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合作

作品:《华娱从2004开始

    3月15日,一棵树影视放出将要筹拍电视剧的消息。


    一时...


    没人当回事。


    一棵树?


    从哪冒出来的?


    没听说过。


    野鸡公司。


    正当王树百无聊赖的时候,光线传媒闻着味的跑来了。


    王树将人请到办公室,光线传媒的负责人先是就着剧本与王树讨论了一番,忽然疑惑的问道:“王导电影拍的好好的,怎么突然拍起电视剧了呢?”


    这年头,电影导演的地位可比电视剧导演的地位高多了,就连那些电视剧演员都抢着向电影圈挤。


    因此,光线传媒的罗制片有些疑惑。


    按理说王树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影片就在柏林拿了奖,这会儿应该在电影领域乘胜追击才对,怎么突然转头拍起电视剧呢?


    这岂不是失了智?


    这个问题王树当然不会说实话,而是半真半假的解释:“电视剧、电影都拍。”


    “现在先拍一部电视剧,等到9月份左右的时候应该会再筹拍一部冲奖片。”


    “哦?”听到王树说会拍电影,罗制片瞬间来了兴致。


    “时间定在9月份,王导这是想再战柏林啊?”


    “呵呵。”王树笑了笑,毫不隐瞒的说道,“已经想好了一个剧本,打算再去柏林试试。”


    这话,顿时让罗制片激动了。


    光线传媒去年在电视节目领域的业务严重受阻,已经决定踏足电影的投资、制作与发行。


    他来的王树公司的主要目的不在电视剧。


    而在电影!


    张一谋与新画面绑定在一起,冯小钢又与华宜绑定,放眼内地能上的了台面的导演屈指可数。


    有的,还仗着资历端着架子不好相与。


    反观眼前的王树,不仅是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更是能自编自导。


    未来,或许不可限量。


    因此,光线传媒将主意打到王树的身上,想要在踏足电影行业的第一年就打个漂亮仗。


    这次来到王树的一棵树影视,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知,电影方面,王导缺不缺投资人?”罗制片试探的问。


    眼下,电影圈有名的大导都喜欢搞大制作,光线实力有限,只能眼馋,不敢掺和。


    就算下定决心掺和,一时间也掺不进去。


    “如果我不缺投资人的话,也就不会放出消息寻求投资了。”王树笑呵呵的说。


    罗制片细细品味这句话,眼前一亮的问道,“王导这部电视剧的预算是多少?”


    “600W,占总投资的60%。”王树不动声色的吐出一个数字。


    罗制片听言翻动了一下桌上的剧本,略有迟疑的问道:“16集的电视剧,600W只占60%吗?”


    “没错。”王树品了一口茶,然后笑着肯定,“我個人以剧本、导演、男主演的身份参股,占剩余的40%。”


    罗制片听言一愣,在心底盘算了一下,而后惊讶的问道:“王导要自己主演?”


    王树略有不好意思的反问,“你不觉得我的形象还行吗?”


    罗制片看了两眼,随即点了点头,也不知是真是假的应道,“王导形象很好,主演确实没有问题。”


    说完声音一顿,紧接着说道:“600W,60%,我们光线传媒拿的出来。”


    “只是...”


    说到这里,露出迟疑的神情,没再说下去。


    王树也懂,适时的说道:“9月份的电影,会留给光线传媒一些投资份额。”


    罗制片听到这里,脸上不由露出笑容,穷追不舍的问道:“不知王导,光线传媒具体能占多少?”


    “不少于25%。”王树想了想说,瞅见罗制片似是不太满意,连忙再道,“中影也会投资,不止你们光线一家。”


    听到这话,罗制片语气一滞,识趣的没再问下去,而是自怨自艾的说道:“25%就25%吧,谁让我们光线传媒不如人家中影家大业大呢。”


    说完,又问道,“王导除了冲奖片之外,有没有拍商业片的打算?”


    “眼下先把电视剧和9月份的冲奖片弄好,商业片的话明年再看。”王树半真半假的说。


    罗制片听言,又是兴致斐然,连忙说道:“到时,王导可别忘了我们光线啊。”


    “自然不会忘。”王树笑着接话。


    接着,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然后双方团队签订了合约。


    除了电视剧的投资合约,还有电影的份额约定合同。


    罗制片是不见兔子不撒手的主,600W只占60%的电视剧投资金额可不愿二话不说就拿出来。


    需要双方都有诚意。


    王树也就只好暗地里与光线传媒拟定了一份关于下一部电影投资份额的约定。


    光线传媒占据25%的投资份额,并到时可根据公司对剧本的评估再决定投资与否,限期剧本立项拍摄后的十天内。


    王树客客气气的将罗制片送出公司,虽然这位不是王常田,但也不能怠慢了。


    罗制片从一棵树影视出来后心情相当的不错,电视剧的剧本他大致看了看,虽然篇幅不长,但应该有着不错的市场。


    这样的剧本,本就是可以投的。


    更别说还是在柏林拿了奖的导演自编自导自演的剧本,更是值得相信。


    现在,不仅电视剧剧本值得一投,还约定了王树下一部冲奖片的投资份额。


    虽说电视剧这里王树一分不投,仅以剧本、导演、男主演参与投资占据40%的份额,显得光线传媒的600W有些冤大头。


    但,不是还有一份电影的投资份额约定吗?


    罗制片想到前不久公司大会里的决议,从今年开始光线传媒将涉足电影领域。


    这一点,他们是认真的。


    古有千金买马骨,光线就不能学一下吗?


    “如果说是商业片,我还会有些迟疑。”


    “冲奖片,还是能相信的。”


    罗制片想到王树,虽然年轻,但既然自编自导的影片在柏林拿了奖,那么在冲奖片方面定然有着两把刷子。


    至于商业片...


    他持怀疑的态度。


    “去年,内地票房最高的是周星星的《功夫》,1.73亿。”


    “这个不谈。”


    “其次,是张一谋的《十面埋伏》,1.56亿。”


    “投资2.8亿,票房1.56亿,制片方亏到姥姥家了。”


    “再其次,是冯小钢的《天下无贼》,投资3000W,票房1.26亿。”


    “细算下来,冯小钢和张国力在票房分账上面,每人应该能分到几百万的样子。”


    “再加上其它版权,应该赚了不少。”


    .....


    “排在第十的,票房就只剩下2000W了...”


    ....


    “冲奖片虽然可能无法上映,或者上映后票房不尽人意。”


    “但往往是各大电影节上购片商们所钟爱的对象。”


    “实际所能拿到的利润,并不比商业片差。”


    “《活埋》这次在国内上映,首日150W的票房,等到下映时应该能破千万。”


    “初次执导影片,还是自编自导,能有这份战绩,已然说明这个小年轻是有东西的。”


    “就算...看走了眼,也...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