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一声夫君
作品:《和嫡姐换亲以后》 《和嫡姐换亲以后》全本免费阅读
太医在二更时分离开理国公府。
“奶奶只是近日受累受惊过多,又思虑过重在今日一齐发出来故有此病。但奶奶素来身体强健,烧退了就不妨了。”
他留下医嘱:“可若再有几次,恐就于寿元有碍,也未可知。今后还是善加保养的好。”
着管家送走太医,理国伯抬脚便要踹向儿子!
都是他让明达受累操心!!
“他老爷!”
张老夫人拄着拐杖喝止他:“媳妇病着,你打孩子有什么用?倒不如叫他守着还比旁人便宜又有用!你若把孩子也打出个好歹,又要家里乱成什么样?”
“是啊老爷!”何夫人忙过去把丈夫拽开,“就让从阳守着吧,咱们先伺候老太太回去安歇。”
母命在上,理国伯只得作罢。
他又恨恨骂了儿子两句,才与夫人侍奉母亲回房歇息。
温从阳只能到卧房去守着纪明达。
只怕纪明达不愿意醒过来就看见他。但这也没办法。他忍着,纪明达也就忍着吧。
何况她最孝顺,应不会对长辈的吩咐有什么不满。
温从阳靠在床边椅上,对着灯光百无聊赖抛起药瓶玩。
他听见了纪明达难受的哼声。
“去给你奶奶换块凉巾子。”他只盯着手里的药瓶命丫头。
一个丫头忙上来服侍手才碰到奶奶的额头却见奶奶说起了梦话。
“温从阳——”
那丫头连忙收肩缩手,心里惊悚:奶奶竟会在梦里喊大爷的名字吗!
温从阳也愣住了。
他不由站起身走得离纪明达更近了些。
她平日只见端庄的双眉紧皱,再次开口,说出一声:“二妹妹……”
温从阳抬手示意丫头下去,又让所有人都滚出去。
那丫头忙站起来,拉着另外两个一起跑出了卧房。
虽然服侍不好奶奶是罪过,可若见了大爷对奶奶发疯又不知怎么样,她们更不敢听奶奶梦里的话!
左右王嬷嬷去看着熬药了奶奶这里再是罪过也是大爷先受罚……她们先顾紧自己的好。
三个丫头关紧了卧房门。
都是不到二十的年轻女孩子却谁也不敢多起一点好奇心。
卧房内。
纪明达的梦显然还未完温从阳等着看她还能说出什么。
过了许久约有半个时辰?当温从阳以为开始听到的两声都只是幻觉时
“崔珏!”即便是在梦里,她也对这个人咬牙切齿,显然在意至极,“崔珏,你竟敢、你竟敢——”
崔珏?
温从阳沉下脸。
他已经娶了二妹妹,为什么还会出现在纪明达梦中?
他竟敢什么?
纪明达不是不想嫁崔珏吗,又怎么会如此在意她这妹丈?
可纪明达话不说全,温从阳只能继续等待。
直到月落日升,天光微明,纪明达才第四次开了口。
“祖母……”她眼角落下一行泪,又焦急地唤,“娘啊……娘……”
一缕晨光照在温从阳后颈。
屋内亮起来了,他却并未有任何日出朝阳的喜悦。
熬了一整个夜,他仍目光炯炯注视着纪明达。
她这样一心只有她那无赖难缠祖母的人,生病之时,竟也还会想起亲娘吗?
那为什么从前徐老夫人为难姑母时,她都视而不见?
握紧了手中药瓶,温从阳“嗤”地一笑。
难道,他还在对这个人有什么期待吗。
……
纪明达昏昏沉沉吃了药。
吃药吃饭已经用尽她全部力气,她无心去管身旁都有谁。她头疼得像要裂开,昏睡过去前,却仍忍不住细想那两个梦。
原来二妹妹是和温从阳一起去的北疆。
这倒也不算什么。妻随夫上任原是寻常,只是放在二妹妹身上颇有些让人惊异罢了。
不过,二妹妹不得外祖母和舅舅的宽容,宁愿随温从阳去边关,倒也合情合理。
可崔珏,为什么定要外放去北疆?
他一个文臣,到了苦寒之地,即便将诉讼刑狱办得再好,也立不得军功封不得爵位。何况他探花翰林出身,想要外放,什么富庶之地去不得,为何非要在边关局势紧张时去北疆?
还是偏偏挑在祖母病重之时!
她与她的家人在崔珏心中便这般不值一提吗!那他为什么会对二妹妹动心!
纪明达难受地捂住了额头。
她听见身旁不知是王嬷嬷还是外祖母在说着什么,但她听不清一个字。
她也不想听。
她只是想不通,无论如何都想不通!
还有,她最在意的是:
梦里,崔珏到底欠她一件什么,让她能直接以崔珏的官位做……交换?
崔珏最后,有没有去成北疆?
