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素节,阿耶给你找点乐子

作品:《母后成全,我章怀太子只求速死

    《母后成全,我章怀太子只求速死》全本免费阅读


    “太子妃,朕听闻,东宫的王良人也要生产了?”


    房芙蓉就知道,今天这一场宴会,她是逃不过去的,必定会被李治点名。


    现在话题从王良人开始,她还是很满意的。


    她欣然颔首,答道:“禀圣人,现在胎儿已有七个月,距离生产还有一段时间,圣人放心,儿臣会照顾好王良人的!”


    李素节眼珠一转,原来,这一位就是太子妃,这样一板一眼的女人,那眼高于顶的李贤,恐怕不会喜欢吧。


    李素节对于李贤的记忆,已经来自于十年以前,那个时候的房芙蓉,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你办事一向稳妥,朕很放心。”


    这就……完了?


    结束了?


    有那么一個瞬间,这样的奢望从房芙蓉的头脑里冒出来,但很快,就被依然停在她的身上的,来自李治的凝视压了下去。


    “太子妃,这一次,贤儿从河州归来,你可就要加倍小心了!”


    “说不定啊,他是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待你了!”


    “阿耶,这是什么意思?”


    突然的,来自李治的警告,让房芙蓉禁不住心中一惊,果然她的预感就不会有错。


    这个话题,绕来绕去,最后还是要绕到李贤的身上。


    这才是李治真正关注的重点。


    太平公主首先发问,房芙蓉便顺着她说道:“儿臣不知,殿下不过是上阵打仗,待他回来,为何就会对儿臣不好呢?”


    “儿臣可一向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


    “只是老实是没用处的。”


    “你若是不服气,不妨和朕打个赌,待到贤儿回来,他必定会性情大变。”


    “圣人这样有信心,看来一定是有把握了!”武媚娘也微微笑着,等着李治的答案。


    身为大唐帝国的统治者,有些时候,李治也是需要这样的存在感的,需要更多,更多……


    多多益善。


    “你们有所不知,这打过仗和没打过仗的人,就是不同的,当年,我还年幼,阿娘也还在世,她就对我说过,阿娘十三岁时,和阿耶成婚,那个时候,阿耶还没有打过仗,还是唐国公家的二公子,为人和气,谈吐优雅,可是后来,阿耶仗打的越来越多,军功也是越来越高,可他的脾气就不再像之前那样温和,对人对事也暴躁了不少。”


    “多亏阿娘性情和婉,要不然,必然也是矛盾丛生啊!”


    不知为何,李治竟然提起了如此遥远的事,别说是在座的这些和李世民长孙皇后都未曾谋面的孩子了。


    就算是武媚娘,这些往事对她来说也是太过遥远了。


    甚至,这位李世民的才人,都没有见过长孙皇后本人。


    不过,听到李治的这些话,武媚娘倒是很感慨。


    对嘛。


    这才对嘛。


    这才是一个正常的女人。


    以往,长孙皇后只是一个存在于无限赞美当中的女人,李世民对她的推崇,可谓是登峰造极。


    这些吹捧里面,当然也是有一点真感情的,这一点,不必否认,但是,武媚娘经常怀疑,长孙皇后,她难道真的就是这么一个人吗?


    她就这么没有脾气吗?


    听说,她整天就知道劝谏,让李世民走正道,做好皇帝。


    听说,她对李世民后宫里的各种莺莺燕燕,当然也包括武媚娘自己,从来没有一点意见,不发表任何的见解。


    她甚至还编纂了专门分发给后宫女眷的《女诫》十则,就为了让这些女人都变成和她一样的类型,在后宫和睦相处,绝对不因为李世民的偏爱而争风吃醋。


    武媚娘扪心自问,她是绝对做不到这样的地步!


    怎么可能呢?


    那可是自己的丈夫,既然是恩爱的,那就必然会追求专情,如果不追求专情,那只能说明,根本就不够爱。


    可是,很显然,长孙皇后在后宫花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就好像是一个后宫里的皇帝一样,她让这些女人全都像后宫的员工一样,臣服于她这个管理,同时还要提供给皇帝李世民最好的服务。


    她这是图什么?


    贤德。


    一向是武媚娘最看不上的品质。


    而听了李治回忆当年,武媚娘终于欣喜的发现,时隔几十年,她心中的疑问终于得到了解答。


    长孙皇后身为一位被尊崇为贤德皇后标杆的女人,她对丈夫也是有怨言的,武媚娘终于在这个素未谋面的女人那里,找到了她的一丝人气。


    “所以说,太子妃,等到贤儿回来,你也要小心呐,说不定他也会脾气暴躁,和你争吵,到时候,你要多忍让啊!”


    李治都这么说了,房芙蓉还能说什么,当然是点头应允啦。


    不知为何,尊贵的大唐皇帝竟然没来由的挑拨儿子和儿媳的夫妻感情,其动机,当真是令人想不通。


    而这时,正在表演采薇舞的一群舞娘,优雅的动作和曼妙的歌喉,同时停在了一个点上。


    那个点,正在那悠扬乐曲的最后一个音调。


    舞娘们翩然走到殿堂中央,向各位皇亲贵戚行礼,之后便按照预先安排好的路线,沿着两旁不引人注意的地


    方,静静的退出场地。


    而在这之后,没过多久,乐师们就改换了音调,悠扬婉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激昂铿锵的弦乐。


    乐师坐在殿堂的一角,偌大的场地就这样空了下来,人们的目光都被这时而如千军万马行过,时而如雷鸣战鼓响的乐曲吸引住了全部视线。


    好奇特的乐曲!


