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顾头顾不了腚

作品:《母后成全,我章怀太子只求速死

    《母后成全,我章怀太子只求速死》全本免费阅读


    上千人的队伍,猛然间要让他们全都想通,跟着唐军死心塌地,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李贤也希望能有这样的好结果,但他可没那么天真。


    他的目的只在于,把想不通的人数压缩到最低,让他们搞不起来事,就足矣。不过,说句老实话,李贤也并没有想到,这些吐蕃士兵竟然会对自己如此支持。


    简直有些飘飘然了。


    他们是真心的吗?


    还是只是一时被感化了?


    过后还会后悔?


    或者说,这一切从头到尾都只是个骗局?


    “既然你们的想法也是一样的,那这个人,我该如何处置?”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度过了难关的纳洛,猛然间听到李贤又把话题引向了自己,登时就愣了!


    “杀了他!”


    “杀了他!”


    然而,形势急转直下已经由不得他再多想,因为,接下来,李贤便手起刀落,将那刀尖划破了纳洛的脖颈!


    没有挣扎,甚至没有叫喊。


    有的,只是真实的死亡而已。


    大唐太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又解决了一個人,他亲手杀的,绝对没有假借他人之手!


    对于裴炎来说,这自然又是他的话本小说当中浓墨重彩的一节,有了如此戏剧性的展开,甚至都不需要裴炎动脑子想词儿了。


    他只需要把发生在眼前的,最真实的画面一个接着一个的记载下来,就足矣。


    至于戏剧冲突,可看性,太子殿下都已经帮他想好了。


    你看,这一幕接着一幕,起承转合,多么的妥帖,多么的连贯,这可都是在为裴炎着想!


    生怕他的自创话本小说有一点的枯燥无聊,无话可写。


    你看这个戏剧性打造的,简直是绝了!


    多么贴心,多么的周到!


    一刀下去,本来寒光凛凛的长刀就被鲜血沾满,但李贤却没有擦一擦的想法,反而利落的收刀入鞘。


    鲜血就是证明,鲜血也是继续开战的勇气!


    借着这把斩杀了吐蕃大将的刀,继续向前吧!


    目标,肃州城!


    …………


    “太子殿下,你真的不担心吗?”


    “恕末将多嘴,你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斩杀了吐蕃将军,对于这些吐蕃士兵来讲,刺激是太大了点。”


    “他们这么多的人,即便是现在说了要跟着我们干,也不能免除他们可能半路变卦的可能。”


    “若是他们在阵前临时倒戈,我们又将如何是好?”


    行军途中,本来时间就已经很紧迫了,结果这个老头子还在身边喋喋不休。


    李贤不免露出了一点不满之色。


    “裴令,有些事,担心也没用。”


    “肃州我们是一定要去攻打的,这些人又是半路才加入进来的,这么多的士兵,我们不能说不接收,也不能由着他们自己溃散而去,那么,这对于我们来说,才是最大的威胁。”


    “这一点,你不否认吧!”


    裴炎摇摇头:“当然不否认,他们本就是我们唐军的大隐患,依我之见,就该都赶走。”


    “要么就一起弄死,就和纳洛一样,不能让他们坏了我们的大事!”


    这个裴炎,战场是一次都没有上过,口气却还不小呢!


    “没想到,裴舍人的志气倒是挺大的,那你告诉我,如何在没有任何准备的前提下,把纳洛弄死,还不引起他手下的士兵的反抗?”


    “你有什么好办法,你来说说看?”


    只一瞬间,刚才还小嘴叭叭的裴炎,登时就瘪了。


    不言语了。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像是裴炎这样的,从来都是口花花,实际行动是别指望他能拿得出来。


    因为也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


    他的思维,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妥妥的一个二极管,如果让他独自领兵出战吐蕃,他一纸奏疏就会扔上去。


    才不会接下这种烂差事,他也没那个胆量和吐蕃真刀真枪的干,别看他现在说的天花乱坠的,那是因为有李贤在前面给他撑腰。


    若是没有李贤,保准他连这个肃州战场都不敢来站上一站。


    别人不必举例了,就说和裴炎同款的吏部尚书李敬玄,如今已经被李贤发配冷板凳的这位官员。


    不是也和裴炎一样吗?


    因为和刘仁轨一样同时掌管吏部,却又看不起武将出身的刘仁轨,两相不协调之后,就被一向宽厚的刘仁轨发出一记大招,当场KO。


    那个时候,适逢吐蕃又来进犯,刘仁轨就向天皇进言,说此次对吐蕃用兵,就应该让李敬玄带队。


    李尚书那可是我大唐难得的文武全才啊!


    云云。


    刘仁轨明明知道李敬玄不行,他根本不敢上战场,却还故意向李治推荐。


    目的就是为了让李敬玄出丑。


    刘仁轨这样做,却也不是打算陷害唐军,唐军那都是自己的亲兄弟,他怎么可能让无能的将军带领他们,带着他们走向死路呢?


