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章 生存技能
作品:《师兄,你漏气了》 马六和儿子在平静中度过了一年。
他可以接受儿子的平庸,却不允许他颓废下去。
这一年,他开始教孩子自立。
小家伙学会了种植蔬菜瓜果,饲养各种小动物,钓灵鱼。
还能烧得一手好菜,总算不用再担心他饿肚子。
看似坚强的孩子,经过一年的失落后,心态慢慢转变了过来。
金秋十月已过,正是收获的季节。
马六准备带着儿子进山狩猎,教他最后一项生存的本事。
马小虎有一部分外来的记忆,让他有着更加成熟的思想。
自从老爹和几位族老刻意的不谈修炼之事,他就知道自已没有了坚持的必要。
当他不再踏入祖庙后,几位族老爷爷也没有再提出让他修炼的事。
这一年,他明白自已有些得过且过了,却找不到奋斗的方向。
他其实是可以继续修炼武道的,可是他却混淆的修炼的概念,一直认为自已修炼无望。
老爹教他干家务、种菜、养家畜,他学的很用心。
这次老爹让他攀山越岭进山狩猎,他不是很想去,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像他一样大的孩子还在祖庙学堂里学习识字。
哪怕注定修炼无望的孩子,也是到了十二岁以后才学着进山狩猎。
他不去学堂,就没有拒绝的理由。
断了修道路,意味着自已往后余生就要过这样的生活。
“哎!小牛牛,我难道要老死在这桃山村了么?”
十岁的马小虎,居然说出了如此老气横秋的话语。
实属无奈啊。
水晶罐里的小蜗牛似乎越长越小了。
两只摇晃的小触角也显得了无生气。
“小牛牛,你不会比老子先嗝屁吧?”
猛然间,蜗牛针眼大的眼睛居然瞪圆了。
“生什么气呀,要不我帮你去找一只母蜗牛,让你精神一次。”
马小虎说完,水晶罐里的小蜗牛带着青珠摇晃了一下。
大有暴起伤人的趋势。
“算了,不跟你一般见识,我去给你弄根老黄瓜,让你做个饱死鬼。”
这一夜,他感觉右耳廓中湿漉漉。
就像蜗牛在里面撒了泡尿。
几十里山路走下来,马小虎已经浑身湿透。
稍事歇息后,老爹带着他布置陷阱和兽夹。
“儿砸,你看看,这个兽夹放的是不是很随意?”
“你要学会观察,看到几根弯曲的野草没有,你信不信,这是小型动物的必经之路。”
“这个兽夹明天肯定能有收获,逮不到东西,老子倒立吃屎。”
“儿砸,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嗯!”
马小虎佩服老爹的超强观察力,却不喜欢这种说教的方式。
所以,就算被逼着狩猎,他也不怎么上心。
马六看着一脸无所谓的儿砸,很少见的没有发火。
孩子已经到了叛逆的年纪。
一个时辰后,马小虎试着自已放兽夹。
非常简单的兽夹,他却死活打不开。
“老爹,这个兽夹坏了,换一个吧。”
“坏了么?拿过来我试试。”
马六看着儿子打不开兽夹,接了过来。
也不说教了,他将动作放慢,轻易的打开了兽夹。
言传身教。
马小虎这次看的很仔细,很快掌握了打开兽夹的方法。
一下午的时间,爷俩放置了四五十份兽夹,然后在一处灌木中挖坑。
“儿砸,我感觉这个家伙有点大,这个坑咱们必须要挖三米左右。”
“到时候咱们将坑洞两边给堵上,让它只能从坑洞这里经过。”
一下午,马六都在输出自已的狩猎经验。
马小虎看起来听着,却没走心。
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没有遭受现实的毒打,总有一千种依靠的理由。
夜幕降临。
他们这个狩猎小队的六人集合在一起。
吃完肉干后,有三人上了树,马小虎住进了帐篷。
马六和另一个人轮流戒备。
这一晚,马小虎听着兽吼鸟叫居然睡的很踏实。
次日,开始回收猎物和兽夹。
六个人收获了二十多个猎物,三个陷阱中有两头百斤的野猪。
马小虎刻意看过老爹说要倒立吃屎的那个兽夹,真有一只肥硕的野兔被夹住了。
而他亲自布置的兽夹,居然没有任何收获。
他终于领会了老爹说的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含意。
想要当好猎手,不是那么的简单。
就像老爹常说的,如果不好好学,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帮忙将猎物集中到
一起后,老爹又开始教他如何处理猎物。
一把锋利的小刀在老爹手中如同活物,不管大小猎物,几刀下来,就能皮肉分离。
哪些兽皮可以留着卖钱,哪些直接扔掉,说的明明白白。
将动物内脏掩埋后,老爹又带他去采摘各种野草当调料。
“这些调料不能连根拔,不然下次没得吃。”
这,都是经验与学问。
有着成年人思维的他,终于明白了老爹的良苦用心。
四天的狩猎时间,马小虎终于狩猎了一只小麋鹿,只有十多斤。
马六高兴的像个两百斤的孩子。
在他心里,只要他在,应该不会让孩子受这种狩猎的苦。
但这个狩猎的技巧,必须让孩子学会。
这是生存的技能。
六个人拖着上千斤的兽肉满载而归。
这一次狩猎让马小虎感受颇深,下一次再来,他自信能做的更好。
回村后,马六感觉孩子似乎懂事了。
顶嘴的次数变少,主动承担家务的次数变多了。
这让他很是欣慰。
孩子终究是长大了。
入冬前,爷俩再次进山狩猎,有了经验的马小虎收获了四只猎物。
随后,老爹不再要求他进山狩猎。
在进祖庙学识字和打铁之间,他选择了跟着张锋爷爷打铁。
族老张锋是村里唯一的铁匠,脾气火爆。
几十年下来,居然没人肯跟他学习这门手艺。
马小虎主动要学打铁,让他心生欢喜。
看着曾经那么活泼的孩子变得沉静,他唏嘘过,但无能为力。
这是命。
一段时间的言传身教后,张老爷子不得不感慨。
这是一个天生的铁匠。
十岁的孩子却有成年人一样的力量,打铁的技巧一教就会。
更让他高兴的是,这孩子还会动脑子。
一个捕兽夹,被他改造后,变得比以前更好用。
刀剑的样式不再是一成不变,被弄出了上十种形状。
他还给自已打出了一根纯铁的双截棍,两根铁棍间的链条严丝合缝,没有焊接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