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安邦定国,李定国!

作品:《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不过张献忠,好像没有丝毫准备啊。”


    “别说他没派遣斥候查探清军的动向,眼下他自己也在外迎战,一旦军营被突袭,根本没人能反应过来啊。”


    “除非他的帐下还有帅才,且还要能够服众,能够暂时替他指挥兵马。”


    “若是不然,等他回过身来,怕是只能看到自己将士的尸体了。”


    讥讽乾隆的同时,不少人也一直在观望着战场局势的变换。


    此时各方战斗都已经到了白热化。


    哪怕是项羽,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将残局收拾完。


    毕竟他面对的是三万骑兵,而不是三万头猪,不会在那等着让他们杀,也不会没有丝毫反抗。


    谁让他在关外的威名已然远扬了呢。


    知道投降也是个死的情况下,他们或许会溃败,或许会逃,但绝没有投降这个选项。


    也正是因此,项羽打扫战场所需要的时间会很久。


    而韩信这边也同样需要时间,才能将包围圈中的敌人彻底围剿。


    最有机会的是清军抽身之后那刘邦的正面战场。


    可惜他麾下的士卒本就已经无比疲惫,此时即便多尔衮的亲兵们从战场之中抽身,他们也不可能很快结束这场战斗。


    各方显然都不可能有援军能抽出手来,张献忠的大营,只能依靠他们自己的人。


    “凶多吉少!”


    李二是领兵之人,他很清楚,水土不服对于将士战斗力的影响有多大。


    这个时候,很多士卒恐怕连刀都提不动。


    纵使勉强打起精神,军营中若是没有能够统领他们的将帅,依旧也是一盘散沙。


    至少在他看来,哪怕多尔衮麾下只有千余人,张献忠军营中的将士也很难挡住。


    “的确如此,这一点,恐怕韩信是漏算了。”


    刘彻也是点点头,面露惋惜。


    “有没有可能,他不是漏算了,而是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否则你觉得,等清军溃败了,刘邦最大的敌人会是谁?”


    南明,张献忠,以及其他各方叛军。


    刘邦想要完成这场挑战,清军的确是最大的敌人,但绝不是唯一的敌人。


    在除掉清军之后,剩下的所有人,都会变成他的敌人。


    “倒也不是没可能,以韩信那蔫坏的性格而言,他还真是会将所有人都算计在其中的性子。”


    “不过这样一来,未免有些太过不人道了。”


    “张献忠带来的这些兵马,可都是为了对抗外敌而奋不顾身的。”


    “让他们战死,还勉强算是合理,可让他们这般窝囊的被清军突袭而死,甚至可能都没有多少反抗之力。”


    “太窝囊了!”


    这些人既然选择了出蜀,那就意味着,他们都已经接受了自己最后战死的结局。


    可老朱却有些不忍心看着他们死的这么窝囊。


    哪怕他们都是反叛大明的叛军,也依旧如此。


    没有人开口反驳他的话。


    “如若这真的是算计,那淮阴侯所作所为,的确是有些过分了。”


    这次就连刘恒都没有再帮韩信说话。


    主要是他自己都看不过去了,再说违心的话,他都瞧不起自己。


    “那你们觉得,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张献忠的大营之内,有人能够服众,并且有能力带着他们挡住多尔衮?”


    李二的眼神有些狐疑。


    假设这真的是韩信的算计,那他应该不会露出这么明显的破绽。


    虽然张献忠在不久之后会变成敌人,可让多尔衮轻易冲出包围圈,也同样不符合韩信的利益。


    最好的结果,应该是两败俱伤。


    不出意外的话,韩信应该是提前得到了消息,张献忠军中有一名或者数名能让他看得上的将领。


    并且他觉得,这些将领即便是领着半残的兵马,也依旧能够抗衡多尔衮,至少也能拼个两败俱伤。


    否则没理由,韩信会露出这么大的破绽。


    “张献忠麾下还能有这么一号人物?”


    “别忘了,他可是反贼,而且从天幕上之前的盘点来看,应该是在不久之后,他便身死。”


    “如果真有那么号人物的话,他怎么会死的那么早?”


    杨坚表示不赞同李二的推断。


    叛军最难的点,就在于对人才的招揽。


    真正有能之士,谁不想着报效朝廷,反而为你个叛军效忠?


    可就在众人对这个问题热切讨论之时,向来喜欢讥讽的乾隆,却忽然没了声。


    他想到了一个人。


    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个人好似还真是出身于张献忠麾下!


    且在这个时候,很有可能已经崭露头角了!


    “傅恒,你还记得,那逆贼在张献忠麾下是否得信任,是否能服众吗?”


    那逆贼?


    哪个逆贼啊,陛下?


    好像张献忠麾下的那些,都是逆贼啊!


    看见傅恒那困惑的神情,乾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你觉得还能是谁?就是那让朕的大清头疼了数十年的逆贼!”


    “出身大西军,后投靠了南明,让我大清损失不小的那个!”


    出身大西军,后投靠了南明,还让大清损失不小?


    傅恒瞬间便想起来了这么个人。


    出身大西军的人的确不少,后面张献忠身死之后,投靠南明的也同样不计其数。


    可要说让大清损失称得上惨重的,大抵只有那么一个人了。


    “陛下您说的是,大明的那个李晋王?”


    李晋王,李定国!


    这个人可不仅仅是让大清损失不小,他亲自指挥的那几战,几乎将大清征讨的羽翼尽数剪除!


    若非最后南明的天子落入大清之手,致使李定国郁郁而终病逝的话,大清想要真正实现一统,难度恐怕还要高上数倍!


    “除了他还能有谁!”


    “赶紧回答朕,他这逆贼在张献忠麾下能力如何,以及人缘如何?”


    在看了李二的话之后,乾隆忽然就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他有点怀疑,李二可能真的要一语成谶了!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他记得是错的。


    那李定国大器晚成,早年在张献忠麾下并没能得重用。


    只是看傅恒的表情,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陛下,那李定国乃是张献忠义子,在其还活着的时候最得其重用。”


    “在张献忠死后,也正是李定国要死要降南明继续抗清,才给我大清造成了那么大的麻烦……”


    尛說Φ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