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病一场的皇帝!徇私舞弊!秽土转

作品:《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

    《大明:开局被抄家,反手烧祠堂》全本免费阅读


    朱翊钧的问题直接把张诚给问懵了,张诚一脸茫然,心想着:


    “好端端的,万岁爷怎么突然问起生孩子来了?


    关键是……谁生啊?皇帝该不会是……烧傻了吧?”


    张诚满脸不解,恰好就在这时,陈矩火急火燎的来了。


    陈矩近来很忙,既要忙着东厂那边,又要忙着帮皇帝陛下挑女婿,这一来二回的,他基本都没什么时间在御前伺候了。


    不久前,在听到皇帝陛下突然发烧了的消息后,这位一心为主的老太监忙是担忧到跑着来。


    眼看陈矩来了,张诚如临大赦一般,什么也没说便退下了。


    张诚最怕的就是伺候神志不清时的皇帝了,这种鬼差事还是让陈矩去干吧!


    ……


    张诚走后,陈矩也收到了同样的问题,短暂思索片刻后,他回道:


    “回皇爷,张重辉他媳妇儿早就生了,是个男娃。”


    “啊?”烧糊涂了的朱翊钧在听到这么个回答后,却是有些不太明白了,他有气无力道:


    “什么张重辉?我说的是六郎啊。”


    这回轮到陈矩发懵了……


    六郎?什么六郎?


    陈矩绞尽脑汁地想着,皇帝陛下口中所说的‘六郎’究竟是谁。


    然而,还没等陈矩想到个回答,皇帝就已经昏睡过去了。


    ……


    贡院外。


    眼见杨春元镜子里的那个人越走越近,二人干脆一同回头看去。


    来人约摸二十出头的年纪,青年身材高挑偏瘦,容貌生得清秀俊逸,第一眼便给人一种温和从容,有如清风朗月般的君子形象。


    青年几乎是直直奔着张重辉而来的,走上前来,还不等张重辉问些什么,他便开始自顾自地说道:


    “恕在下冒昧了,方才我只远远一瞥而已,便觉得兄台有天人之姿,不知兄台可愿与我认识一番?”


    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张重辉本能的便想说不愿意。


    可瞧对方这一身打扮,以及对方身后跟着的那好几個仆从,一看便知道对方的家世不错,且也是此次进京来赶考的举子。


    短暂思索片刻后,张重辉抬手作揖,温和笑道:“当然愿意。”


    “太好了!”青年似乎十分高兴,眸子发亮的同时,笑着自我介绍道:


    “在下姓温,名体仁,字长卿,湖州府乌程县人。”


    “原来是浙江人啊。”张重辉丝毫不做遮掩地点了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片刻后他也自我介绍了一番。


    “在下姓张,名重辉,字明赫,实不相瞒,家祖是张太岳。”


    张重辉的这番自我介绍可谓是意味颇深,上来便把自己罪臣之后的老底兜了出来,无异于在赶对方走。


    毕竟正常人,都不想跟罪臣之后有交涉,尤其还是张居正这么个罪臣的后人。


    温体仁显然也愣了一下,但很快他又从容笑道:


    “我祖父虽无功名,可我伯祖在嘉靖三十二年时,曾中过探花。”


    温体仁回答的很自然,似乎只当张重辉是在跟他聊祖父有无功名罢了。


    “对了。”温体仁话音才落,又问道:“明赫,我瞧你年纪似乎比我要小一些,我是万历元年生人,不知你是……?”


    “那你确实比我大,我是万历七年生人。”张重辉回答间微微撇开了身子,态度有些冷淡。


    这个细微的举动,温体仁看在眼里,十六岁中秀才,年纪轻轻就给浙江金衢道副使张朝瑞做了三年幕客的他,早就已经是个极会看人眼色的‘半官’了。


    温体仁看出了张重辉在怀疑他,更是在排斥他。


    深知钓大鱼得放长线的温体仁,当即便是十分有眼力见的拱手作了辞别。


    “我先进贡院了,明赫,你可要祝我金榜题名啊。”


    “那自然,回去我就烧香拜佛,让佛祖庇佑你高中!”


    “哈哈,那我就借你吉言了。”


    笑呵呵说罢后,温体仁离开了。


    看着温体仁潇洒离去的背影,张重辉脸上的客套笑容逐渐消散。


    张重辉不知道这个素未谋面过的温体仁为什么要刻意接近他,而且他瞧对方刚才的那些反应,事先好像并不知道他是张居正后人的身份。


    所以,对方图什么?


    张重辉不知道温体仁到底图什么,他现在只关心张允修能否中榜。


    至于其他的,暂时还不那么重要。


    “明赫。”


    突然响起在耳边的声音让张重辉愣了一下,他这才反应过来身旁还有一个杨春元。


    “仁甫,你还没回去啊?”张重辉问道。


    杨春元的脸色很难看,好像受到了巨大打击一般,幽怨道:


    “我一直都在这儿,什么时候回去了?你跟那个姓温的一聊起来,直接就把我给抛在了脑后,伱们俩真是太可恶了!”