    而接下来,一位身穿胡服,腰佩宝刀的锥髻女子,竟赫然跳到了舞台的中央!


    是的!


    她不是用走的!


    她是用跳的!


    好一位英姿飒爽的武娘子!


    武娘子的长刀还收在鞘中,她如青松翠柏,腰板挺直,没有一丝凌乱,一双美目。


    灼灼有光,透着英气。一看那身段就知道,是个练家子出身。


    乐师上前,向第一次见面的诸位皇亲贵戚介绍道:“禀圣人,天后,这一位是洛阳来的夏十三娘,以剑击精妙著称,还请圣人天后御览。”


    李治欣然点头,夏十三娘便开始了表演。


    四方风雷动,剑气天地摇!


    将武艺和舞艺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便是剑舞。


    剑舞在大唐尤其盛行,表演者有男有女,又以一些技艺高超的女性表演者更受欢迎。


    如果她们能够拥有高超的技艺,再加上曼妙的身段,美丽的容貌,那就足以撼动全城了!


    耀目的剑影之中,许多人已经投入到了精彩的表演当中,忘记了周遭的一切。


    尤其是那些孩子。


    那些真真正正的孩子,小太平,上官婉儿,全都被夏十三娘精湛的表演勾去了魂魄。


    但对于有些人来讲,表演终究是表演,好看是好看的,但也不会在这些事上浪费太多的精力。


    毕竟,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比方说,一直隐于幕后的天皇李治,我们虽然日常看起来柔柔弱弱,不能自理的样子。


    但实际上呢?


    我们才是这大唐帝国最大号的狩猎者。


    在座各位,对!


    就是每一位,都是他的猎物。


    都处于他的狩猎范围。


    究竟谁会被捕猎到,那完全取决于天皇李治今天的心情如何。


    至于今天天皇的心情嘛,那简直是好到了一个极点!


    什么?


    你的儿子,年纪轻轻的,都已经这样了,你的心情还能好?


    你的心,到底是什么做的?


    这又如何?


    小娃娃们还有这样的疑问,只能说,他们对人性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很浅显的层次。


    天皇为什么不可以高兴?


    他见到李素节了啊!


    虽然,儿子的状态不是很好,看起来病得很重,但那重要吗?


    重要的不是,他居然见到了李素节吗?


    这一路上,千里万里,坎坷崎岖,那么多的危险,李素节就拖着这样的病体,居然还能平安无事的抵达长安。


    只这一点,就足够李治欣喜若狂的了!


    你要知道,按照之前的态势,即便是李素节病成了这个样子,那又如何?


    难道,因为他有病,他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返回长安了吗?


    他没资格!


    武媚娘根本不可能允许!


    可是,现在,在从没有抱任何期望的时刻,李治居然真的见到了李素节!


    多少年了,他想念他,却又不敢见他。


    是的。


    不是不想。


    而是不敢。


    这种怯懦当中,当然有来自于武媚娘的压力,李治很清楚,在他的众多儿子当中,武媚娘最忌惮的,就是李素节。


    这当然是来自她贼喊捉贼的心虚了。


    可是,心虚的人,在这大明宫里,难道就只有武媚娘一个吗?


    难道,天皇就不心虚吗?


    再见面,让他如何面对这个儿子?


    这个曾经十分疼爱,给予厚望的儿子?


    他的母亲是怎么死的,没有人比李治更清楚,虽然无奈,但是作为皇帝,如果他当初可以出手相救,没有可能无法挽救萧淑妃的命运。


    可他作为丈夫,他又做了什么呢?


    他什么都没有做!


    他袖手旁观!


    正是这样的无所作为,让李治根本就无法面对李素节,他不敢确定,在李素节一次又一次的哀求当中,到底是真情更多,还是仇恨更多。


    这个儿子,会不会对他恨之入骨?


    甚至想要他的性命?


    而现在,所有的疑虑都消失不见。


    李素节的状态难道还不够表明他的内心吗?


    他热爱父亲,渴望父爱,正是因为求而不得,他才重病缠身的!


    我真是个有魅力,有号召力的好父亲啊!


    素节他一定是对当年我对他的教诲念念不忘!


    “你们都知道,太子已经快回来了,这一次他为大唐出征,斩获颇丰,连战连捷。”


    “他是我大唐的功臣!”


    好端端的,怎么又扯到李贤头上了?


    刚刚还被剑舞吸引了一下目光的太子妃,登时就紧张了起来,连手里抓着的饼子都差点掉了。


    李治却很喜欢看到他们异彩纷呈的各种表现。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极了!


    “素节,阿耶给你找点乐子,你可看好了。”李治伏在李素节的耳边,悄声说道。


    那声音细小,除了李素节,就连坐在李治身边的武媚娘,竟然也听不真切。


    但他依然很快就明白了李治的用意。


    并且笑道:“近来,贤儿捷报频传,那战报都是对外公开的,作为大唐太子,如今贤儿就是这朝廷的顶梁柱,显儿、旦儿,你们两个也要像太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