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律令

作品:《开局雷劈被废储,重返帝都天下颤

    随后,那名官员站出一步,此人乃是严浩的党羽,向来唯严浩马首是瞻。


    他拱手向秦皇奏道“陛下,臣冒死进言。镇南王在庐江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取消丁赋,将丁赋分摊到田赋中,看似为了百姓,实则暗藏祸心。此政策实施仓促,未经过周全考量,导致庐江郡如今民生凋敝。百姓们对未来充满迷茫与恐惧,社会动荡不安。且镇南王此举无疑是在挑战陛下您的权威,其心可诛啊!”


    大臣们分列两侧,闻言顿时交相争论,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支持镇南王的臣子,据理力争道“陛下,镇南王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乃是有利于民生社稷之举。此政策可减轻百姓负担,促进农业发展,实乃兴国之良策啊!镇南王一心为了大秦的繁荣昌盛,绝无私心,还望陛下明察!”


    二皇子党羽则巧舌如簧,极力渲染政策的弊端,声嘶力竭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此政策打乱了旧有的秩序,定会引发诸多混乱,还望陛下三思!那赢烈向来张狂,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此次推行这等政策,分明是别有居心!”


    突然有一位之前默不作声的大臣站了出来,他乃是二皇子暗中拉拢的摇摆之人。


    他缓缓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虽说这政策初衷是好,但实施起来难度极大,且可能引发地方骚乱。如今庐江郡内,已有不少农户因对政策理解有误,而放弃耕种,土地荒芜,景象凄惨。还望陛下慎重决断,莫要因一时冲动,而误了大秦的江山社稷。”


    另一位大臣则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如今国之根本在于百姓,只有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强盛。镇南王此举顺应民心,若因世家大族的反对而废止,将寒了百姓之心,损了国家根基!恳请陛下以大局为重,支持镇南王的良策!”


    秦皇高坐龙椅,面色凝重,目光深邃,静静地聆听着各方的言论。


    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心中也在权衡着利弊,一时难以决断。


    这时,一名大臣出言道“我朝律令,藩王本就有制定封地律法的权利。为何到了镇南王这里就不行?”


    秦皇微微抬眼,看向那名大臣,未置可否。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众人皆屏气凝神,等待秦皇表态。


    此时,又有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镇南王此举虽有律法依据,但庐江郡之事影响重大,不可仅凭旧律一概而论。”


    又有大臣趁机说道“陛下,臣以为,这正是镇南王的狡猾之处,借律法之名行谋逆之事。”


    支持镇南王的大臣立刻反驳道“你莫要血口喷人,镇南王一心为国,何来谋逆之说?”


    秦皇眉头紧锁,喝道“都给朕住口!”


    秦皇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此事关乎重大,暂且搁置,待朕再思量思量。”


    说罢,甩了甩衣袖,转身离去。


    退朝之后,二皇子赢柱与严浩鬼鬼祟祟地凑到一起。


    赢柱满脸恼怒,咬牙切齿道“今日朝堂之上,本以为胜券在握,竟未将那赢烈扳倒,实在可恶!”


    严浩赶忙宽慰道“殿下莫急,我们还有后招。不如派人散布谣言,说镇南王意图篡位,扰乱民心。如此一来,他必然陷入舆论的漩涡,难以脱身。”


    赢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点头道“就依你之计,速速安排下去。”


    严浩领命后,迅速召集了平日里为他们效力的几个心腹。


    在一间昏暗的密室中,严浩神色凝重地看着面前几个心腹,压低声音说道“殿下有令,让你们去散布一则谣言,就说镇南王意图篡位。


    此事关系重大,不得有半点疏忽。你们分别混入人群之中,要把这谣言说得绘声绘色,引起百姓恐慌。事成之后,重重有赏。


    若有差池,


    提头来见!”


    这几人心知此事非同小可,纷纷点头应是。他们换上普通百姓的衣裳,怀揣着精心编造的谣言,混入了熙熙攘攘的咸阳城街头。


    一人来到热闹的集市,故作神秘地与周围的商贩交头接耳“你们可听说了?镇南王要篡位啦!听说已经在暗中集结兵力,准备逼宫呢!”


    另一人则在酒肆中,趁着酒客们喝得微醺,大声嚷道“不得了啦!镇南王要谋反,这天下怕是要大乱喽!”


    谣言很快在咸阳城传开,百姓人心惶惶。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镇南王篡位之事,整个咸阳城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秦皇在宫中听闻了这漫天的谣言,心中略微怀疑,开口问道“王保保,居然有人在传烈儿要造反,你相信么?”


    身旁的内侍见状,趁机建议道“陛下,镇南王忠孝仁义,恐怕这事另有蹊跷,不如让黑冰台去查探虚实,定能水落石出。”


    秦皇微微颔首,说道“朕正有此意,速让黑冰台去查,务必找出幕后黑手。若真是有人蓄意为之,朕定不轻饶!”


    数日后,黑冰台首领神色匆匆地走进皇宫,跪地行礼道“陛下,属下已查明谣言源头。”


    秦皇目光如炬,沉声道“速速道来。”


    黑冰台首领回道“回陛下,经查,此谣言乃是二皇子赢柱与严浩蓄意散布,意图陷害镇南王。而且,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二皇子等人与庐江郡世家豪族最近建议频繁!”


    秦皇怒拍桌案,喝道“这逆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秦皇心中虽愤怒至极,但念及父子之情,终是未下令将二皇子压入天牢。


    他即刻传召二皇子入宫。


    二皇子赢柱战战兢兢地来到御前,伏地而跪,不敢抬头直视秦皇的目光。


    秦皇面色阴沉,目光凌厉地盯着他,许久未发一言。


    终于,秦皇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低沉而威严“逆子,你所做之事,朕已尽知。朕本应严惩不贷,然父子情分让朕暂且饶过你这一回。但你需谨记,若再有下次,休怪朕不顾及血脉之情!”


    二皇子连连叩头谢罪,声音颤抖着说道“儿臣知罪,儿臣今后定当改过自新,绝不再犯。”


    秦皇冷哼一声“此次你与那严浩勾结,陷害兄长扰乱朝纲,实乃大罪。你在府中禁足半年,你好自为之。”


    说罢,秦皇挥了挥手,示意二皇子退下。


    二皇子如蒙大赦,狼狈地退出宫殿。


    自此,朝中对庐江郡新政之事仿佛未曾发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