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诸君,日月山河还在,我大明江山,永在!

作品:《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被老朱一指,年轻的朱棣都快哭了。


    爹,你这是干什么啊!


    又是喊打又是喊杀的,现在还要阉了我。


    即便是我错了,那也不是现在的事啊!


    “爹,我可真比窦娥还冤啊!”


    我现在还啥也没干啊!


    现在你要是阉了我,那可就是千古第一奇冤了!


    “哼,看你这好圣孙接下来的表现!”


    老朱看也不看他。


    一个朱祁镇都已经气够呛了,若是这朱瞻基还浪费了这洗刷耻辱的机会……


    哼哼,那老四可就真要小心着点了!


    天幕之中。


    在所有人关注的目光下,刘邦率领瓦剌军在第一时间便撤离了阳和。


    直到朱瞻基率领大军赶到之际,黄花菜都已经晾成白菜干了。


    城中所有能带走的东西,刘邦一分一毫都没给他留下。


    看到这样的结果,朱瞻基非但没有失望,反而脸上的神情愈发兴奋了起来。


    远在京师的太和殿之内。


    刘禅正看着宫中的一应布置瞠目结舌。


    这就是大明朝的阔气吗?


    这柱子,不会是纯金的吧!


    这个龙椅!


    这玺印!


    这龙袍……


    眼见他来此第三天还是这副刘姥姥进大观园了模样,诸葛亮忍不住咳嗽两声。


    “陛下,注意自己的形象,仙人责罚,你不可玩乐!”


    谁知听到这话,刘禅反而又笑了。


    “无妨的,我与仙人商量了,用一般的寿命奖励换了取消此番惩罚,现在玩乐已经不会痛辣。”


    诸葛亮:“……”


    “半数寿命的奖励,就换了这个?”


    糊涂,糊涂啊!


    他正要开口教训一番。


    哪怕此事已经无法挽回,也得让刘禅知晓此事的严重性!


    “没关系的,相父不用担心,我知晓这寿命有多宝贵,所以便已经跟仙人说过了。”


    “剩下半数的寿命,仙人会一并奖励给相父。”


    “我活那么久也没什么意思,只要这辈子玩够了,死也就死了。”


    “可相父不同,相父是要北伐的,我自小便愚笨,帮不上相父什么忙,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了。”


    闻言诸葛亮猛地抬头。


    他满脸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这张憨厚且熟悉的脸。


    “陛下,你说什么?”


    “相父不用担忧,我还很年轻,身体也很好,哪怕没有仙人奖励,我也还能活很久,所以你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刘禅依旧笑的无比憨厚。


    看着他这般模样,听着他的这些话。


    天幕内外,任凭是谁都惊了。


    “这呆子,竟然连这种事都愿意?”


    李二虽然也知晓阿斗尊敬诸葛亮。


    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为了能够让诸葛亮多活些年,刘禅竟然舍得将自己的奖励一并给予他!


    这可是仙人奖励的寿命!


    而且以他的能力来看,这么好的机会,多半是仅此一次了!


    “说他昏庸,他还真不昏,顶多也就是有些混罢了。”


    “若刘备给他留的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他兴许还真能当个不错的守成之君!”


    赵匡胤虽然做不到如刘禅这般毫无保留相信一名臣子的事。


    可这样的君臣关系,他很羡慕。


    “孔明,阿斗当是没有让你失望吧?”


    白帝城中,刘备看向床边的诸葛亮,极为吃力的笑着道。


    当然!


    不管是他面前的诸葛亮,还是天幕中的诸葛亮皆是险些泪崩。


    他向来以为这孩子不懂事,为了能够完成自己与先帝的理想,就只能拼了命的将一切都扛在自己身上。


    可没想到,原来这孩子什么都懂。


    从前他不愿出头,不过是知晓自己能力不足,不愿添麻烦罢了。


    “所以相父你放心吧,不管此番表演赛是胜是负,相父都会有足够的时间用来北伐。”


    “而我会在蜀中等你大胜归来。”


    画面之中,刘禅笑的那叫一个憨厚,甚至都有些傻。


    可这样的君臣关系,却是无数人都望眼欲穿的。


    若是刘邦眼下在天幕外观看的话,或许就能理解刘禅对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了。


    “你……”


    诸葛亮正想开口问能否请仙人收回成命,一旁的于谦却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


    “诸葛武侯,有件事我刚想起来,想着应该告知你一声。”


    “以我对宣宗的了解,无论他话说的有多漂亮,都不会乖乖的驻扎阳和,他更可能做的是,反攻瓦剌!”