真让他到了北疆,他是不是会常见到二妹妹!
他们会怎么样!!
纪明达放弃思索试图继续入梦将那一句话梦得完全。
但接下来入她脑中的便只有一望无际的混沌。
那些梦仍如神迹来无预示去无踪迹。-
纪明遥在车上饱睡一觉。
睁眼车已到崔宅大门是崔珏叫醒她的。
给她理了理鬓发崔珏问:“夫人是自己下还是我抱下去?”
纪明遥陷入思考。
三天前出发时还不到凌晨五点她睡得很熟怎么出门的完全不记得了总归应是被崔珏直接从卧房抱上车的。那二门外的人应该都看见了……大哥和嫂子更不会不知道。
所以按理说这次再被抱下去所有人都不会太新奇——
但她现在醒着哎!
万一抱到半路迎面遇见嫂子甚至大哥她是该装睡避免尴尬还是赶紧从崔珏怀里跳下来问好还是就在他怀里问好?
哪一种都不对劲啊!!
就还是自己下吧。
两天没怎么走路崔珏又每天按时给按腰按腿腰酸腿疼都好得差不多了!
裹好斗篷纪明遥下车
她洗得慢些。出来时崔珏已在临窗榻上写好一封拜帖。
是给松大儒的。
他们在庄子上已商议好回来有三家人一定要在婚假内过去拜会。
第一位便是在崔、纪两家婚事中做过媒人的当世大儒松先生。
第二位亦是媒人便是太太的舅父他们的舅公现任户部张尚书。
不管这两位是否会见他们他们主动拜望的礼数一定要足。
第三位便是舅父谢家已是崔家现今于世上血脉最近的亲人了。
而其余故旧长辈似吏部于尚书、都察院苏御史等一则辈分不如前两位高二则关系不如舅舅家里近只能于婚假后再逐一拜访。
诸位同辈的亲友、同僚便寻机再相会。
握住夫人的手请她坐在身边崔珏解释:“松太公近两年行事越发随性且不知他老人家何时有空闲是以我写下‘随时恭候传唤’或许出门的时间夫人会不大喜欢。”
他将拜帖转向夫人请她看还有何可以补充之处。
纪明遥只略看一眼拜帖便笑说:“二爷放心哪怕松先生现在或半夜说要见我也能立刻换上衣服出门。”
再懒再不爱出门轻重缓急她还是懂得。
这位松先生不但是先帝之师、当今大儒、学界泰斗还是崔珏曾祖的至交好友对崔珏兄弟多有照拂。
松家与崔家亦为世交所以崔珏只按辈分称他为“太公”。
这是位太爷爷辈的长辈当然不能疏忽。
崔珏便令将拜帖速速送去松宅。
松太公不受官职其夫人与独子俱已亡故只余其孙正任国子监祭酒。故此松太公居住的房舍只能称呼为“宅”不能称“府”。
两人开始写第二封拜帖。
“舅公家里我还算常去一年里太太总要带我们去七八回。”纪明遥笑说
她一面说着崔珏已写成草稿请她斟酌。
他的文法一般来说纪明遥自然没得挑。但他用的是纪明遥的口吻纪明遥难免找出几个过于客气的用词让他改。
崔珏先在草稿上修改请她再看一回确认无误才誊抄至拜帖上。
第二封帖子放在一旁晾干崔珏又很快写成给谢家舅父的拜帖亦是先给夫人看过再誊抄。
今日是四月十七。定好四月二十日沐休去张府四月十九去舅父家松先生处何时传唤便随时过去。
而四月二十一日纪明遥就该继续查旧账了。
崔珏昨天还说四月二十五日是苏御史夫人的六十大寿苏府早把请帖送来崔家所有人都该到场。
虽然崔氏集团内部氛围和谐友爱外部环境大体良好工作内容不算烦难未来形势整体光明纪明遥还即将出任分公司总经理做一把手她也只想在最后的假期里再躺一躺——
“奶奶二爷。”春涧在门边报“大奶奶派人来问这里方不方便想过来说几句话还说二爷和奶奶才从城外回来必然劳累不必过去。”
“去说方便。”纪明遥只能再坐起来。
她叫人进来换了身衣裳又多戴一根点翠珠钗。
她猜不到嫂子要说什么事便问崔珏。
崔珏亦无头绪。
左右嫂子一时半刻就到纪明遥先不多想了和崔珏到东间书房等候。
夫人的书架崔珏已大致看过其上的书约有三成他已读过还有三成全是话本另外四成是他虽未读过从前亦不甚在意现下却或多或少都有兴趣的书只尚无时间翻阅。
最内侧的书架里还有几格放着画卷。
“这些都是夫人的画?”成婚已将十日崔珏终于有机会问出口。
新婚夜他未曾思虑周全便说想与夫人作画被夫人婉拒了。
他还未见过夫人的画。
“都是——”纪明遥忽然一笑改了口“有一卷不是。”
她单独拿出一卷双手放在崔珏手里。
这是一卷被精心装裱过的画。
多看了夫人几瞬崔珏才缓缓展开画轴。
画中不是别物正是他去岁冬日送给夫人的那一池芙蓉。
莲池中独有一支高出水面许多风姿绝尘出淤泥而不染。去岁夫人及笄之前他画成此画。
而他落笔时心中思念之人此刻就在他眼前。
在对他笑。
崔珏卷起画轴双唇微启。
——“大奶奶到了!”
