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老李的邻居

作品:《飞扬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转眼又是一天过去。


    晚上吃过饭的杨沛东坐在院子里跟老宋头喝了会茶,便回了屋一边翻看着书本一边耐心等待起来。


    今晚是曹满囤要送货的日子,约定的时间是晚上十点钟以后。


    时间缓缓流过。


    夜色渐深。


    随着家家户户大部分已经关灯睡觉,杨沛东看着时间差不多,便按照当初的约定,起身出门,沿着巷子来到了南新华街的街边上。


    此时巷子口的门市也早就关门了,整条街上几乎已经看不到几个行人。


    约么一根烟的功夫过去。


    一辆解放汽车缓缓从远处驶来,停在了巷子口。


    随着车门打开,曹满囤从上面跳了下来,看到杨沛东后,无声笑着打了个手势。


    “老弟,八千斤货只多不少,都是称好装车的,份量方面你要不放心,过后可以拿磅秤再自个儿过一遍。


    咱这么的,先把货卸喽,完了结算货款,反正你都知道我家住哪儿,花生质量早检查过了,保证不跟你打马虎眼,你看成么?”


    他走到近前,坦诚说道。


    “成,卸货吧,刚好我家里有三百斤的杆秤,待会儿随机挑几包过过称,再验验里面花生的质量,问题不大。”


    杨沛东爽快点头应下,朝车上招了招手,又往巷子里一指,示意可以卸货了。


    曹满囤笑呵呵的立马递上烟卷儿,随后转身跑去汽车近前,指挥着两個卸货工人掀开帆布,扛起麻袋装着的带壳干花生,随同杨沛东朝巷子里走去。


    院门打开,杨沛东在前边儿引领着两个卸货工人直接把麻袋扛进了东厢房右手边的房间。


    这间屋子早就清扫过了,地面上用木棍交叉担起了底座,以便于避免花生受潮。


    “老弟,这每麻袋的花生重量基本上一百斤高高的,总共是八十袋儿,合计八千多斤。”


    曹满囤等那两个卸货工人离开后,主动跟拿来杆秤的杨沛东称了其中一袋的分量,低声解释道。


    哗啦!


    接着又连忙打开袋口,示意可以随便检查带壳干花生的质量。


    “看着还成,老曹,这趟辛苦你了。”


    杨沛东翻动着麻袋里的花生,仔细查看了番,满意点头。


    “嗐,都是我份内的活儿,应该的!


    那什么,老弟你搁这边点数收货,我去外面盯着点儿哈!”


    曹满囤笑着搓搓手,转身快速走出了院子。


    时间推移。


    随着两个卸货工人来来回回的搬运,八十麻袋的带壳干花生,约么半个多小时就全堆放进了房间里。


    期间杨沛东让他们帮着称了几次重量,也打开袋子认真检查了花生的品质,最终对于这批八千斤带壳干花生的货品还算满意。


    卸完货,他爽快付掉剩余的尾款,目送着汽车缓缓驶离了巷子口。


    “接下来就该扩大煮制花生的规模了……


    到时候我只负责下料,其余的活儿交给工人去做,另外再发展两到三个分销商,这样一来,哪怕过两天我去师范大学上函授班,煮花生的买卖也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杨沛东洗完手脸,回屋躺在床上一时没有睡意,默默想着生意上的事儿。


    截止到今天为止,凭着从柳叶胡同冯大勇那里每天固定运回来的两百斤干花生,他一天就有两百多块的收入。


    这二十多天的时间,挣了四千五百多块。


    要知道这年头普通工人家庭,一年辛辛苦苦上班干活,连他的零头都攒不下。


    不过今晚收了八千斤货,花出去了一千六百八十块,目前手里还有着将近三千块钱。


    而当扩大买卖规模,增加煮制产量和分销人员,那么以后每天的收入,就会又增加一大截儿。


    “还是按计划一步一步来吧,这两天先把人员安排到位,然后再确定一天的具体加工量。


    对,明天开始招人!”


    弯月高挂,柔和清辉透过窗棂照进屋里,在一阵阵不知名虫儿的低吟浅唱中,杨沛东渐渐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上午。


    他给李前进分配好货量后,把后者叫进了堂屋。


    “沛东,是有什么事儿吗?”


    李前进落座后,认真问道。


    “老李,上回下大雨那天伱说能找得到人,这事儿还记得吧?”


    杨沛东拿起茶壶给他倒了杯茶,笑着问道。


    “吆,敢情您这是终于舍得雇人了是吧?成啊,包在我身上!”


    李前进反应过来,拍着胸膛继续道:“别的事儿我不敢打包票,但要说咱这片儿谁家有闲人,谁又急着找活儿干,我门儿清啊!


    沛东,你就说找几个吧,都有什么要求,我立马给你办不就完了嘛!”


    “成,这事儿就劳驾你了。”


    杨沛东欣然点头,干脆直接的说道:“我需要两个人,首先最主要的一点,不要小年轻的。


    另外人老实本分,干活勤快点儿,说白了就是要眼里有活儿,其他没什么要求。


    对了,具体工资当面聊。”


    “不要小年轻……得,我明白了!”


    李前进本就是买卖人,脑子反应还是挺快的。


    这年头凡是待业在家的年轻人,要么好吃懒做,要么眼高手低,雇这样的人干活儿,还真不合适。


    他略作沉吟,拍了下大腿,抬头道:“那这么的吧,我待会儿顺道回家一趟,给你找两人过来,她们都跟我家那口子关系不错,平时一个院儿住着知根知底儿,干活绝对一把好手。”


    “行吧,那就下午歇过晌,差不多三点多让她们来一趟好了。”


    杨沛东点头说道。


    煮花生这活儿男女都能干,只要人勤快实诚,比什么都强。


    聊完招人的事儿,李前进喝了几口茶,便急匆匆的出门而去。


    杨沛东忙完今天的买卖,继续开始了复习。


    到了下午。


    李前进找来的两个妇女在院子外敲门,母亲走去打开门,给请进了堂屋。


    杨沛东放下书本,从里屋出来,笑着跟两人打招呼,示意坐下聊。


    “两位大姐都是老李的邻居对吧?”


    他给两人倒上茶,闲聊起来。


    通过了解,年纪稍大些的那人姓葛,今年四十一岁,另一个姓彭,三十九岁。


    两人跟李前进住在一个院子里,家里只有男人上班,日子过的紧巴,平时都是出去找零活儿补贴家用。


    “葛大姐,彭大姐,既然你们都是老李介绍来的,那我就把工资跟具体要干的活儿跟你们说一下。”


    杨沛东观察到两人的手上都有着老茧,温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