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咱也有听话体贴的双儿

作品:《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金素英收拾了书包,佝偻着身子离开了教室。


    虽然她和家人决裂了,斗争了,但她在班级里的地位,一落千丈。


    她再也不是以往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姐大了。


    周蓉以前内心对她是羡慕嫉妒恨的牙痒痒,但看她如今的样子,却心有不忍。


    她也收拾了书包,跟了一段路,在校外的偏僻路口,追上了金素英:


    “王援朝回来了,我们寒假去看他吧?”


    金素英停了脚步,愣愣的听她说完,然后也没啥反应,又低头继续往前走。


    周蓉回首看了一下,一把抓住了金素英的袖子,道:


    “跟你说话呢!”


    金素英木然的看看周蓉,看看,都敢大声跟她说话了!


    于是低头,走路。


    周蓉气的,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自己这是作甚么!


    “你真不要见他了么?”


    金素英眼眶泛红,小声道:


    “我都这个样子了,怎么见他?”


    周蓉道:


    “我们可以让郑娟帮忙买票啊。”


    这说的是票的事么?这说的是一回事么?


    金素英扭头看了周蓉一眼:


    “见他做什么?


    让他跟你一样,怜悯我么?


    我不需要。”


    这次她没低头,径直离开了。


    周蓉看着远去的金素英背影,跺了跺脚,然后直奔铁路招待所去找郑娟了。


    她和王援朝之间的障碍,原本看似很艰难的大山,如今轰然倒塌。


    等她明年考到首都,到时候就跟王援朝在一起了,没人能分开他们了!


    现在她要去郑娟帮忙买票,她已经想念死那个人了。


    其实不止她知道王援朝回来了,金素英也知道,因为郑娟告知了她们两个,只是金素英如今,哎。


    周蓉和郑娟就这么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对于郑娟的身份,周蓉不是没有怀疑过,但人家跟王援朝家人真的很熟,王援朝的妹妹对郑娟很是亲昵而且就算王援朝不在的这段时间,郑娟也几乎是每两个月左右,就去那边一趟,回来还会跟她说说那边的情况。


    当然,郑娟也跟金素英说的,听不听,是金素英的事,说不说,是她的事。


    这么一来,就真的是亲戚无疑了!


    所以周蓉对郑娟也是热心又客气,不然,她怎么去首都呢?金素英已经不能买到火车票了,都得靠郑娟。


    这么一来,郑娟就更加是亲戚无疑了!


    到了首都火车站,是王利去接的,她到现在都没学上了。


    三人直奔王援朝的小四合院。


    陈雪茹将这边的几个房间都已经准备好了,周蓉就这么堂而皇之的住进了正屋,一如之前。


    陈雪茹有点吃味,这小丫头很自觉啊,可惜,自己,哎……


    她决定这段时间少来了,看了心烦。


    吃过饭,王援朝要送王利和郑娟回四合院,王利才不要住这里呢,郑娟也觉得还是跟着王利自在一点。


    路上,郑娟说了金素英的事。


    王援朝听了没说话,也没啥反应。


    回到小四合院,和周蓉温存完毕之后,周蓉没忍住,也说了金素英的事。


    她们俩基本上是知道互相的事的,只是一直默契的没有揭开而已。


    周蓉的话里,有种胜利的味道,也有怜悯的味道。


    王援朝能做啥?


    金素英对家人都下手这么狠,不适合带去羊城安顿,除非带去香江。


    但带去香江,她有啥优势?


    她原本的优势,就是家庭背景,和一丢丢的美貌,仅此而已。


    学习、性格,都不是很行。


    而且,对方也没有向自己请教或者求救,渣男暂时就别自作多情了。


    等到改开吧,那时候能帮一把,王援朝还是愿意的,毕竟自己是人家第一个男人。


    至于周蓉,除了啪啪啪,也只能勉励对方好好学习。毕竟对方还幻想了考试进首都呢,不能直接捅破了。


    只是小姑娘家家的,战斗力不行,总是让王援朝不够尽兴。还是熟妇们匹配起来更有感觉一点。


    不过不管是糯苹果,还是脆苹果,都必须要甜美可口才行。


    就着一种吃,容易腻歪,偶尔换换口味,甚至尝尝酸酸的青苹果,也未尝不可。


    ――


    南锣鼓巷


    王援朝开车来找郑娟,郑娟上了车,车子便开到了二环边。


    “我想安排你去羊城,怎么样?”


    郑娟大吃一惊,羊城?那得多远?也就是在铁路系统工作,所以她还知道点各大铁路分局的概念。


    她一把捂住了嘴巴,道:


    “是要一直过去么?”


    王援朝笑道:


    “一二十年总归要的。”


    郑娟脑浆子转了转,深呼吸了一口气道:


    “那我妈妈能跟我一起去么?我要是也走了,她就孤苦伶仃一个人了。”


    王援朝道:


    “可以。到时候我还可以安排你弟也一起过去。”


    郑娟惊喜起来,一把抓住了王援朝的胳膊:


    “真的?”


    可不就是真的?!


