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探讨进步

作品:《和嫡姐换亲以后

    《和嫡姐换亲以后》全本免费阅读


    云消月现,夜明如镜。


    沐浴尚还未完,夫人已经半入睡梦。


    将夫人抱回枕上,望着她不过两三个呼吸便沉入酣眠,崔珏却并未一同就寝。


    半掩上床帐,他来到窗边。


    窗外月已微缺,他心中亦稍有缺憾。


    今日,的确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但夫人已经睡下,便只能下次再探讨进益了。


    睡罢。


    将要入梦时,纪明遥滚入了他怀中。


    他并未睁眼,只双手抱紧,与夫人共赴酣梦。


    ……


    理国公府。


    在女儿身旁焦心守了近五个时辰,温夫人终于探到,她额头上的热度似是降了下来。


    她忙让请太医!


    纪明远便请大姐夫在这里守着,他独自去。


    太医就在前院,闻传即至。


    一番望闻问切,又细细诊过脉后,太医起身,拱手道:“大奶奶的烧是比下午时退了些,但也未必全然安稳了,还是要看明早如何。请容晚生再施几针,看看效验。”


    温夫人只能让开床边,看太医开了药箱施针,两个吏目、医士在旁协助。


    从昨日戌时算起,明达已经烧了整整一天零三个时辰。这高烧再不退,难道真要留下大症候吗?


    可这位已经是太医院里医术上乘的御医了,他若不行,再请院使、院判过来,也要等到明早才方便。


    不然,即便因“疾病请医”可以犯宵禁,理国公府半夜去太医院或院使、院判宅里请人,只为给一个小辈诊治高热不退,还不知明日京里会传成什么样。


    明达成婚之后,理国府上闹的这几场,终究有些风声传出去了。


    头上突突地疼。太医的身影在眼前模糊起来,温夫人不由扶住了身旁丫鬟。


    她不能再出事了。


    她忽然想起了明遥,想起了明遥对她说,“有松太公作保,便不会有人再疑心,是我勾引了二爷,才抢到婚事”时的笑容。


    那笑里并无多少真心的高兴,更并非炫耀,有的只是如释重负。


    虽然明遥定亲后,间隔了半年才给明达定亲,又隔了半年才叫明遥出嫁,可姐妹亲事互换,终究还是后患无穷。


    理国府上再闹下去,明达的名声,又有谁来作保?


    太医施针完毕,与两个徒弟暂告辞出去。


    仍是纪明远送三位回前院去歇息。


    温从阳站在卧房门边,看着憔悴的姑母向他走过来。


    “


    从阳,姑母唤他,“还没谢你,昨日照看了明达一夜,辛苦你了。


    “姑母,温从阳就笑,“那是老太太和太太为了不让老爷打我,所以强令我守着的。


    姑母的神情变得更疲惫难过。


    温从阳撇开眼神。


    他和纪明达从小不对付,姑母全都看在眼里,他何必撒谎哄姑母高兴。


    姑母也不会信的。


    “从阳啊,温夫人落泪,“你与明达,当真没有半点情分了吗。


    没有了。


    温从阳心里烦躁。


    没有!


    早在如蕙姐姐的孩子没了的那天,或者更早,早在他发现,是纪明达要嫁他,他才娶不成明遥妹妹的那天,就连亲戚情分都没了!


    但面前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姑母,是疼他几乎像母亲一样的姑母,是从来不曾嫌过他没用、不上进的姑母。


    温从阳只能不回答。


    “镜月,去守着姑娘。温夫人吩咐。


    “是。镜月默默走回卧房。


    温从阳跟着姑母来到了另一侧内间。


    他知道姑母想劝他什么,无非是他们还年轻,日子还长,纪明达也是为了他好等等。


    他早已听腻了这些,心里更加厌烦,但没有阻止姑母开口。


    劝就劝吧。


    姑母是为了亲女儿,劝过了,心里或许能好受些?


    但温夫人开口,说的却并不是温从阳想的那些话。


    “明达她性子左犟,有时只会一根筋行事,她说,“她觉得自己文武全才,百事皆通,就能教导不如她的人了。别人不听她就生气,还觉得人家不长进、竟敢不领她的好心。这些,我都是知道的。


    温夫人叹:“所以我才想,与其叫她高嫁别处,不如只把她嫁回温家,家里人定能包容她这坏脾气,便有什么不好,也能说开,也就不怕她在夫家闹得不堪,自己吃苦受罪了。


    温从阳愣在椅子上。


    竟是,这样吗?


    姑母是说的实话,还是只用些好听的糊弄他?


    “可我还是想得太少了,低估了她这毛病。温夫人摇头。


    看向从小看到大的侄子,也是她才成婚不到三个月的女婿,她诚恳道:“从阳,是我太偏疼她,委屈了你。你心里要怪,别怪明达,就只怪我吧。终究是我让她嫁回来的。


    温从阳仍在发愣。


    是吗?


    姑母说的,真的是真相吗?


