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能不能效仿,陛下您自己还不清楚吗?

作品:《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听了李二的安排,不少时代的人都恍然大悟。


    尤其是汉武刘彻。


    他从前一直想的都是如何攻伐,却完全没想到这一茬。


    或者说,也正是到了今日,看着天幕上的那些惨状,听了曹老板跟程昱的对话之后,李二也才想起来。


    刘彻从前一直想的都是,如何开疆拓土,如何打的匈奴不敢来进犯边疆。


    却是完全没想过,还能这么做!


    直接将他国土地归入大汉的同时,也将他们的臣民归于大汉子民!


    杀敌的同时需得诛心,否则无论打下一个地方多少次,都有可能会在后世丢失。


    只有用两代、三代人,甚至更久的时间去教化他们,去将他们彻底归为大汉子民,那些地方才算是真正的融入了大汉!


    “TM的,好主意啊!”


    看完长孙无忌跟李二的对话,这一刻,刘彻感觉自己悟了。


    “只是陛下,大唐已然能够开科取士,无数寒门子弟勤读苦学,这才能够有足够多的官员去进行教化之事,可我大汉……”


    莫说教化四夷,连大汉境内的绝大部分子民都从未读过书,想要教化,又哪来的那么简单?


    刘彻:“……”


    好吧,明白早了。


    “纸呢,仙人说的那种便宜廉价的纸张呢,还有那印刷术,怎的还没进展!”


    “民曹的那些人,难道都是废物吗?”


    “明明都已经知晓了如何制成,为何还没有头绪!”


    “传旨,给他们最后一月时间,一个月之后若是再无进展,从上到下,皆斩!”


    他大概知道,为何造纸术跟印刷术这两样东西进展如此之慢。


    如今朝中上下多为士族出身的官员。


    这些人都很清楚的知道,一旦造纸术完善,以及印刷术出现,士族将再也无法垄断书籍。


    随之而来的,便是朝廷开科取士,无法垄断知识,便无法掌控朝堂官员的任免,致使自身地位一落千丈。


    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因为往后的时代,就是如此发展的!


    刘彻知道,大抵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其他旨意都可以顺利的推行下去,唯独造纸与印刷二者,久久不曾有结果。


    若是不定个最后期限的话,恐怕再过多久,民曹也依旧不会有半分回应!


    “那陛下,既然教化之事难以推行,攻伐之事是否也能稍稍歇歇了?”


    “毕竟即便民曹弄出那造纸术与印刷术,光是教化我大汉子民,便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了。”


    卫子夫在一旁问道。


    李唐可能只需要两代人、三代人,但大汉需要更久。


    需要先追赶上李唐,直至能够开科取士,而非由士族垄断整个朝堂的时候,才能够推行下一步。


    “不行。”


    “寡人不敢保证,后代之人会像寡人一般,甘愿背负穷兵黩武这样的千古骂名。”


    “也不敢保证后世天子能够如朕一般的果断。”


    虽然后世不少人对于昭宣中兴赞不绝口,但文治与武功是不同的。


    擅长文治的天子,未必能够有开疆拓土的雄心。


    就如他的祖父一般。


    千古以来,应该没人说他祖父不是个明君了。


    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祖父的文治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到了武功方面,却几乎没有亮眼的功绩。


    往后中兴的昭宣二帝,他也只能肯定,文治应当不错。


    武功这方面,也唯有在自己手中才最能放心。


    就如始皇帝当初强硬的想要在他在位之时挥军横扫六国一般。


    他们都不能保证后代能够有自己一般的想法,以及有自己一般的魄力。


    所以他们都想在自己这一代,将所有的问题都给解决。


    “这件事本身就是要分两步去走的。”


    “教化四夷便交给后代子孙,至于开疆拓土,交给谁,寡人都不放心!”


    “该打的仗,还是要打的。”


    “只有将那些人都打疼、打怕,将来他们才会乖乖听从教化。”


    若只派遣文人拿着书去教导他们,那书多半会成为引火之物,而文人多半会成为锅中之物。


    刀剑与书籍,二者缺一不可!


    “明白了,那臣妾便不多劝说,想来陛下英明神武,应当也知晓如何做才是对的。”


    卫子夫微微点头。


    她只会问,只要刘彻心中有答案,她便不会阻止。


    她相信,刘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


    “教化四夷?”


    “先武力镇压,再派人去教化?”


    看着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出的结果,赵匡胤有些懵逼的看向朝中百官。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我大宋可以效仿之吗?”


    百官:“……”


    能不能效仿,陛下您自己还不清楚吗?


    能从辽人手里夺回燕云十六州,加上前段时间远征那小岛,已经将仙人奖励的资源给消耗大半了。


    这个时候再想开疆拓土,甚至还想教化他们,未免想的太美!


    “那你们觉得,何时能够效仿?”


    “攻城掠地方面我大宋或许跟汉唐没法比,可若说教化,应当是不输于他们中的任何一者才是吧?”


    百官:“……”


    “陛下,对我大宋而言,最难的岂不就是攻城掠地?”


    “连土地都不能归为大宋,又何谈教化他们的子民,还是该先增强自身的力量才是。”


    片刻,有人站出来劝道。


    劝说赵匡胤不要想些不切实际的事。


    至少在经历过收复燕云十六州与灭绝那座岛之后,现在的大宋还没有跟辽国全面开战的实力与底气。


    强行开战的话,那可真说不好是教化四夷还是被辽人教化了。


    赵匡胤:“……”


    虽然他也知道这样的事实,可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甘。


    沉思片刻之后,他抬头看向天幕。


    大宋国力真的不足吗?


    再是孱弱,难道还比当下天幕内刘邦的处境更困难吗?


    仅凭五千兵马,以及他们几个人,便要在明末那般的乱世之中光复中原。


    “无论怎么说,我大宋也该比高祖在挑战中的情况好太多了吧?”


    “且看此番挑战,他能否完成,若他这般境况都能完成挑战,那我大宋又凭什么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