    刘仁轨这样做是因为他太了解李敬玄了,这个人是绝对不敢上战场的,他连一丝一毫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既然他


    不敢,到了最后关头,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去推脱。


    而天皇李治呢?


    也不是一个强人所难的人,到了最后,必定不会再让他去领兵作战,这便是虚晃一枪。


    刘仁轨要的就是这一枪,他就是要羞辱李敬玄,就是要让他看看,自己也不是好惹的。


    要让李敬玄明白,他自己是吃几两干饭的,再倾轧别人之前,也要明白自己的斤两。


    自从被刘仁轨正义制裁之后,李敬玄也确实不敢在吏部说三道四了。


    而裴炎呢?


    李贤和他们两个是都有过密切的接触的,在他看来,裴炎和李敬玄都是一样的人。


    有能力吗?


    那确实是有的,在大唐这个以门荫入仕为主流的朝代,他们也算得上是世家子弟当中难得的有才能的人士了。


    可他们的才能充其量也就在朝堂之上了,让他们真正的去面对敌军的兵锋,面对那些杀人的利器,他们是绝对没有这个胆量的。


    于是,他们上场之前一般都会积极主张和平,尽量不要动兵。


    而如果他们不幸走向了战场呢?


    就又开始了盲目的膨胀,他们根本看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对方的实力,迅速化身速胜论爱好者。


    我们所向披靡!


    我们无人能敌!


    之所以会有这样南辕北辙的想法,原因大概只有两个,一个呢,是他们缺少对战场的深入了解,总是认为自己这一边是注定胜利的一边,于是,枉顾对方的实力。


    而另一个呢,就是他们更深层次的内心需求了。


    怕啊!


    他们真的怕!


    不是惧怕失败,是惧怕死亡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为了保命,他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快快打完,快快班师回朝,这样才可以尽可能的保住小命。


    你看,裴炎还没有见识到肃州吐蕃兵的真面目就开始吹上了,这不是正合了李贤对他的判断吗?


    能吗?


    反正这件事要是让裴炎自己干,他肯定是不能在不惊动吐蕃士兵的前提下,干掉纳洛。


    “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准备跟着唐军干,我也不管他们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只要他们在战场上不向后退就可以了,至于那些极少数的反复之人,和大规模的队伍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若是在战场上发癫,便处置了就是!”


    李贤在行进路上,斩钉截铁的这样说道,实际上,他这些话既是说给裴炎听的,也是说给在场的诸位将军听的。


    很多人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也不见得是没有意见的,或许也有疑虑,李贤将后续的安排开诚布公的说出来,就是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


    李贤之所以在吐蕃士兵的面前除掉纳洛也只是在对他们进行服从测试。


    在如此重大的刺激面前,还有多少人能保持镇定,还有多少人愿意跟着唐军干。


    这些基本就是日后唐军可以正式吸纳的基本盘了。


    至于那些零星想不开的人,也不必担心了,有了基本盘,这些人也就都不足而惧了。


    吐蕃士兵的底线,已经被李贤给摸出来了。


    等到了肃州战场,就可以见分晓了!


    …………


    与此同时,正在积极准备的肃州城和乌云堡两地,情况也可以说是大不相同。


    自从拿到了消息,听说乌云堡这边将有大批唐军出现,守将东珠就好像是爬上了热锅的蚂蚁。


    怎么办!


    该怎么办?


    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居然不是去肃州吗?


    “将军别急,肃州城已经传来消息,逢甲将军马上就会带着五千兵马赶到。”


    “只要将军再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就会等到援军!”


    为了安定东珠的情绪,就算是之前不和,逢甲也要先派人来给他送个信,而听到了将要有大批援军抵达的东珠,果然心情是平静多了。


    “逢甲会亲自带队?”


    “这是真的吗?”


    那送信小兵连忙点头:“错不了,就是大将军亲自带兵过来,这一下,将军放心了吧!”


    “放心了,这我就放心了。”东珠抚着胸口,喃喃道。


    兵马有多少,只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逢甲可以亲自过来,对于东珠来讲,就是最大的一颗定心丸了。


    都说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有一个善于指挥的将军坐镇,这么多的兵马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在这肃州地界上,东珠虽然心里不服气,却也知道,论指挥作战,逢甲的能力要数倍于他。


    有他在,这乌云堡才算是能守住。


    可是,逢甲过来了,肃州城又怎么办?


    那不是放了空城吗?


    有那么一个瞬间,东珠的面前也闪现了那巍峨的肃州城的样子,可旋即就被他给清除了出去。


    管他的呢!


    先把乌云堡守住,才是真的!


    这世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然而,唐军呢?


    大唐天兵呢?


    到哪里去了?


    为什么还不来?


    等了半天,别说是唐军的大部队了,连一面唐


    军的战旗都没有看到!


    没有!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情报有误?


    万分焦急的东珠在将军府里也坐不住,干脆登上了乌云堡的角楼,向远处张望。


    对于一军主将来说,其实这是一个危险系数挺高的动作,毕竟,站得高,目标就明显。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