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高手过招,招招致命啊!

作品:《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敏锐的察觉到明军的守势变得坚决了起来,韩信反倒是露出了笑意。


    看到他这一抹古怪的笑容,天幕外的人齐齐打了个寒颤。


    “该不会连诸葛亮及时反应过来,识破他们的计谋这件事也同样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吧?”


    这也未免太离谱了些!


    老朱都不由自主的惊道。


    若说前面一环扣一环的陷阱,还在正常人的理解范畴之内的话。


    那么一连串的计谋都被识破,并且在这个前提下还有其他的后手,就让人有些难以理解了!


    首先你就得确定,这环环相扣,近乎天衣无缝的计划会被人识破。


    否则准备所谓的后手,除了分散削弱己方的力量之外,根本不会有哪怕半分的意义!


    “高手过招,招招致命啊。”


    赵匡胤也是看直了眼睛。


    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些顶尖谋士的切磋过招,属实是三生有幸了!


    “哪怕诸葛亮真的败了,他也绝不是什么无能之辈,恰恰相反,他只会败在自己太聪明上!”


    李二为这场争斗画下了一个基调。


    张良这分明就是将自己带入到诸葛亮的视角下,他觉得自己能做到的事,诸葛亮也一定能做到,并且为此布下一个又一个的后手。


    包括但可能还不止于目前为止眼下所发生的一切!


    若是蠢人,那反而不会上当,韩信也绝不会这么轻易的推进到紫荆关外!


    可以说这一连串的环环相扣,就是专门针对聪明人的陷阱!


    “所以有的时候,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话,其实是有道理的。”


    “至少在这种情况下,在面对张良与韩信之时,一个诸葛亮还真未必顶得上三个臭皮匠。”


    朱棣仰天长叹。


    老朱却只是不满的冷哼一声。


    “得了吧,若真是三个臭皮匠,那压根也没资格让这两人用这么麻烦的手段,直接平推便无人能挡了。”


    少来什么傻子克高手的话。


    若不是知晓对手是诸葛亮,是个聪明绝顶之辈,张良也不会设下这一连串的陷阱。


    ……


    顺天府中。


    跟于谦商量了许久,诸葛亮仍旧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若真是连环计的话,张良的计谋真的到这里便结束了吗?


    若我是他,定然会考虑到计谋被识破的可能。


    一旦我军守住紫荆关,别说二十万各个部落的杂牌兵,就是再给韩信十万,有朱瞻基亲自驻守,再及时调遣援军前往,关隘也绝对不会有半分问题!


    难道计谋被识破,他们就会乖乖退兵?


    任凭谁都知晓,一旦退了,胜算至少又要降低一成!


    若我是韩信,我便绝不会退!


    可不会退,又会做什么?


    诸葛亮的目光一直游离在地图上。


    韩信军是由阳和入关,经大同而直逼紫荆关。


    可这样一来,一旦他们全军压上,就不怕明君自居庸关而出直接断了他们的退路?


    恐怕,他们是不怕的!


    “居庸关!”


    “张良的下一步,应该就在居庸关!”


    想明白这些,诸葛亮的神情忽然有些古怪。


    为了断绝自己被断后路的可能,韩信最好的做法就是将两个关隘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居庸关,就是韩信军要暗度的陈仓!


    “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玩暗度陈仓这一套?韩信的胆量未免也太大了些吧?”


    于谦惊了。


    他都有些不敢相信。


    韩信竟然也会做出这等冒险的决定吗?


    在面对大明之时,他的兵力本就要占劣势,再一分兵,玩暗度陈仓这一套,一旦某一方被抓住,绝对就是全军覆没的结果!


    “兵仙可从来都不会吝啬于兵行险招,如背水一战这种事,追求十足把握的人可做不出来。”


    诸葛亮仿佛看透了一切。


    可他总觉得,在居庸关之后,张良与韩信还有下一手安排。


    若是他们连这一点都预料到了的话……


    不对,他们一定预料到了。


    毕竟居庸关可不是陈仓,在那一路上有着大量大明的探子。


    敌人的大军再快,也不可能完全阻拦住探子的军报!


    所以这件事,同样是摆在明面上让自己知道的!


    可一旦自己调动京营的大军,前往镇守居庸关的话。


    只要兵力与粮草足够,下令坚守不出,那韩信还能有什么办法?


    这是最保守的做法。


    稍微激进点的话,甚至能够主动出击。


    反正敌军都已分兵,另一边还没有个合格的统帅带领,一举歼灭也不是什么难事。


    唯一诸葛亮拿不准主意的是。


    他想不到,韩信还会为此安排什么样的后手。


    但他知道,一定会有后手!


    且他若是不能提前破解,就将是一环扣一环的最终绝杀!


    随着诸葛亮跟于谦解释他的推测。


    天幕外大量的人感觉自己的脑袋逐渐开始不太够用了。


    尤其是不少武将们。


    明明上战场厮杀这件事是他们所擅长的。


    可眼下天幕中正发生的事,却让他们眼神都看直了。


    这难道也还属于兵法的范畴里吗?


    兵法啥时候讲过这些玩意儿了?


    这两人的隔空交锋,属实是让人直呼长见识!


    “该说不说,盛名之下无虚士,能将那两人的谋划猜到这一步,诸葛武侯已经是名不虚传了。”


    “可他多半是猜不到韩信与张良那两人到底在密谋着什么的。”


    “别说他了,你从始至终,大部分的时候都看着他们如何安排的,你看明白他们想做什么了吗?”


    “……不泼凉水你要死啊?”


    “朕倒是看明白了一些,兵法变幻无穷,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看着吧,可能最后的结果,会出乎你们所有人的预料。”


    最后李二好似是看明白了什么。


    但他也不敢肯定。


    这两个人的想法如天马行空一般无从琢磨。


    不到最后,谁也说不明白到底哪一处是实,哪一处是虚。


    或许连他们自己也同样不敢保证。


    “看上去鱼已经咬钩了,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从哪边动手?”


    紫荆关外的大营中,眼见紫荆关的守军有越发顽强之势,连朱瞻基都已经亲自出现在城墙之上。


    张良知晓,已经等到他们要的时机了。


    “两边一起动手,你的陛下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