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二

作品:《等你还复来

    最后,三人以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束这场表演。


    一曲终了。


    台下静默无声,众人还沉浸在那段才子佳人的美好佳话中。


    “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皇帝发出赞许,打破了寂静,众人这才惊觉已经结束了。


    台下不知是谁带了头鼓掌,而后想起了一片起起伏伏的掌声。


    “台上表演者是何人?”


    皇帝发问,兴致盎然,看上去很满意这第一场的表演。


    这个疑问亦是台下众人想知道的,他们也很好奇,台上那三个伶人不像是宫里的宫廷乐师,且他们从未看过这类新奇的表演手法。


    主管这次表演名单的是贤王。


    “父皇,她们是......”


    但贤王似乎有些难以启口。


    “父皇,是儿臣呀!”


    一个清亮的声音从台上传来。


    众人看去,出声的是台上那名白衣男子,但从他口中发出的确是一道清亮的女声!有人惊诧,那人不是男子么?而且那人口中还管皇上叫‘父皇’?!


    有些离的近的人,认出了那名‘男子’,脱口而出。


    “七公主!是七公主!”


    台下一时间炸开了锅。


    皇帝倾着身眯眼细看,同时也认出了自己的女儿来。


    “倾雪?”


    “正是儿臣!”


    “儿臣与五嫂、卫府小姐在这欢聚一堂,花好月圆之夜。祝愿父皇万事顺遂,福寿安康?!我国盛世长安,永享太平!”


    台上三人朝皇帝同声恭祝。


    众人这才恍悟,原来刚才在台上的三人是七公主和孝宣王侧妃以及卫府的小姐。


    “皇上,她们这成何体统!”


    “一国公主和孝宣王侧妃在一众臣子面前抛头露面,这是要将皇家的脸面都丢光吗!”


    皇后出声责斥,原本喜庆的场面,霎时凝固。


    楚子叙与楚子歌几人变了脸色。


    且皇后刻意避开卫慕青不提,不知是什么用意,还是她认为卫慕青只是一介庶女不值得提起。


    台上的楚倾雪愤然,欲辩驳回去,月落拉住了她,朝她轻轻摇摇。


    “皇上!臣妾有几句话想说。”


    随即,从一众宫妃中站起一人,那位宫妃着一身碧蓝宫装,眉眼柔和,温婉端庄。


    “淑妃有什么话想说?”


    被皇帝唤作淑妃的女子正是楚子珩与楚倾雪的母妃。


    “臣妾想倾雪、孝宣王侧妃与卫府小姐是想借此佳节为皇上献上一份特别的贺礼,以表她们的孝心。就如大皇子为皇上献的奇石一般,孩子们的心意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形式不同而已。”


    “父皇,正如母妃所说。我、五嫂和慕青姐姐我们三人特意编排了这段《花好月圆》,就是为了在今夜的晚宴上献给您,望能博得您一笑!”


    “你们有这份心实属可贵,但你们应该知道自己的身份,怎么能去学那低等伶人做这等抛头露面做的事。”


    “哎哟!皇后娘娘这是再指桑骂槐么?”


    霓妃的娇艳声响起,含着不满,要知道霓妃便是舞姬出身。


    “本宫可没这么说?但霓妃若要对号入座,本宫也没有办法阻拦。”


    皇后与霓妃两人之间的争锋相对,唇枪舌战,再将氛围拉下冰点。


    众人都等着皇帝发话,但皇帝沉着脸,始终未发一言。台下的一众臣子们一时琢磨不透皇帝的意思,谁也不敢贸然发声,一个个都眼观鼻,鼻观心,屏息观望着。


    “还请皇后娘娘和霓妃娘娘息怒。”


    “皇上,若要责罚,请责罚臣媳一人!因这主意是臣媳想的,与七公主和卫府小姐无关。”


    一直沉默的月落开口。


    楚倾雪和卫慕青见一人月落揽了罪,忙异口同声道


    “父皇!请连倾雪一块儿责罚!”


    “皇上!臣女也有罪!”


    原本一场欢乐,众人余味都还未消,却转瞬见三人低眉垂首跪地请罪。<!--</p-->


    p>


    月落说完就安静地跪在那里,虽说是请罪,但楚子歌能听出她言语中的不卑不亢。他不知道这个女人到底在耍什么把戏,但看她低首跪在那里一言不发,他便觉得心里不好受。


    楚子叙拦住欲起身的楚子歌,楚子歌会意。


    楚子叙的意思是,这件事让他来解决。


    “父皇,这件事是儿臣考虑不周,若要责罚便责罚儿臣吧。”


    “您当初让儿臣主管此次晚宴事宜,儿臣便让礼部发了一道公文。在朝官居五品以上的官员亲属,皆可报名参加此次晚宴献艺,而除了倾雪,孝宣王侧妃与卫府小姐二人均在范围内。若如皇后娘娘所责,登台献艺视为与伶人一等,是以,此事便是儿臣考虑不周,儿臣愿意领罚。”


    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当初礼部发出公文时,一众官家闺阁小姐争抢着报名。而今在座的好几位小姐早都准备着待会儿登台献艺,可现下照皇后娘娘这么一说,哪个还敢上台。”


    皇帝脸色愈发低沉,声音带着冷意。


    “那道公文是朕拟的,若说要责罚,首当要责罚的岂不是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