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众皇子:咱爹,洪武大帝,这是当面认错吗?

作品:《隔墙有耳

    面对林澈的举动,朱元璋早有准备。


    只见他大手一挥,示意儿子们开始表演。


    以太子朱标、秦王朱樉为首的五位皇子们,眼见父皇的手势,顿时齐刷刷的行礼作揖,举手投足间,都是满满的敬意:


    “请林先生恕罪。”


    “我等知道错了。”


    “还请先生原谅我等的愚昧。”


    五个人像训练过的一样,整齐划一,配合默契。


    林澈:“…”


    看到前面太子为首的五位皇子,弓着身子,站在自己面前,林澈额头上的黑线又多了几条。


    还没等到林澈有所表示,是否坚持让这些人走,只见朱元璋卖着豪迈的步伐直接走了进来。


    “林先生!”


    “你还没有消气啊!”


    “没必要了。”


    朱元璋径直走到林澈身旁坐下,顺手拿起一个茶杯,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咕嘟了一大口,这才说道:


    “先生,咱都听你的安排,这修建中都凤阳的工程,咱已经下旨停下了,还解散了百万工匠回家。”


    “为了显示诚意,不能让这些工匠吃亏,咱给这些工匠都付了这两年的工钱,只多不少。”


    “这些工匠在凤阳做了两年的事情,回家拿着大把的钱,都乐乐呵呵回家了。”


    “咱也理解了先生的良苦用心…”


    “咱都懂了…”


    朱元璋端着茶杯,目光微不可查的瞄了林澈一眼,又道:


    “昨日,先生教训的对,是咱做的不对,先生生气是有原因的。”


    “咱当初决定在凤阳建中都,是一时昏了头,没想通咋回事。”


    “先生说的一点没错,百姓才是国家强大的基石。”


    “没有百姓,咱大明朝啥也不是。”


    “咱想通了,苦了谁,也不能苦了百姓啊!”


    “倘若一个民族彻底衰落,谁上来当皇帝也没有用了,反之,一个民族开始强大了,国家必然长治久安。”


    “咱理解没错吧?”


    面对朱元璋自话自说,林澈眼底的嫌弃都快溢出来了,忍不住吐槽道:


    “孩子死了你来奶了,大鼻涕到嘴你才知道甩了…”


    “早干嘛去了?”


    “一百多万人,能开垦多少良田,能做多大的事?你算过吗?”


    “经历了元末的战乱,如今人口严重不足,打仗没人,种地没人,你还惦记你那凤阳老家?”


    “办错了一件事,可能需弥补十件…”


    “你咋想的?”


    话落。


    鸦雀无声。


    不光这边的朱元璋噤若寒蝉,另一边的朱家兄弟,更是头也不敢抬一下。


    这跟母后说的…也不一样啊!


    不是说好,一定会给台阶下吗?


    咋有开骂了起来?


    就在兄弟几人正犹豫着,要不要帮老父亲解围的时候。


    朱元璋先一步打破了屋内的沉寂,由衷道:


    “林先生批评的对…”


    “咱一开始却是考虑欠妥了…”


    “先生多多担待!”


    说罢。


    朱元璋豁然起身,面朝林澈微微躬身,拱手道:


    “先生忧国忧民,深明大义!”


    “咱给先生陪不是了!”


    见状。


    一旁围观的众位皇子们,瞠目结舌不敢置信,突兀的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他们老爹?


    洪武大帝?


    竟然当面承认错误了。


    真的假的?


    天下谁人不知,皇帝宁愿错杀,也绝不会认错。


    今天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咕咚!


    大吞口水的声音不绝于耳。


    给我赔不是干嘛?


    岂料,林澈压根不甩皇帝面子,对此不屑一顾:


    “陛下该给百姓们赔不是。”


    “反正,我早就活够了,嗯,多有得罪之处…还请陛下受着吧。”


    “受不了了,送我一程。”


    朱元璋:“…”


    此时此刻,他的脑袋瓜子嗡嗡的,差点噎的一口气没上来,大脖子更是憋得通红。


    喘了一口粗气,朱元璋一手按胸,另一只手扶额,生无可恋:


    “哎呦——”


    “林先生!”


    “这叫哪门子话呀?”


    “别总把死字儿挂在嘴边…多晦气啊?”


    “更何况,咱们的交易还没有完成!”


    “你可不敢言而无信啊!”


    说着,朱元璋大手一挥,示意儿子们都过来。


    后者立马心领神会,齐刷刷立在林澈面前,又是行礼作揖,异口同声道:


    “先生息怒——”


    稍待片刻。


    见林澈没再开骂,老朱暗暗松了口气,笑吟吟道:


    “千错万错,都是咱老朱的错!”


    “林先生千万别往心里去…”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咱也是想明白了,这才登门来赔罪的!”


    “并非不懂装懂!”


    “先生多多包涵!”


    “课,不能不讲啊!”


    对于朱元璋的死皮赖脸,林澈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却也懒得再骂下去了。


    朱家人都是一个样。


    坚决承认错误,而后死不悔改。


    上梁不正下梁歪。


    要是跟他一般见识,非得被气死不可。


    “起开,离我远点。”


    林澈剑眉一挑,瞪向靠过来的朱樉,不耐烦道:


    “别打岔,别废话。”


    “能听就听,不能听就走。”


    “我不强求。”


    “懂?”


    闻言。


    朱樉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无比尴尬的点了点头,在兄弟们幸灾乐祸的目光中,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心道,昨天咱们还在一起喝酒聊天,融洽的很,今天怎么就翻脸不认人了。


    有了倒霉蛋缓和气氛,屋内瞬间没有那般压抑了。


    “如此,便多谢先生了。”


    朱元璋如蒙大赦,心里悬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此刻顿感一身轻松,转而急切道:


    “那…咱们开始?”


    林澈忍不住长叹一声,指尖轻磕了一下杯壁,太子爷立马上前敬茶,紧接着又沏了一壶新的。


    “先生请。”


    “嗯。”


    林澈微微颔首,没兴致打太极,直接开门见山:


    “今天这堂课来讲…’


    “权利。”


    朱家父子们不敢怠慢,一个个腰杆挺得笔直。


    屏息凝神,目不转睛。


    静待对方的下文。


    不是皇帝,就是太子,最差也是亲王。


    权利的重要性。


    自不待言。


    “先来讲一个问题…”


    林澈环视一周,勉强还算满意:


    “权利是如何产生的?”


    面对先生抛过来的问题,新学生还是在一脸懵逼手足无措,老学生却已经开始埋头苦思起来。


    绝大多数情况下,林澈的脾气其实很好,温文尔雅不急不躁。


    但唯独上课的时候,那是真不惯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