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命运》的呐喊

作品:《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第一次心动的邂逅如此无疾而终,提醒了王援朝,还是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吧,有些美好的人或事,不是当下的他能沾染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


    他觉得十分愤懑,又如此的无可奈何,他没法大吼大叫,甚至都不能表现出来,那会引来家人的关心和紧张。


    回到四合院,看着没日没夜盘练的吉他,他一把抄起来,弹起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诗以言情歌以咏志,此话诚然不假。


    他一连弹了四遍,越发娴熟,直到手指头累了,才停下歇息。


    “你居然会《命运》?”


    王援朝抬头一看,娄晓娥娄嫂子,就站在前院,他家门口,驻足倾听。


    “您还知道《命运》?”


    娄晓娥不乐意了,刚刚的一脸沉浸,瞬间有点小愤怒,转眼又平静了下来。


    轻轻“哼”了一声,便径直往后院走去。


    但她的眼眶,却红了。


    《命运》啊!


    她高三毕业的时候,她的母亲,特意跟她分享的《命运》啊,却又如此的捉弄人,让人欲哭无泪。


    他停歇了,母亲苗翠过来道:


    “刚刚你乱糟糟的弹的什么?跟早上一比,简直要扔大街!一句歌词都对不上!”


    父亲王全也点点头表示赞同,他从来都没听过这样奇怪的歌曲。


    王援朝忽然觉得,好歹娄嫂子能听出来,也是一件开心的事儿。


    知音难觅啊——小柳,应该能听得出来吧?


    二哥王和平凑了过来,小声道:


    “拍婆子失败了?”


    王援朝吓得一瞪眼。


    二哥不紧不慢道:


    “听出来的,听出来的。”


    其实刚刚娄嫂子的那句话,他听到了,只有拍婆子失败了,才会感叹命运的不公,不是么?巧妻常伴拙夫眠呐。


    他王和平,不也准备娶个村妇了?


    如今这个年代,特别是大饥荒过后,正常工人,哪个会娶村妇?贾冬旭那样的,是特定年代。


    但不娶村妇,他的转正之路遥遥无期。


    主任的侄女不香么?又不是村妇!


    奈何他下不去嘴;他的小坤,怕是也会无力反抗。


    关了灯,他都觉得要被噩梦惊醒。


    不知道以后要便宜何等好汉了,一个正式工的机会啊!


    所以他突然觉得三弟的乱糟糟的《命运》,还真是好听啊。


    “噗嗤——”


    王援朝看着突然笑出声的二哥,疑惑道:


    “你笑啥?”


    “你也别愤怒,想想你哥我,再远一点想想中院的傻柱,再远一点想想后院的娄嫂子,都是曲折杂乱一团糟的命运呐!”


    然后就看到大哥春风满面的回来了。


    一脸满足感,活像拱了小白菜的公猪样。


    父母也满脸欢喜的上去盘问,连小妹都贴上去凑热闹,老二老三俩人缩在了角落里,颇有同病相怜之感。


    热闹是别人的,他俩什么都没有。


    ……


    王援朝剥了一颗鸡蛋塞进嘴里。


    昨天,他的早餐鸡蛋福利就没了,水壶里的两颗蛋,都是父亲的。


    然后今天一早,凌晨2点多,他就爬起来了,前往德胜门外的鸽子市,得保证自己的营养哎。


    前面跟二哥的夜聊,让他对京城最大的几個鸽子市算有了一定的了解,东南西北有5个,分别在北面德胜门外、东边建国门外、西边阜成门外、东南广渠门外和南面永定门外。


    这几个地方,这会儿还都是城乡结合部,里面是城区,外面是郊区,每天都汇聚了不少城里人和农村人在这里偷偷摸摸的交易,这也是京城少数不需要票证只需要钱就可以买到东西的地方了。


    王援朝是第一次过来,晚上没光又没导航,还只能靠两条腿,还有5%的速度加成,也是3点多,才赶到鸽子市。


    不早点不行,5点差不多就散场了,天亮的早。


    王援朝买了些鸡蛋,回去煮熟了放空间,就是很好的蛋白质储备。


    买了点米、面,应急用。


    然后又买了一些肉票、粮票,首都粮票和全国粮票,价钱合适的都收了一些,这玩意比钱管用。工业券合适的他也不拒绝。


    【后面就不详细介绍各类票了,统一以粮票代替。】


    有零售的,穷苦人家出来卖掉舍不掉用掉的粮票,也有批发的,是贩子。


    反正大扫货,他也不可能天天来,一周来一次,顶天了。


    家里不用王援朝操心,他需要操心的就是他自己。


    看他如此大手笔,有贩子主动询问他要不要货。


    毕竟外面展示的,十分有限。


    王援朝无所畏惧,别看他挎着个大包,随时可以丢空间。这包就是背给外人看的。


    跟着贩子七拐八绕,进了一户小院,小院里还有好几个男人,干活的抽烟的都有。


    看到王援朝的大挎包,那些人的神经才算松了一些。


    一个头目模样的人打量了他两眼,将他带进了屋里。


    屋里点了煤油灯,窗帘上是厚厚的褥子。


    丢出来一张纸,嗬,菜单+价目表。


    王援朝看了看,道:


    “你这太贵了。”


    头目眉头一拧:


    “看上啥了我这贵?”


    王援朝空间有限,不可能买那些实物的,那就只能囤些票了,逢年过节的时候,票肯定要涨价的。现在这啥节也不靠,该卖票的还得卖,贩子们也不可能一直囤着,囤不起。


    “票~我可是刚从外面买了不少。”


    头目故作轻蔑道:


    “我这量大!”


    王援朝云淡风轻:


    “我又不是急需。”


    头目按捺不住:


    “你能拿多少?”


    王援朝想了想,留点现金够用,马上跟陈老板,哦,雪茹姐做点生意,又有大笔金钱和票证,钱是不差的,囤券吧。


    61年的时候,鸽子市一斤粮票3元,一斤全国粮票4元,一斤面粉票5元!


    现在不是闹饥荒的年份,下来了不少。电视剧里有这么一段,聋老太太一共卖了六十二斤粮票,每斤两毛,一共卖了十二块四。


    当然,肉票肯定是硬通货,有钱的没票,有票的没钱。


    于是王援朝伸出一只手:


    “至少这个数!”


    头目道:


    “不是五十吧?”


    王援朝绷了一下眼皮:


    “你觉得我是来逗你玩的?刚刚在外面都不止这个数了!”


    头目立马笑容满面道:


    “那我给你最低价,1毛5。”


    还有一个月就要秋收了,会有大量的粮食上市,也会有很多人拿粮食出来交易,现在也不是荒年,饿不死人,粮票也不是太能涨的上去,基本比较平稳。


    除非过年。


    但那要等太久了。


    反正外面卖票的多,小弟们辛苦辛苦就好。


    王援朝在外面买的粮票,也基本在1毛7到1毛8之间。


    人家给的价格比较厚道。


    “老板敞亮,我也不能小气,您再添我2斤肉票,算我讨价还价的添头。”


    肉票大概是粮票的4-5倍,


    头目一算,还能接受,反正薄利多销了。


    于是王援朝买了300块的粮票,400块的肉票、全国粮票、各类硬通票。


    这个主要是保证他个人营养的。


    加上外面大采购的,800大钞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