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不同的感受

作品:《红尘洗心路

    五点三十分,火车准时到站!


    下了火车,韩平从车站路边的院子里找到自家的自行车,又交了一毛钱的存放费。


    来到铁道旁边,把东西捆绑在自行车后边!


    商量一下,就让韩平骑上自行车走,父母走着回家。


    韩平略一思考,觉得这是最好的,就问了父母晚上想吃啥?他回家了就做。


    父母说做啥都行,叮嘱着韩平路上骑慢点!


    这时候,路上人也不多了!


    韩平就踩着脚镫子,慢慢启动,从前边大梁上了自行车,用力的蹬着,向家的方向骑去。


    路两旁的庄稼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包谷苗,都有多半人高了!


    村庄、田野、一片的乡土气息……


    只是离开农村一个礼拜的时间,再次身处这片土地上时,韩平有了不同感受,有一种奇怪也非常的亲切感觉。


    看到熟悉的村庄,拐进村边土路,韩平减速下车!


    推着自行车,来到家门口,门没有上锁,门从里面关着,妹妹应该在家。


    支好自行车,拍着门板:“小丽……小丽,开门咧……”


    听到里面的答应声,韩平坐到门墩上!


    “咯吱!”一声前门打开了,妹妹看到韩平,高兴的叫着!


    “哥,你咋回来咧?”


    摸了摸妹妹的头,韩平笑道:“今天厂里周末,我就和咱大回来咧,咱大和娘在后面走着回来……”


    把东西从车子上解下来,放到屋里!


    韩平洗了把脸,就来到后院子的小菜园里!


    小菜园里有西红柿、黄瓜、线线辣椒、茄子和大葱,还有一些小白菜……


    问了妹妹,知道家里还有浆水菜,韩平就摘了几个黄瓜和一点辣椒,打算晚上做浆水菜盒子,再烧点稀米汤。


    洗手和面,醒面期间,韩平捞出一大碗浆水菜!


    捏干水分,辣椒切碎,放到搪瓷盆里,加上调味料……


    这时,妹妹小丽已经提着一大笼子麦秸草回来了,坐到灶火里,开始烧火!


    很快的,在兄妹俩的忙碌中,两个辣子浆水菜菜盒就烙好了。


    妹妹继续烧锅熬大米稀饭,韩平又调了个凉拌黄瓜!


    摆好小饭桌,把香喷喷的菜盒和凉拌黄瓜端上桌子,韩平就来到村口路边等父母回来。


    来到村口的的公路上,远远的,就看见父母两人有说有笑的身影!


    韩平点燃一根烟,静静地看着越来越近的双亲,一时怔怔的出神……


    “平娃,咋咧?咋还发瓷涅?”


    娘的问话,让韩平回过神来!


    “大,娘,走,回家!饭做好咧……浆水菜盒子和米汤!”


    在父母的夸赞中,三个人回到家里。


    妹妹已经舀好洗脸水,放在门口。


    稀饭也舀好了,放在饭桌上晾着……


    洗完手脸,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始吃饭,大家都饿了,切成小块的满满一搪瓷盆的浆水菜盒子,很快就被吃光了……


    娘站起来,摸着肚子,乐呵呵的自语着:“俺平娃做饭确实好吃,今天都吃有点涨咧……”


    吃完饭后,让娘上炕躺会,韩平和妹妹打扫卫生,父亲坐门口喝茶!


    忙完后,夜幕渐渐降临,韩平和父亲把家里的竹床抬到前院子的树林里。


    外边比屋里凉快多了,爷仨就坐在外边聊天乘凉!


    娘累了,已经在炕上睡着了!


    院子里,父亲坐在床边,小丽躺在父亲身边,让韩平讲城里的事情!


    韩平端着茶缸,喝了口水,也坐在父亲身边,开始讲述工作中的人和事,并高兴的说,自己学会开机动三轮车了……


    聊着聊着,夜就已经深了,小丽回家和娘去睡觉了,爷俩就在外边的院子里睡了。


    清晨,东方刚露出晨曦,父亲起床的动静惊醒了韩平!