    “额……”张重辉也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毕竟他的确把杨春元给忘了。


    事实证明,令杨春元感到不爽的‘痛点’并不止这么一点。


    只见杨春元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起了张重辉,一边审视,一边摸着下巴纳闷道:


    “怪事了,明明我比你要俊俏一些,可刚刚那个姓温的为什么不来找我认识认识,反倒是想跟你一个罪臣之后认识啊?


    放我这么个绝世美男子在一旁连瞅都不瞅一眼,他是不是眼神不好啊?还是说,他在图谋你什么?”


    “不知道。”张重辉淡淡道:“我一个罪臣之后,又有什么好图谋的呢。”


    除非,那人另有目的。


    ……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贡院内的学子们在奋笔疾书,与夜夜难眠之中度过。


    终于,时间到了二月十七日。


    这也是会试第三场考试的最后一日。


    贡院外又一次恢复了热闹,皆是在等待被关在贡院内将近十天之久的自家举人老爷们。


    其实,很多人早在提前一天就能交卷了,然而大多数考生还是赖到了这最后一日才肯交卷。


    至于为什么,或许是想多检查几次,又或许有什么别的原因吧。


    张允修便是拖到这最后一日,才肯交卷的其中一人。


    在不知道检查了第几遍考卷,确保卷面整洁,内容无误后。


    张允修终于在自己的号舍前,看到了会试副考官叶向高‘不经意间’走过的身影。


    回想起张重辉叮嘱过的那些话,张允修深吸口气,平复心神后,准备收拾交卷!


    张允修很清楚,机会只有这一刻!


    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


    就得看他自己的本事,和运气了!


    ……


    张允修交卷时,叶向高已经回到了副考官的位置之上端坐着。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主考官曾朝节恰巧不在。


    按照规定,负责收卷的收卷官,需要先在考生的卷子之上盖章。


    盖好章之后,再将这些卷子密封在箱子之中,随后一同送到戒备森严的收卷所内。


    而收卷所的官员们,则会先对考生们的原卷,也就是所谓的‘墨卷’,先进行第一次的筛选分类。


    那些有明显记号、墨点、水渍、撕裂等等卷面不整洁的试卷,经监考官核实后,会被挑出来用蓝笔抄写,俗称‘登蓝榜’。


    登蓝榜的意思也就是:没戏了。


    而那些卷面整洁,通过筛选的墨卷,将被送往弥封所。


    弥封所的官员们,会将考生的姓名用厚纸弥封盖住,这也就是所谓的‘糊名’。


    被糊名后的墨卷,又将被送往专门的地方,由专门的官员用红笔重新誊抄一遍。


    誊抄好的重复卷子,也就是所谓的——‘朱卷’。


    值得一提的是,抄写过程中,考生卷子上的错别字,誊抄官们也会照抄,甚至还会在页顶,专门将错误标注出来。


    经过这么多繁复的工序后,誉录完毕的墨卷和朱卷,还会被送到专门的对读所,由对读所的官员们再一次进行核查。


    在确保两个卷子的内容完全一致后,墨卷和朱卷又会被送到专门的掌卷所,进行编号。


    编号后的墨卷会被留根封存,朱卷则由监督官将卷子分成四份,分批次交到不同考官们的手上,轮流进行阅卷,评估。


    如此繁杂的流程,无一不是为了防止徇私舞弊,更是为了确保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可世上哪有什么公平可言,哪怕再怎么严丝合缝,终究都是要经过无数人的那一双双手。


    手里来,手里去,最终结果,还不是人说了算。


    张允修将卷子交给了收卷官后便离开了,期间,他与叶向高之间没有任何眼神交流。


    ……


    贡院外。


    将近十天的‘关押’实在耗人,放眼望去,从贡院出来的考生们几乎全都面容疲惫,好似被女鬼吸光了精气一般。


    张允修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只不过在他大步踏出贡院,看到不远处正在等候他的家人们后,精气神顿时焕发了不少。


    “夫君啊!你受苦了!”李氏哭哭啼啼地跑上去,要不是周围人太多,她都想一把扑到自家男人怀里去了。


    与此同时,等候多时的张重辉也是快步上前,询问道:


    “怎么样?卷子‘都’交了吧?”


    “嗯。”张允修拉开了哭哭啼啼的李氏,对张重辉认真说道:“都交了!”


    “都在吧?”张重辉又问。


    “嗯,不都在!”张允修回道。


    张重辉松了口气,感叹道:“接下来,就是听天由命了。”


    张允修点点头,眉眼微垂:“嗯,是啊……”


    张重辉跟张允修之间这番有些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