    “我会劝她尽量改了的。温


    夫人擦泪起身,“她若想平安顺遂一辈子,怎么能总这个脾气?”


    拍了拍女婿的肩膀,她走出去。


    温从阳也缓缓站起来。


    姑母的话听着全都合理,可他心里就是觉得不对。


    若这就是真相,纪明达为什么会在梦里喊崔珏的名字!


    她都成婚了还这么在意崔珏,就算是姑母让她嫁回温家,她怎么会舍得放手这样一个金龟婿?她舍不得,有徐老太太和安国公在,只凭姑母一个人,怎么能退了和崔家的亲?


    难道是崔家先不要她,所以她才恨崔珏?


    种种想法在温从阳心里撞来撞去。


    他一时觉得,姑母说的就是实话,一时又认定,还是姑母要为纪明达开脱才这么说。


    他走至堂屋,纪明远安顿好太医回来了。


    “太太本便身体不适,又已守了五六个时辰,还是快歇下吧。”纪明远劝母亲,“这里有我和姐夫就够了。”


    他说:“若太太也倒下了,岂不又惊动外祖母。也让舅母心里过不去。”


    “大姐一醒,我和姐夫就告诉太太。”他示意丫头送母亲去安歇。


    温夫人接受了儿子的孝心。


    “你们也轮流守着,别太劳累了。”她叮嘱。


    “母亲放心。”纪明远答应着。


    西边屋里就只剩他、温从阳,和几个得力的丫鬟婆子。


    “明远,你也去睡吧。”温从阳笑道,“你还小,还在长身体,可不能睡不够。”


    说着,他心里忽然一阵刺痛。


    这句话,是遥妹妹从前对他说过的。


    那年他才八岁,遥妹妹六岁。是在正月里,他去姑母家住几天。一天,他问遥妹妹为什么睡得那么早,不能和他多玩一会吗?遥妹妹就说她还小,要长身体,要多多地睡觉才行,还劝他也早些睡。


    后来,他就想,等遥妹妹嫁过来,他一定每天都会让遥妹妹睡够。他不爱早起,遥妹妹也不用早起,遥妹妹肯定会高兴,他们不正是天生一对吗!


    但他们,好像不是。


    遥妹妹,已经另嫁他人快十天了。


    她在崔家,此刻只怕正在崔珏身边——


    温从阳攥紧双拳,咬牙不让自己再往深里想。


    但他忍不住想问。


    “说来,你下午来得比姑母晚,是先去送遥妹妹——”


    这称呼不合适了。


    温从阳改口,低声问:“你送二妹妹回家了?”


    “是,大姐夫。”纪明远也


    轻声,平淡地说,“二姐夫正要去接二姐姐,我们恰在崔宅门前遇见。二姐夫抱着二姐姐下的车。”


    他看向大姐夫:“二姐姐过得很好。”


    “若大姐夫是真心盼着二姐姐过得好,”他严肃说,“就请不要再问关于二姐姐的任何事了。”


    郎舅二人对视了片刻。


    “一个时辰后,我来替大姐夫。”纪明远告辞。


    ……


    纪明遥……想方便。


    很急。


    她闭着眼睛,手向一旁摸索,想坐起来下床,摸到的却不是被褥。


    ……她清醒了一点点。


    她是,正在被崔珏抱着吗?


    虽然他半夜偷偷抱她睡觉很让人高兴……可她也真的很急啊啊啊!


    轻轻拿开崔珏的手,纪明遥试图绕过他下床。


    但崔珏还是醒了。


    “夫人。”他声音还略有些沙哑,手已握住了她,“怎么了?”


    “我要,去,净房。”纪明遥摸索着拉开床帐。


    “我自己去!”她强调!


    从崔珏身上跳下去,拽上鞋,她不顾腰酸腿软,一溜烟跑走,关上了净房门。


    看了看自己空着的手,崔珏轻轻一笑。


    他看向漏刻。


    寅初一刻,也该起了。


    但夫人现在醒着,他即便到外间洗漱,也怕太吵。还是等夫人睡熟再起为好。


    纪明遥很少起夜,但起夜不会影响她继续睡觉的状态。


    洗了手出来,她慢吞吞坐回床边,问:“还抱吗?”


    崔珏一怔:“抱?”


    “不是二爷抱的我吗?”纪明遥懵。


    “是。”崔珏直起身。


    把夫人抱在怀里,他缓缓绽开笑容:“是夫人过来我这里,我才抱住的夫人。”


    他还补充:“每夜都是。只是夫人醒得晚,不知道。”


    每一个清晨,她都在考验他。


    夫人的脸红到了胸口。


    夫人推开了他。


    夫人把自己裹进了被子里,背对着他,不理他了。


    崔珏从夫人背后抱了上去,轻吻夫人的耳垂和鬓发。


    今日无事,不必出门。


    抱着夫人,他也闭上了眼睛。


    ……


    纪明遥在床上歪了一整个上午。


    说累……是累的。但崔珏他,几乎从头至尾都很温柔,很照顾她的感受,所以饱睡一觉,她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


    她只是想在明


    天上班之前多躺躺。


    毕竟不能到谢舅舅家里躺。


    把新婚那日的宾客名单背熟理顺,午睡后,纪明遥和崔珏去逛了花园。


    崔宅的花园自然没有安国公府的轩昂,却也有六七处景致,中心一湖还可泛舟。


    将亭台楼阁大致走过一遍,又在船上乘凉半日,便已近黄昏。


    纪明遥决定去看看明远的屋子收拾得怎么样了。


    崔珏却道:“夫人先去,我去书房拿几本书。”


    “二爷慢慢挑,不用急。”纪明遥笑应。


    只要不让她也一起看,想拿几本就拿几本!