    闻言,诸葛亮懵了一瞬。


    看到于谦那毫无愧疚的表情,他瞬间就明白了。


    你刚想起来?


    你要真是刚想起来,那母猪都能上树!


    “为何?”


    “为何直到现在才说?”


    “我们不该齐心协力吗?哪怕大明的底蕴的确深厚,也不能这般乱来吧?”


    诸葛亮不解。


    明明此番挑战,他是想来帮助大明的,他所做的一切,也定然是为了不让盘点中的那土木堡之耻再演!


    也不愿让于谦这样的忠臣良将,死于非命!


    可现在看来,这些人好似并不领情,甚至还要搞破坏?


    “之所以现在说,是因为此事已定,一旦提前说了,以你诸葛武侯的性子,多半是要将人追回来的。”


    “而宣宗不是能听劝的性子,你若是强行派人去拦,只会与他起争端,届时局面才是真正的难以收拾。”


    “这个解释能明白吗?”


    于谦淡淡的道。


    诸葛亮:“……”


    “本以为,此番挑战我等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现在看来,倒也没那么乐观了。”


    良久之后,他不由得苦笑一声。


    果然仙人的奖励,不是那么好拿的!


    选择朱瞻基这个人,或许也是仙人的注定吧。


    “没那么乐观?武侯,你莫不是将宣宗当成你那被宠坏了的小皇帝了?”


    听诸葛亮语气悲观,于谦满脸不解。


    “宣宗年少之时便曾跟随太宗陛下数次征讨漠北,继位之后,更是将周边的各大部落都打的心服口服不敢来犯。”


    “单论行军布阵的能力,他可真未必比你诸葛武侯差。”


    “他此番未必能一战功成,但带回来的,一定会是捷报!”


    评价如此之高吗?


    诸葛亮有些惊讶。


    于谦这样的人,眼光绝对不是一般的高。


    他能如此盛赞一个人,那这朱瞻基便绝不是庸人!


    ……


    画面的另一头。


    阳和城外。


    似是因为瓦剌撤军的动静引来了其他部落的注意。


    不少部落都齐聚阳和之外,想趁机劫掠一番。


    看他们这动静,这声势甚至还要在瓦剌军之上!


    “陛下,城外聚集了各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大约五万余人,都是想经阳和入关,进我大明劫掠的劫匪!”


    朱瞻基赶到阳和,刚刚将守城的器具与兵马重新布置了一番,探子便匆匆来报。


    “哦?主动来找死,朕还真没见过这般猖狂的,都是哪些部落的?”


    得知有敌军来袭,朱瞻基也不惊慌。


    或者说,他的神情中甚至有着按捺不住的激动。


    他是朱棣带大的,自然也有着同样的好战基因!


    那探子闻言,正要下去再探,却看到朱瞻基一摆手。


    “罢了,不必再探了,等朕将他们杀尽再慢慢查!”


    “传朕旨意,出城,迎敌!”


    这就要出城迎敌了?


    出城?


    这道旨意刚传下去,城中的将士们便纷纷都有些惊慌。


    在先前,他们也能看到天幕的时候,都是亲眼看着瓦剌军如何覆灭京营的!


    面对这样强悍的敌人,且眼下也还是雨季,不管是神机大炮还是火枪也都用不了。


    与天幕中的情形又有何不同?


    不会天幕中的事情,又要在现实里发生一遭吧?


    朱瞻基没想到的是,他这一道旨意,反而让己方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


    安排两万人马守城,余下的八万人马尽数聚集在城下之时,他才察觉到这一点。


    看着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将士,他不由得皱了皱眉。


    “诸位将士,朕想请问你们一个问题。”


    “你们参军,加入京营,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什么?


    为了饷银,为了能够给自家减轻负担,为了出人头地……


    每个人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但听到这些答案,朱瞻基并不满意。


    他转身挨个的看向所有人。


    “朕觉得,你们说的都不对。”


    “在你们说的这些目的的前提下,是守住我大明的疆土,保护这一道道关隘身后的家人,百姓不遭受异族侵犯!”


    “可眼下,他们却想跨过阳和,想自此而过劫掠我大明百姓,这些被他们劫掠屠杀的人中,或许就有你们的家人,你们愿意吗?”


    愿意吗?


    “不愿!”


    “不愿!”


    “不愿!”


    刚开始的声音有些零碎,但在第三声,个个皆是声嘶力竭。


    三声之后,朱瞻基缓缓抬手虚握。尐説φ呅蛧


    声音瞬间平息了下来。


    只见他抬起手中长枪,直指远处来自各个草原部落的敌人。


    “诸君,杀光他们,日月山河还在,我大明江山,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