    看看时间才五点多,但已经睡不着了,他就也随着父亲起床了。


    去后院上完茅房后,韩平就准备烙两个锅盔!


    揭开装小麦面的面瓮,发现只有一瓮底的面粉了,但还够早上用……


    把面粉全部盛到大搪瓷盆里,撒上发酵粉,搅拌均匀,韩平开始和面!


    面活好后,韩平先烧了一锅水,泡好茶,端到院子里,放在凳子上。


    正在用笤帚扫院子的父亲,看到了泡好茶水,就停下手里得活,乐呵呵端起茶缸,坐在小凳子上,美美的喝了起来。


    爱喝茶的人,起床后就喜欢先美美的把茶喝透,尤其是睡了一夜后,喝茶,真的是解渴又提神,父亲也有这样习惯。


    醒面期间,韩平又在后院子里摘了茄子和线线辣椒以及大葱,清洗干净,切好备用!


    麻利的把早饭做好,这时候,才还不到7点。


    看着时间还早,为了让娘和小丽多睡一会,韩平就和父亲打算去地里转转。


    留了张“我们去地里转转,一会就回来,你们先吃饭!”的纸条,锁上门,韩平就端着茶缸,爷俩就向地头走去……


    走出院子,转向房子一侧通向田里的土路!


    舒爽的微风迎面而来,路旁的杨树叶子哗哗作响,田野里,半人高的包谷苗随风摆动,有节奏的跳着集体性的舞蹈……


    空气湿润而清新,还有一股淡淡的土腥味道,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天空淡蓝如画,远方的秦岭轮廓清晰,隐隐伴有白色烟雾缓缓的升腾着……


    贪婪的呼吸着家乡的味道,如此满眼美景,不由得让人心生依恋……


    父子俩,徜徉在田间地头,默默的欣赏着这一切,都不说话,好像怕打破了如此美景一般!


    一个边走边喝茶,一个边走边抽烟……


    半个小时后,爷俩回到家里,娘和妹妹也已经起床,在各自梳洗!


    韩平把饭菜端到饭桌上,等大家吃饭!


    早上是锅盔、辣椒西红柿炒茄子和糊涂汤。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早饭,娘告诉韩平,吃完饭她继续去城里收塑料,中午家里的饭就由韩平负责……


    韩平点头答应着,告诉娘,家里麦面没了,他上午去磨面,顺便再打点包谷榛子回来……


    “平娃,家里的事,你看着办就行……”


    吃完饭,娘就骑着自行车走了,韩平和小丽一起收拾家里卫生!


    忙完后,坐在门口抽了一根烟,韩平就把架子车拉到门外,抱起两个小袋麦子和一小袋包谷放到了架子车上……


    看到橡胶轮胎气有点不足,从家里拿出打气管子,给轮胎打足了气,又喝了半缸子浓茶。


    告别了父亲和妹妹,韩平就搭上攀绳在肩膀上,压下车辕,脚下用力,就向着村里走去……


    每个村子基本都有磨坊,当时的农村,家家都是吃的是自磨面粉……


    有九零粉、八五粉、八零粉、七五粉、七零粉……以八五粉居多。


    能开磨坊的都是头脑比较灵活的人,也是家底比较殷实的!


    买套磨面粉的机械,安装在家,就能有不错的收入。


    但是,一个村子磨面的收入,也就养活一个磨坊!人多的大村子除外。


    韩平村里的磨坊在村子西头,


    把麦子拉到磨坊,称重、脱皮、撒上适量的自来水、再装到袋子里窝着……


    做完这些后,主家告诉韩平等下午来取面,韩平告诉他中午就没面吃了。


    主家想了一下,告诉韩平,最早也就中午了,那就十二点来取,麦子窝的时间太短,面粉弹性就不太好了……


    拉着架子车往回走,一路上,韩平和村里人频频的打着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