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也只能选择相信了!

作品:《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哈哈,虎父犬子莫过于此,玄德,没想到你的儿子竟是比我的还不争气。”


    曹操表示幸灾乐祸。


    虽然他觉得自己也算是虎父犬子的典型代表之一。


    毕竟他将士族治的那般服服帖帖,而曹丕直接就给妥协了。


    但相比于刘禅,他忽然感觉曹丕还真不错。


    至少曹丕不会这般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该说不说,刘禅都这样了,你就非得选这么个长子吗?”


    刘恒也给看无语到了。


    这都按部就班的安排好了,结果突然蹦出了这么个人来。


    你要说是刘邦自己安排的失误,其中的某一环出现了问题,那只能怨他自己无能。


    可偏偏就是,从始至终刘邦所作所为没有丝毫的问题。


    他与张良的谋划眼看着已经到了尾声,并且一切都是那般的顺利。


    司马师没能阻止他,士族门阀没能阻止他,各路豪绅没能阻止他。


    结果却要在刘禅手里出意外。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刘禅可比司马师厉害多了。”


    刘彻也是气笑了。


    “司马师挡不住太祖的脚步,他能,他是真能!”


    一时间,天幕上被讨伐刘禅的言语填满,其中尤其刘氏出身的天子骂的最脏。


    眼瞅着太祖皇帝都要创造奇迹了,结果突然蹦出了个不孝子孙,成了这奇迹路上的绊脚石。


    这搁谁身上谁能忍?


    也就是当下刘禅不在白帝城,否则以诸葛亮对刘备的了解,估摸着杀人的心都有了。


    “陛下,你大病初愈,情绪经不起这般大的波动,稍微冷静些,阿斗他,他也未必能坏了高祖的谋划。”


    “事实上,高祖的谋划只针对于刘谌,只要确定了刘谌有足够的能力,即便先让阿斗在皇位上坐一段时间,影响也不会太大。”


    诸葛亮在一旁劝道。


    刘禅的嫡长子虽为刘璿,可一来刘璿并不在随他逃出蜀中的人里。


    或许是留在了蜀中坚守,也或许是沿路逃亡中走失。


    嫡长皇太子不在了,那纵使刘谌非嫡非长,只要在这种情况下他愿意将皇位交还于刘禅,他便很有可能会是下一位储君!


    “也好,虽然立贤不立长不符圣人之法,可若能帮高祖完成挑战,能够在这挑战中三造大汉,也未尝不可!”


    听了诸葛亮的话,刘备也是逐渐冷静了下来。


    虽然黄皓这小人着实该死,而刘禅听之任之也同样可气,但细细想来的话,至少不足以令高祖的谋划全盘皆输。


    顶多也就是可能会给这场挑战添上那么些许的小瑕疵。


    可瑕疵,终究影响不到最终的结局。


    “话的确是这么说的,不过问题就在于,黄皓真的会让一切这么顺利吗?”


    因喜爱诸葛孔明这个人,李二对三国期间的历史研究的还算通透。


    旁的人他不说,单将黄皓给拎了出来。


    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真小人,并且与姜维完全站在了对立面。


    姜维后期甚至连蜀中都不敢回的原因,就是他!


    “的确,咱之前说的隐患也不是刘禅,若真的只有刘禅一人从蜀中逃了出来,那咱也不至于说他是隐患了。”


    “偏偏他就是个耳根子软的人,偏偏,他还宠幸黄皓这么个奸佞宦官!”


    老朱点头道。


    刘禅逃出蜀中,那是个事吗?


    从始至终,他都不觉得刘禅是什么大恶的昏君。


    可有了黄皓在一旁煽风点火,刘禅会做出什么事来,可就谁也说不好了。


    “……黄皓?这个人,我为何没听说过?”


    “孔明,派人将他找出来,往后不管我能否改变这一切,能否匡扶汉室,这样的奸佞,都不能留在我汉室之中!”


    刘备又一次看的咬牙切齿。


    这场挑战的前半段,他从未有过这般易怒的时候。


    他能接受高祖失败,毕竟高祖是人,不是神,理所应当的会有所失误。


    可他不能接受高祖会因自己的后代而败!


    “臣已经派人去查了,若真能将人给找出来,定然第一时间回禀陛下。”


    “不过……”


    “现在也只能相信阿斗了。”


    一旁的赵云也连连点头。


    他们现在也只能寄希望于,阿斗能够分得清善恶,别在最后一刻毁了高祖的所有安排。


    ……


    许昌城中。


    看到陈泰将刘禅等人给放跑了的战报之后,刘邦本能的也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少数官员护送着刘禅突围,这倒不影响大局。


    只要陈泰能确保蜀中其他的皇子逃不出去,结果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有嫡长子在,刘禅对于储君的位置自然不做第二人选。


    可只要没了嫡长子,没了其他的子嗣,那该选谁,便由不得他了。


    哪怕刘邦也不能确定,那刘谌究竟是嫡出还是庶出。究竟是第几子。


    但那些对他而言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很欣赏其满腔的血性。


    没有随刘禅一并降魏,反而在先帝庙以身殉国。


    只要此人在这场挑战中还活着,那对于接下来大汉的储君人选,他就不会做第二种选择。


    而虽然在自己的分析中,刘禅逃出蜀中对大局的影响不大,他也依旧为此做出了布置。


    北方大军留下部分镇守边关所必须的兵马之后,超过半数已被调回。


    毌丘俭也没有再急着剿灭东吴残余势力,稳固好当下的局势之后,同样将兵力分出小半交给文钦过江而来。


    加上许昌之中,曹氏族老在短时间内聚集的兵马,以及京师之内张良与文鸯。


    确保一旦京师生变,他也能够以迅雷之势重新将局势掌控在手中之后,刘邦这才松了口气。


    但不知为何,他心中仍旧有着些许淡淡的不安。


    回顾自己的一系列安排,明明已经称得上万无一失。


    这不安感究竟从何而来?


    从前在很多次与项羽的交锋中,这样莫名的预感帮他躲掉过不少次麻烦。


    这一次,他相信也不例外。


    在众人所见的画面中,他在一遍又一遍的思索着自己遗漏的地方。


    然而不管他如何反思,也找不到症结所在。


    作为未曾看过那段历史具体发展历程的人而言,哪怕有短暂的盘点过,刘邦也很难意识到。


    真正的隐患居然会是一介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