    思来想去,桥头堡没人手,只有郑娟这样的姑娘。


    能关心他的其他女人,还能亲自带他的女人过来,郑娟就凭这个,王援朝就没法不好好待她,何况人家自己也很漂亮啊。


    简直就跟双儿一样,一心为他考虑的,最合适不过了。


    索性就费点功夫,把郑娟一家子都弄过去。


    郑娟本身在系统内有工作,还是招待所的,羊城的招待所,向来紧张,郑娟这样的熟手,应该问题不大。


    现在才1月份,到4月份,有的是时间安排。


    就是要安排住处,有点麻烦,这种事,不能总劳烦罗委员帮忙。


    看来得曲线救国一把啊。


    比如到时候让香江来的客商,安排郑娟做一些拾金不昧之类的好事什么的,或者重要文件什么的,然后给点奖励啥的,说不定还能混点表彰呢。


    反正两边都是自己的人,表演怎么合理怎么来嘛,也不算多费事。


    于是道:


    “不过你得先过去。你安顿好了,你母亲和?弟弟过去了才有落脚点。”


    郑娟用力点了点头,这个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援朝哥既然说了,肯定能解决的。


    果然,还是郑娟靠谱啊。


    于是王援朝就给春城的罗委员打电话。


    “老哥哥,给您捎过去的唱片,收到了嘛?”


    唱片一出来,王援朝就安排人肉送过去了,比邮寄快!他不可能失信于人的嘛。


    当然,筑城也没落下,但是柳城就酸了,可惜他们通车早,实在没法蹭进去。


    罗委员笑道:


    “有劲儿的很啊!


    到底是王老弟出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不同凡响。让我们春城铁路局,好好的在系统内露了把脸啊。”


    有没有在系统内露脸,暂时不好说,但是,至少在春城路局,谁还不知道罗委员在这首歌里做了一字师的小故事呢?连文工团的大才子王主任,都赞不绝口。


    王援朝笑眯眯道:


    “哎呀,老哥哥满意就好,我是生怕对不住您那珍贵的点拨啊!”


    这话又挠到罗委员痒痒的地方了,但在王援朝面前,不能认啊,得谦虚:


    “老弟这是哪里话。


    曲子好!


    那调子一听,直冲头皮盖,震撼啊!


    让人不得不想起当初咱铁路人是怎么克服千难万险,为祖国大西南建设添砖加瓦的光荣往事啊!


    我们这不少人想跟着哼哼,结果你猜怎么着?”


    王援朝配合道:


    “怎么着了?”


    “嗓子都要拉破了,哈哈哈!你那调子,不是一般人唱的起来的,哈哈哈!”


    寒暄完了,王援朝步入正题道:


    “有件事想拜托老哥哥帮忙啊。


    我有个表妹,在奉天铁路招待所上班。


    家里有个弟弟学了点中医的推拿,在老家,过的很艰难。


    她就找我,想调一个远一点的地方。到时候把弟弟带过去,好安生一点。


    我就寻思,羊城经常开广交会,住宿供不应求。


    她这条件,过去找工作,应该容易一点吧。


    不知道老哥哥能不能帮忙问问啊?”


    罗委员很想说:


    来我春城铁路局招待所啊,给你安排的妥妥的。


    但奉天嘛,都知道,工业很发达,估计人家小姑娘看不上春城这破地方咯,所以王老弟特别提了羊城。


    羊城铁路系统,也是他来春城前工作的地方,他一直干到了副局长!


    人脉还是有的。


    于是道:


    “那我帮你问问,你等等我的消息。


    急么?”


    王援朝道:


    “急倒是不急,我不是担心马上4月份春交会忙起来,顾不上她这事么。”


    罗委员道:


    “确实,还得抓紧了。


    对了,你们文工团,还招舞蹈演员么?


    要是招的话,说不定,我还能帮你解决一下住宿问题。”


    王援朝没想到罗委员这么贴心和仔细,连忙道:


    “招,怎么不招?不过这怎么好意思再麻烦您呢!”


    罗委员笑道:


    “你对那边又不熟,与其再折腾,不如我帮人帮到底了哎。”


    虽然这个帮到底有点代价,但这代价是王援朝能力范围内的,乐意还来不及。


    “客气的话我就不说什么了,小弟都记在心里!哈哈哈!”


    罗委员也是觉得王援朝这小老弟能处,举手之劳而已。


    他在羊城做到铁路局副局长,打个招呼的事。而且,他也不是空手套白狼,人家小王老弟可以拿出文工团舞蹈演员的名额来支持的嘛,一个,两个,谁占便宜还不一定呢。


    大家力所能及的互帮互助了。


    ……


    只过了三天,周蓉就借口得回家过小年了。


    她不行了。


    大半年不见,也不知道王援朝怎么这么厉害,人长高了,难道那个也长?


    这也不能怪王援朝啊。


    有些食材,看各种加工手段、调料、火候,最后得到一份美味,但有的食材,青春靓丽的水嫩紧致,什么花样都不需要,就很美味。


    在香江的时候,王援朝都搭配着吃的。


    估计是觉得,可能这份食材吃一次少一次,有点舍不得吧,他就怜爱的、没忍住的、勤快了一些。


    勤快还有错了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