    但拿书只是崔珏遮掩的借口。


    走到书房内室,他从柜中找出一个大小合适、内衬柔软的木匣,又移开枕头,将夫人送的荷包小心拿出。


    把荷包放在掌心,他仔细端详片刻,确认过毫无损坏,方才谨慎收入匣中。


    昨日就该来,只是一直没有时机。


    又将木匣收回柜子里,上锁,崔珏环视三间书房,总觉得他似乎还遗忘了什么。


    但并无头绪。


    罢了,应并非要紧的事。


    崔珏拿着几本书,走过他练字的纸堆。


    夫人还在等他,下次再来看吧。


    ……


    这夜就寝之前,崔珏未再浴室里多平复,便出至卧房。


    夫人身穿红绫裹胸等着他。


    是以,他不由便问:“夫人想吗?”


    夫人反问:“二爷不想吗?”


    “想。”崔珏承认。


    “但明日还要出门。”他碰了碰夫人的侧颈,又看向夫人的裹胸之上。


    还有隐约的痕迹未消。


    昨夜,还是做得太过了。


    “那二爷,别叫人看出来,不就行了吗。”纪明遥捂住脸。


    “我怕,情不自禁。”崔珏吻上她的手背。


    ——


    “我会控制住的。”


    崔珏解开了夫人的罗裙。


    ——


    “夫人,这个力道,合适吗?”


    崔珏抬起脸,松开夫人红润的嘴唇,给夫人回答的空隙。


    ——


    “夫人,你觉得哪一样最好?”


    他紧皱着眉,认真与夫人探讨。-


    翌日。


    理国公府。


    清晨,纪明达终于退了烧。


    温夫人喜极而泣。一早便赶来一起陪着的何夫人也是狠狠松了口气。


    真叫媳妇新婚两


    个多月就出事,她是没办法跟小姑子和老太太交代的!


    温夫人亲手给女儿喂药喂饭,何夫人便在一旁递东西帮手。


    到底是看了十八年的外甥女,就算心里已经存了许多不满,见她病得这个样儿,何夫人也不好再怨恨她了。


    况且媳妇的亲娘还在。前儿小姑子一过来,就守着媳妇和她说了那些掏心窝子的话,说两个孩子婚后不顺,是自己没教好女儿,是媳妇的错,叫她也怪不好意思的。


    媳妇这都算没教好,那从阳又算什么?媳妇这一病,到底是在理国府上累着了,多操了心的缘故。


    哎。


    事到如今,何夫人心里也只有叹气了。


    一碗粥喂下去,纪明达稍有了精神。


    她不记得自己是怎么病的了,却还记得祖母接了徐三表妹到身边,记得小丫头议论二妹妹接回了崔珏的家业,记得娘说她不会做人,也记得……温从阳说,他已经对她起不了反应了。


    她更记得那两个新做的梦。


    为什么除去容貌,她并不比二妹妹差在哪里,她分明比二妹妹强得多!可所有人还是都背弃了她!


    两行泪从她脸上滑下来。


    娘在给她擦泪。


    “别哭了,别哭。”娘满面憔悴,面色几近枯黄,却温柔地看着她,“才退烧,可不能再大喜大悲。娘一直在,你睡吧。再睡醒,就都好了。”


    就都好了吗?


    纪明达看向一旁。


    她看见了也正满面关切的婆母,和眼下发青的明远,还有同样眼下发青,正神色复杂注视着她的温从阳。


    她恍惚记得,娘守了她很久。温从阳和明远似乎也守了她很久。外祖母也来看过她许多次。


    会好的。


    虽然祖母没来,可祖母一定也在家里忧心。是安国公老夫人身份尊贵,不好轻易挪动到亲家来住。


    握着母亲的手,纪明达安心闭上了眼睛。


    ……


    安国公府。


    徐婉正在劝慰徐老夫人。


    “表哥虽然搬去了崔家住,却又不是一辈子不回来了。”她赔笑道,“学里也是五日一休沐,表哥一月里总要回来几次,给老太太和老爷太太请安。不然,不就成‘不孝’了吗。”


    “他回来请了安就走,叫你连影子都摸不着,你还想别的呢!”徐老夫人正在气头上,哪里是一两句话就能劝好的,又骂,“我不过接了你来,全家就都和防贼似的防着,不如告到御前,判他们一个忤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