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朕不需要所谓正统,朕目光所及之处,皆为我大唐之地!

作品:《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干的不错?”


    “光武帝这可不仅仅是干的不错,他这功绩,称世祖都是他谦虚了。”


    “古往今来这般多的皇帝,有希望能称中祖的,也仅他一人。”


    “王朝崩塌之际,力挽狂澜的中兴之祖。”


    “用怎样的语言来称赞他的功绩都不过分!”


    刘秀心头正满意着呢,老朱却忽然出来替他抱不平了。


    干的不错?


    若这都只是干的不错,那恐怕这历史长河中的绝大部分皇帝都只能被称为庸碌之君!


    “寡人也只是随口说说罢了,若说功绩,寡人自然知道,单是光复大汉这一条的份量,便已经足够他列于明君榜之上。”


    刘邦挠了挠脑袋,顿时有些尴尬。


    而在此时,天幕上的字迹再度发生变化。


    【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推行度田令,打击地方豪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汉末出现的土地兼并。


    于朝中制度,鉴于西汉末年三公权势太大,他设立台阁制,自此三公失权,一应政事尽归台阁。


    台阁制中,尚书台便是后来尚书省的雏形,而尚书台下的六曹尚书,也是往后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这一制度的确立,彻底奠定了皇权的地位,也将文官集团手中的权力最大化的分割了出来。


    于地方上,他废州牧,立刺史,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若说绝大部分帝王的一生都有功有过,可他这一生却令人挑不出大毛病。


    在位期间勤政爱民,轻徭薄赋,个人生活上也是尽可能的节俭。


    后世将他在位的这段时间称为光武中兴。


    他是皇帝之中的异类,他永远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打天下的时候,他可以是算无遗策的统帅。


    攻城掠地的时候,他也可以是一往无前的神将。


    得了天下之后,他又化身极为优秀的守成之君。


    他永远都理智的去做每一件事,在需要的时候迅速转换自己的角色。


    这一点,任何一位马上皇帝,做的都不如他。


    他仿佛是个专门为了皇位而生的机器。


    论学问,论用人,论行军布阵,这天下皇帝能望其项背者,寥寥无几。


    上下数千年历史中,明君榜之上当有其名!】


    最后总结中,刘秀的不少功绩是前面盘点都未出现过的。


    看到后面,李二顿时激动了起来。


    “朕看还有谁说大唐承隋制!”


    “朕就说,三省六部制怎么可能源自隋朝!”


    “朕不否认杨坚的能力,可要说他以一己之力从无到有开创出三省六部制,朕不信!”


    “老朱,现在你们又要怎么说?若唐承隋制的话,那这隋是否也承了汉制?”


    一时间,天幕上都充斥了他的话语。


    老朱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说完,随后一开口便让他沉默了。


    “隋承汉制不是理所应当?总不可能承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晋朝吧?”


    “大明开国之后,咱曾纠结过,究竟是承宋制,还是承元制,你觉得咱会如何选择?”


    选择?


    这还用选?


    李二眨巴着眼睛,有些没明白老朱问出这个问题的目的。


    既然是中原王朝,那自该承宋制,这还需要问?


    然而还没等他回答,赵匡胤便先一步开口。


    “若朕在你的位置上,定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明承元制,如果你做错了选择,那朕可就要瞧不起你了。”


    李二没被关外的那些势力困扰过,所以他从不会思考这些事。


    就汉唐而言,他们想要哪里,便直接派遣使者过去添乱。


    使者做什么不重要,只要他死在那个国家,或者失踪,那接下来便能够直接派兵过去接收新一轮的国土。


    可到了大宋往后,经历过大唐那不吝教导,以及辽、金,甚至蒙元的一轮轮洗礼。


    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那般的艰难,更别说再往北了。


    一旦老朱承宋制,那甚至连燕云十六州在正统上都算不得他大明的。


    可他只要在名义上承元制,那不仅燕云十六州,连带着更北方,在正统名义上都将是大明的领土!


    “放心吧赵黑子,咱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虽然咱憎恶蒙元,但大是大非上,咱从来不会做错选择!”


    老朱笑道。


    然而朱标却在一旁嘟嘟囔囔上了。


    “那不是刘伯温劝的么,爹你还埋怨他老长时间,一直嚷嚷着说他逼你承认元朝的统治,要将他贬为庶民来着。”


    老朱:“……”


    你住嘴!


    若只是悄咪咪的揭他的短,那老朱倒也不在意,


    可偏偏朱标的话却是同步出现在了天幕之上。


    老朱瞬间爆炸。


    “原来你竟然是这样的老朱?”


    “还说什么大是大非上从来不会做错选择呢,这打脸来的是不是太快了?”


    赵匡胤险些笑喷了。


    老朱这边刚吹上牛呢,转头他儿子就给台拆的一点不剩。


    “行了,咱懒得跟你解释那么多,现在说的是,唐承隋制,而隋承汉制,这才代表了正统。”


    “所以李二你有什么好抗拒的呢?”


    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老朱恶狠狠的瞪了朱标一眼,转头直接岔开话题。


    可惜对于他的这番言论,李二却不怎么买账。


    “也许是因为我大唐传出去太多东西的缘故,让你们的处境越发艰难,但至少朕在位之际,朕不需要所谓正统,朕目光所及之处,皆为我大唐之地!”


    面对这句话,就算是老朱也没话说了。


    还能怎么说?这家伙自信心爆棚了都!


    “说的没错,寡人与臣子们说过很多次,日月所照之处,皆为我汉土!”


    “正统?刀兵之下,才出正统!”


    “只要寡人的大军能够直接到穿敌军老巢,那寡人就是正统!”


    别人倒是没多大反应,反而是刘彻忍不住鼓掌叫好。


    这些皇帝之中,大抵也就是他与李二能有这样的共鸣了。


    “该说不说,你真是寡人的后代?”


    “寡人的后代,有这么好战的吗?”


    刘邦表示有些困惑。


    对于文帝刘恒与光武帝刘秀,他都很是满意。


    并且也很认同,他老刘家的后代,生来就是做皇帝的料。


    但刘彻这屡次发言,属实让他有些困惑。


    这般好战的性子,总是让他忍不住想起曾经用暴力支配他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