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百蕴阁

作品:《囚春雨

    《囚春雨》全本免费阅读


    豫贵嫔喜花,临华殿的前院里栽了一株梅花和一株桂花,院中央还摆了几缸水缸,据说夏日里会有宫人将池子里的荷花移到缸里。


    只可惜,陶昭南入宫的时候,已经过了夏末,只见几盆诺大的缸子摆在那里。入秋后,金桂飘香,只一阵微风吹过,就捎带着桂花的芬芳窜入鼻尖。


    院子里的桂花开了,豫贵嫔命人采摘桂花制成桂花糕,又晒了些桂花干花准备放入亲手缝制的香囊中。


    豫贵嫔亲手缝制了两个香囊,一个是给明露盈的,还有一个是准备让她带回江南给自己的母亲的。明露盈的香囊已经缝好,另一个还剩下几针。


    不日明露盈就要离京,她心里记挂着这事,一早就起来缝制给母亲的香囊。


    她许久没有见到母亲了,据说母亲上了年纪夜不安枕,除了桂花,再往香囊里装些能安神的藿香和艾叶,希望母亲能睡得好些。


    她坐在窗边细致地缝着香囊上的荷花图案,眉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温柔的女儿态。


    那眼神,是与看待六公主时的为母的柔和不同的另一种柔情。


    “娘娘。”蕊儿从殿外走进来。


    豫贵嫔停下手里的针线活,视线从手上的香囊挪开,抬眼露出些许疑惑的神情。


    “你不是送陶姑娘去百蕴阁了么,怎么还在宫里。”


    “陶姑娘说想再见娘娘一面。”


    放下手里的针线和香囊,豫贵嫔垂眸轻轻眨了眨眼睛,静默了几秒后,松气开口道。


    “那便传吧。”


    有些话,在她离开前说清楚也好。


    “民女拜见娘娘。”


    “起来吧。”


    豫贵嫔垂眼扫了一眼跪伏在地上的陶昭南,她自入宫后一直谨小慎微,恪守规矩。除了让明露盈和六公主唤她一声姐姐逾越了身份,再无其他逾矩的举动。


    只一眼,豫贵嫔就收回了打量的视线,又挂上了温和无害的笑容。


    “听蕊儿说,你想再见本宫一面,可是有什么话要说么。”


    陶昭南怀里抱着木匣子,闻言将木匣子双手捧高奉上。


    “昨日民女贪嘴酒醉,未能及时来向娘娘谢恩。民女受娘娘恩惠在临华殿养尊处优地过了数日,又得娘娘眷顾,成全了民女做女官的心思。”


    陶昭南字字恳切,双手高举,可始终垂首,露出谦卑姿态。


    “这份地契贵重,民女受之有愧,不敢承受。还请娘娘收回。”


    豫贵嫔没有立刻说话,而是静静地看着她,等着她的手臂微微发酸颤抖时,才示意让一旁的蕊儿扶她起来。


    她在试探,试探陶昭南是否真心想要将地契归还。


    这世间的人,多是一样的。


    无利不起早,有利不图的人是少之又少。往往以退为进,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她反而不担心那些唯利是图,将心思都明晃晃写在脸上的人。


    或许,陶昭南的确适合留在宫里。


    在眼皮子底下,她倒是很好奇,她会在宫里翻出什么风浪来。


    “给出去的东西便没有收回来的道理。”豫贵嫔笑着说,“在这宫里,势利的人多得是,总是需要钱来打点的。除了地契,本宫还让蕊儿备了些银子,准备等你到百蕴阁时再交予你。”


    六皇子连她差人送上门去的金丝软甲都不肯收,和外界传闻一般的软硬不吃。


    骆禅檀不肯收下的礼,她转而赠给陶昭南。总之,在豫贵嫔的心里,陶昭南早就和骆禅檀扯不开关系了。


    “不过,本宫也有一话要与你直言。”


    “娘娘但说无妨。”


    豫贵嫔起身,走到她面前,双眼与她对视。


    她话语严肃认真:“陶姑娘,你于露盈的恩情,明家铭记在心。无论是金银还是举荐,本宫都愿意成全你的心思。”


    “只是,今日你踏出临华殿的大门,入了百蕴阁,未来结果如何,都只与你自身有关。”


    “留在宫内的路是姑娘你自己选的,明家、本宫,都不会,也不能继续护你周全。”


    她紧紧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道:“你可知晓。”


    陶昭南没有退却,很是平静地回答。


    “民女知晓。”


    事关明家,豫贵嫔不得不谨慎。


    听到陶昭南肯定的回答,又在这几日的相处观察中,她大抵能摸清这位陶姑娘不是个会出尔反尔的无信之人。


    如此,她也算安心了。


    她清楚自己是为了震慑陶昭南,才拿出宫中娘娘的气势威胁她。既然她知进退,她也无须与她闹得太僵。


    谁也算不清未来会方发生什么,兴许,还会有她向陶昭南求助的时候。


    “时候快到了,你随蕊儿走吧。”


    “祝陶姑娘,前途似锦,万事如意。”


    豫贵嫔所祝,虽并非她所求,但她仍感恩她的帮助和感谢她的祝愿。


    “多谢娘娘。”


    蕊儿亲自将她带到了百蕴阁外,将豫贵嫔说过的一袋银子交给了她。


    “贵嫔娘娘已经与百蕴阁的侍仪大人说过,你自己进去便是。”


    “多谢蕊儿姑姑。”


    百蕴阁,是宫中负责教导女官的地方。


    要想入百蕴阁,要么有贵人举荐,要么便是身世清白的世家女子。


    陶昭南抬头看着百蕴阁的墨底金字的牌匾,知道自己别无选择,迈开步子走了进去。


    “你就是豫贵嫔举荐的陶昭南。”站在陶昭南面前的女人穿着规制的青色服制,并未因为她是豫贵嫔的举荐而对她有任何的优待。


    她冷脸扫视陶昭南上下,冷冷说道:“入了百蕴阁,抛却浮华地位,忘记自己原本的身份。无论你曾经是什么人,进了这里就都是一样的。”


    陶昭南无言地点点头。


    她对她的反应还算满意:“我先领你去取采女的服饰,一月之后,会根据你在百蕴阁的表现给你定级,分配宫室。”


    “对了,我似乎忘了说。”她盯着陶昭南的眼睛,这才露出一个浅笑来,“我是负责管理采女们的侍史,我名叫文婵。不过,你唤我侍史大人就好。”


    “是,侍史大人。”


    文婵微微颔首,觉得她孺子可教,先带着她领了衣服,又领着她到住所去。


    路上,文婵大抵与她说了些在百蕴阁需要守的规矩,以及日常所要做的事宜。


    “在宫里,要想命长,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