崔珏蓦然收回将要出口之语。
夫人已先去相迎。他将画卷放回原处亦去相迎。
“倒不是什么要紧的话只是必得先告诉你们一声。”挽住弟妹的手孟安然先笑道“我又想着你们才回来就别叫你们多走一趟了趁早我来说了的好这几日家里应就无事再找你们了。”
又与崔珏见了礼三人在堂屋八仙桌边围坐。
孟安然也不多废话直接笑说:“前日我娘家来信说要办我家里三妹妹与礼部陈员外三弟的亲事了让我三弟带她来发嫁只怕要在咱们家住些日子我三弟还要求学拜师或许会住一两年或几年我弟妹也一起来。虽然与大爷商议了开东面院落给他们住不与你们一处到底同在一家所以我先来赔个不是家里多了几个人
与崔珏相视一眼纪明遥笑道:“嫂子说的哪里的话?若都这样客气起来日子还不过了呢。再说家里热闹些才是好事。”
嫂子的父亲已于五年前在任上病故母亲尚在现家里还有一兄、一姐、一弟、一妹。
长兄年已三十有五读书不成捐了监生只在家乡奉养母亲晚年。
长姐约三十余岁丈夫现已有举人功名在身还未得中进士。
次兄已在五岁时夭折。
要来京里的三弟名孟安朋今年二十有一于十八岁进学娶妻鲁氏。
幼妹不知闺名只知今年应是十六岁生辰自然也未知。
纪明遥便问:“不知嫂子的三妹妹平日喜欢什么?约哪一日到?我先备礼、也
备下添妆才好。
“倒不必特特给她准备什么!孟安然忙笑说,“她也不过喜欢些小姑娘都爱的东西罢了。至于嫁妆,家里早给备齐了,弟妹也万万不要再破费多添什么,说起来她比你还大几个月,该她让着你才是。
纪明遥就问到了这位孟家三妹妹的生辰,在三月十一日,比她大四个月,也问到了闺名,叫孟安和。
在两人提及孟安和的生辰名讳时,崔珏便已避至卧房。
孟安然知晓婚假难得,说完正事便不多留,忙告辞要走。
纪明遥送她出去,顺便说了她和崔珏这几日出门的计划,又说出:“二爷与我商议过了,以后只请大哥嫂子还替我们管着正门的门禁吧,若无大事,我与二爷便从西门出入,便是下人有事出行,也可走西面角门。都先分好,也省得将来再聒噪了。
分都分了,门禁、出入、厨房、各处扫洒等事自然是全掌在自己手里最好。而崔宅只有一个大门,两兄弟并无分宅居住之意,自然还是由大房掌着。其实各府各宅平常出入都并不开大门,只走偏门角门。若遇大事,仍是崔宅全家的事,一年多劳烦大房几次而已。
孟安然本便是无可无不可,此时也乐得多轻松些,便忙笑道:“既这样,我先回去打算着,过几日弟妹再来商议。
“快留步吧。她又笑说,“阿珏还等着你呢。
纪明遥就在廊下止步,目送嫂子出了院子。
一切都很顺利。
可回房路上,孟安然却忍不住皱眉。
王平家的看出几分,忙小声问:“奶奶是还在愁三姑娘?
“哎!孟安然深深一叹,“我是愁啊!
“都快成亲了,也不知她那些妄想都打消了没有。她叹道,“我能嫁给大爷,那是恰好父亲和老爷同在一地为官,老爷太太不知怎么取中了我,其实两家并不般配的。父亲一去,家里便再无一人为官,大爷虽然年轻,却步步高升,早已是孟家更配不上的了。何况阿珏又比大爷更进了一步。再者,就算门第般配,又哪里有两姐妹全嫁两兄弟的理呢。
王平媳妇只能劝道:“那都是两三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三姑娘还小。如今有了人家要出阁,又经太太和大舅奶奶教导了几年,自然是懂事了的。再者,这里二爷也都娶亲了,以二奶奶的人物,我看——
下头的话,她做下人的就不大好说了。
但孟安然明白她的意思。
“是啊……她笑叹,“等见了弟妹的人物品貌,她再有什么不
该有的心思,也该清醒了。”
……
纪明遥走回房中。
崔珏正在书房不知做什么。她懒得多走几步,便没过去,就在东侧间榻上一歪,叫春涧给她摘发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