亮,众人自然看不出来。  虽说在启用仪式的开关开启之前,就先让反应堆起作用,好像跟仪式内容相悖。  但考虑到一号机组是压水式反应器。得先让反应炉进行核分裂反应,释放大量热能,让循环冷却水将热能带出,并在蒸汽产生器内产生蒸气,以此来带动汽轮机乃至于发电机,好产生电力。  这中间有一个升温的过程,可不是在启用仪式上一按开关,电力就能立刻被核电机组产出。所以事先做好这一切,再用比较有代表性的东西,让大家见证电力确实被产出了就好。  所以得到提示的林文理,就知道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了,而不是无限制地满足洋记者想挖坑给核电厂跳的愿望。  在钱刚又答复完一个记者的问题后,林文理率先站了出来,说  ”各位长官,还有各位尊敬的先生,启用仪式的吉时已到。为了不耽误时间,所以我们请钱先生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后,将进入下一个阶段。”  钱刚朝着林文理使了个眼神,那更像是如释重负的表情。彷佛在说林文理早就该出面了,继续表演下去的话,他也快没话可说了。  林文理当然不会把自己脑补的解读当成一回事。钱刚朝着先前还没点名过的方向,随便指了一个洋记者,让那个区块的人也有机会提问,以示其公平。  洋记者提问的内容也依然是那老一套,就是质疑核电机组的安全性问题。只是他们翻来覆去就那几个质疑点,包含许许多多核能研究学者言之凿凿地说,核反应会引起剧烈爆炸。  面对这样的提问,钱刚依旧是四平八稳地回答着,丝毫漏洞也不给。  与此同时,林文理指挥着在讲台边等待的一群工程师上台,布置起启用仪式上会用到的大开关设备。  主要是将预先布置好的线路,和那个及腰高度的大开关连接在一起,然后摆放到讲台的中央位置。  开关其实是一个脸盆大小的大按钮,做得极大,方便多人一起触碰按压。  依原先的安排,是由在讲台上坐着的三位主要人物,即蔡镛、苏涣与钱刚三人共同在吉时按下开关。  但是当蔡镛与钱刚就定位后,看着开关旁的位置还很空旷,苏涣合计一下,就到台下亲自邀请那几位地方长官。  台上两人当然也不是那种没眼色劲的家伙,也朝着底下众人招呼,一边笑着劝说道,可别


    耽误了人家吉时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