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章 密室中

作品:《大明:开局逼老朱退位!

    练子宁惊魂未定,说道:“就像是跟在老虎身边,这是最好的办法。”


    齐泰点头,说道:“不错,皇室之战,对我们来说,才是最艰难的。”


    “一步错,步步错!”


    “也幸好黄先生机智过人,才能想到这样的计策。”


    “黄先生,你有何想法?”练子宁见黄子诚不说话,不禁开口说道。


    黄子澄晃了晃脑袋,一脸无奈。


    “没什么。”


    齐泰追道:“黄公子,我们三个当初可是立下誓言,要一起出生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此时此刻,你我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练子宁也跟着说道:“不错,黄公子尽管开口!”


    黄子澄叹了口气:“你就没有发现,现在的太上皇,根本就不关心他的孙子了,他关心的,是坐在王座上的那个人吗?”


    听到这话,练子宁和齐泰都没有说话。


    很显然,朱元璋私下里让他们叫朱允熥一声皇帝,这等于是默认了皇帝的位置。


    整个京师,所有人都知道,这三个人都是太孙的死忠。


    就算他选择站在朱允熥这一边,恐怕也会被人认为是一个攀附权贵的小人。


    至于朱允熥,更是没将他们放在眼里。


    齐泰想到了朱元璋在皇宫中露出的那股杀气,心中一阵惊恐。


    他立刻问道:“黄先生,您的意思是……”


    “似乎并不想让太孙继承皇位。”


    “可是,我们却是他一手带大的!”


    “今天,皇帝陛下是想要安抚那些新来的臣子,所以才会将我们从太上皇口中救出来。”


    “如果,这些官员,真的成为了皇上的心腹,到时候,皇上,还会护着我们么?”


    听到这话,齐泰、练子宁两个人都是头皮发麻!


    “如果太上皇死了,皇帝肯定不会饶了太孙,而我们这些人,都是太孙派的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要不我们……”


    黄子澄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齐泰有些担忧地说道:“不过,我们今天在太上皇面前,不过是虚与委蛇罢了!”


    黄子澄沉声说道:“你可以假装投靠皇帝,成为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齐泰连连摇头,“我也不知道。”


    “若是我们投靠了他,你觉得太上皇会不会饶我们一命?”


    “这就是问题所在,其实我们都是太孙的臣子,只是地位尊崇,并没有什么实权,如果他还是原来的那个人,那我们就有话语权了。”


    “不过现在是他在主持大局,我们的才华也发挥不出来了。”


    “只怕他并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


    ……


    朱允熥正站在吏部,寻找着三个人。


    卓营急匆匆的跑了过来,禀告道:


    “皇上,黄子诚他们在散会以后,便找到了太上皇。”


    “据那些一直在暗中盯着他们的侍卫回报,说是假装对皇帝陛下忠心耿耿。”


    说到这里,卓营和朱允熥两人都是一脸的啼笑皆非。


    “什么,难道他们还想耍阴谋诡计不成?”


    卓营笑道:“这种投机取巧之辈,陛下何必要他?要不我……”


    朱允熥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唉,这些人对我来说,还有些用处,暂且不杀,至少要给我朝中大臣一个宽宏大量的印象。”


    “连那些顽固的太孙派系,我都能容忍,又何惧之有?”


    “皇上英才!”卓营拱手道。


    朱允熥拿起桌上的一叠一叠的大臣名册,一页页的看了起来。


    朱允熥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三个人的来历。


    朱允熥便提笔把三个人的名单写了下来,递给卓营道:“命锦衣卫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三个人,寻到了,好好招待,告诉他们,让他们入京为官,我会重用三个人!”


    朱允熥与卓营所说的“御林军”,指的当然不是现在的北镇抚司军。


    这是他新弄出来的东西。


    东厂,掌管官员,掌管牢狱之事!


    而西厂,主要是处理各种消息收集,暗杀,寻人之类的事情。


    他们都是朱允熥在异国他乡,慢慢训练出来的亲信。


    他们对朱允熥忠心耿耿,就算卓营说什么,他们也不会听从。


    而在大殿之中,朱元璋则是面色铁青。


    朱允炆颤颤巍巍地立在一边,连呼吸都屏住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元璋突然从地上爬了起来,把朱允炆给吓了一大跳。


    “皇爷爷,你要去哪里?”


    朱元璋没好气的说道:“我要做什么,用得着向你报告吗?”


    “我是你爷爷!”


    朱允炆吓得一哆嗦,连话都不敢说了。


    朱元璋从太子殿下的宫殿里出来了。


    他找到一位朱允熥麾下的将士,沉声道:“皇上呢,快带我们过去。”


    朱允熥早就吩咐过,要对朱元璋客客气气。


    朱元璋在半路上,趁机与那士兵攀谈起来。


    “你在这里呆了多少年?”


    “回太上皇,已经待了十年。”


    “当年,我们就是跟着陛下走的。”


    “那么他手下的兵,大约有几个?”


    “他们都这么厉害吗?”


    士兵沉吟片刻。


    “大概有上万,不过当时经过倭岛的时候,皇上留下了很多人手。”


    “还有,沿途各国,皇帝都在各国设立了使馆,留下了人员,如今跟着返回大明的,不过才5000余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