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 17 章

作品:《沙雕娘娘每天都在社死

    《沙雕娘娘每天都在社死》全本免费阅读


    翌日,按惯例要举行朝会,这也是纱芊碧成为皇后,上朝听政的第一天。


    当她在八名宫女的簇拥下,迈着沉稳的步伐临近金銮殿,内侍高声唱名:


    “庄碧惠毅……仁皇后,驾到!”


    “停!停下!”纱芊碧急吼吼地阻止,“不许这么喊,以后报简称就行。”


    “重来!”


    内侍嘴角一抽,好吧,你是主子你说了算。


    于是,又报了一遍:“庄仁皇后驾到!”


    纱芊碧这才微笑点头,满意地走进殿内。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皆是摇头不知所谓。


    娘娘这是搞什么幺蛾子?


    纱芊碧在龙椅上坐下,心中给自己打气。


    不垂帘的听政,第一天,加油!


    群臣参拜已毕,开始讨论局势和政务,纱芊碧打起精神侧耳细听。


    理论上来讲,她只需要旁听就行,大臣们会自行商讨出结果。


    她以前看网络小说,各式各样的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甭管在原来的世界多么平凡屌丝,穿过来无不是秒变经天纬地之才。


    随便丢出点跨时代的见识和主张,立马王八之气侧漏,有无数迷弟迷妹顶礼膜拜,哭爹喊娘誓死效忠。


    她也想如书中写的一般,展示一下后世人的优越感。


    于是,每当听到群臣讨论棘手的问题,纱芊碧立即搜肠刮肚,寻找史书上与之类似的事例,看原本世界的人如何用智慧解决。


    盘算着抄袭过来秀一番,还不唬得这些人对自己敬若神明。


    她甚至已经想象,群臣齐拍自己马屁,歌功颂德的浮夸场面。


    嘴角不自觉上翘,傻兮兮地偷笑起来。


    下面的大臣,可没她这般的好心情。


    兵部尚书忧心忡忡地说:


    “西北边患严重,北方游牧民族时常犯境,劫掠我朝人口和牲畜,近半年来又发生了三起。当地守军不胜其扰,再次要求朝廷增派兵力。”


    有人发起牢骚:“年初的时候不是已经抽调了五千人,怎么还要加派,如此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户部尚书附和道:“是啊!人马的粮草军饷逐年增加,再这样下去,国库恐怕不堪重负。”


    纱芊碧想起中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听众人讨论,好像这个世界没有。


    她精神一振,坐直身体道:“诸位,我打断一下。”


    大臣们都朝她望来,不知皇后娘娘要做什么。


    “我们边境不是有许多高山吗?何不依山修建关隘,再将所有关卡用高大的城墙连接起来,构筑一条长城作为防线?”


    大殿上的人听完她的“高见”,皆是摇头苦笑。


    想的可真简单!


    大臣们心中虽然鄙夷皇后娘娘的异想天开,但语气还算客气,有人耐心开导她:“娘娘,此事怕是不可行。先不说石头运送上山谈何容易,况且如此浩大的工程,必然劳民伤财,完工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纱芊碧却坚持己见,她反驳道:“这些不应该是理由吧?哪怕辛苦一些,付出一两代人的努力,但是修好长城可以一劳永逸,永久解决外虏入侵的问题,保国家万世太平。”


    端王眉梢轻挑,似被她的话所触动,陷入了沉思,不知心中想些什么。


    其余人则全都不以为然,甚至暗暗发笑,嘲讽她想法的荒谬。


    这种事岂能像小孩过家家一般,头脑一热说上就上的。


    朝堂有史官在殿上。


    史官这种职位,不仅负责记录帝后的饮食起居,还包括朝堂奏对,群臣言论等,都要记载于书册档案之上。


    此刻,这位史官正奋笔疾书,将皇后娘娘的沙雕言论,全都录于笔端。


    原话是古文,翻译一下就是。


    史官写道:娘娘狗屁不懂,就边防关隘一事,开始瞎哔哔。


    见众人都对自己的话嗤之以鼻,纱芊碧有些不自信了。


    或许自己想的太过简单啦。


    她不再开口争辩,又默默当起了听众。


    增兵一事商议不出头绪,大家决定暂时将其搁置。


    户部尚书又提出另一件,令人头疼的要务。


    “近日京师米价飞涨,而南方稻米丰收,却偏偏国中运力有限,无法调配到京城。往年也有类似情况发生,一边是米粮烂在仓里,一边是京郊百姓无米下锅。大家看看可有什么良策?”


    有人语带埋怨:“这件事不是早就议过几十回了,哪年这个季节不是米粮短缺,往前几代国君和贤臣都束手无策,咱们又能有何办法!你提出来不是浪费大家时间?”


    群臣纷纷附和,都暗带指责之意。


    “那个,我插一句。”


    皇后娘娘的声音传来,一直把她当空气的大臣们,再度望向龙椅。


    心说:娘娘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纱芊碧这回信心满满。


    “我们为何不修一条大运河,开凿河道,将南方的重镇与京师连通起来。”


    群臣集体发出嗤笑。


    又来了!


    皇后娘娘这好大喜功,爱上大工程的嗜好,还真是时刻不忘。


    这是搞面子工程上瘾了吧?


    唯有端王认真凝思起来,隐隐觉得或许可行。


    大臣们不耐烦地开口指责。


    翻译成白话就是:不懂别跟着瞎掺和!


    史官再次写道:娘娘狗屁不懂,就粮食运输一事,又开始瞎哔哔。


    接下来,众官员又讨论了灾害造成流民的问题。


    纱芊碧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继续积极的献计献策。


    “何不派军队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