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案发十六天前字迹
作品:《泉眼无声》 《泉眼无声》全本免费阅读
案发十六天前。
暴雨过后,家属楼已连续停电几日,找过电工来维修,电工却排不开时间,一拖再拖。
但这天,李舰却亲自请来了电工。
电工耳后夹着烟在梯子上修电线,居民楼里的男人们下班也都不回家,修各家的电视小锅盖,女人们都撂下手里的针线活,站在下面扶梯子。
这回,桑塔纳和捷达两辆车停在一起,楼下的空场似乎不够用了,十分拥挤。
好在大家都忙着,没人注意到放学归来的孩子们。
姜暮扑通扑通飞速上楼,见门缝里塞着的纸片还在,于是放心地打开门。
就在这时,隔壁房间的门也随之打开,姜暮着实吓了一跳,出来的却是李奶奶。
李奶奶往姜暮身后一看,着实被那阵仗吓退,她家门内摆了一堆桌椅,将家里的走廊堵得严严实实。
而李奶奶家里,飘着土豆丝的香味,那种诱人的香味像在蛊惑人心。
李奶奶突然拉住姜暮的手,说,“快放下书包,换上凉快衣服,来家里吃饭,马上到晚饭时间了。”
姜暮惊恐,这些天,她浑身上下没有一根神经不时刻提防着,戒备着,唯恐那天的情况再出现。
她总觉得这屋子里空荡荡的,没有安全感,连钟声,下水声都能使她焦虑,她害怕单薄的门锁挡不住外边的危险。
于是每每回到家,她都要反复确定门锁是否已经反锁,反锁也不够,她还要把茶几,椅子,桌子,以及能搬动能挪动的家具都挪到门口,摞在一起,死死地挡住那道门。
她知道,再撞见李舰,他不会轻易放过她。
此刻,李奶奶的干枯的双手像两根枯藤缠着她,姜暮浑身汗毛都立起来了,她用力推开她的手。
李奶奶有些尴尬,“怎么了姜暮?”
姜暮要关门,可是李奶奶却挡着她的门,姜暮只说,“我不饿。”
姜暮试图关门,李奶奶却担心道,“怎么会不饿,你看你瘦弱的样子……”
正说着,几个邻居闲聊着从楼下走上来,尚未见人,声音先至。
张文斌说,“这些天真热,也不知是什么节气了。”
女人说,“刚过立夏,竟热得像三伏天一样。”
女人突然想起什么,又说,“听说山要封了,是真的吗?我们上下班如果绕山路,真是不容易,要早起一个小时。”
张文斌说,“那天晚上暴雨,山上泉水水位暴涨,有员工回家路上打滑,摔了下去。近来雨水多,厂里确实有封山的想法。”
女人说,“那天大家都上夜班,确实路不好走,可从山下走,上班要一个小时。”
张文斌说,“将就些吧,安全重要。”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上楼来,刚一冒头,张文斌便见李奶奶和姜暮尴尬地对峙着,道,“呦,这是怎么了?”
李奶奶摊开手,苦恼道,“姜家那孩子不来我家吃饭呦,她姥姥生病,父母顾不上她,怪可怜见的,她又不来吃饭,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做的饭不好吃,我这心里头过意不去。”
张文斌意味深长地看向姜暮,姜暮身体往门后躲了躲,张文斌道,“姜暮跟我家张朝约好了,放学一起吃饭,我这正要带姜暮吃饭去呢,跟您没关系。”
李奶奶将信将疑,旁边女人道,“这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知事早,她是不好意思麻烦老太太您。”
李奶奶叹气,“哎,这怎么能称得上麻烦。”
女人道,“这要是我们家那头活驴,早没羞没臊地天天在您家住了。”
张文斌说,“我这就开车带两个孩子去吃吃喝喝,您就放心好了。”
“好,好,”李奶奶语重心长,“那我就不操心了。”
正说着,姜暮小心翼翼合上了门,噶噔一声,门锁弹开,关严了,姜暮深吸一口气。
门外的人,面面相觑片刻,张文斌把李奶奶送回了屋,女人也顺便去李奶奶家串门了。
姜暮放下书包,洗了澡,正准备洗衣服,门铃却响了,张朝和张文斌站在门口。
他们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个脸上堆满了笑意,一个吊儿郎当地看着别处,一个玩世不恭转着车钥匙,一个腋下夹着足球,两人互相不待见的表情让人尴尬,但互为大小号相似的身形,使这画面又十分和谐统一。
张文斌示意,“走。”
姜暮并没有准备真的和张文斌去吃饭,场面又陷入尴尬。
李奶奶这个时候又推门出来,说,“要不然姜暮还是来我家吃饭吧。”
姜暮无奈,只得说,“我和张叔叔去。”
李奶奶又见姜暮换了外套,她的校服都汗透了,堆在门口的篮子里,说,“既然如此,那孩子你便把那校服递给我,我给你洗一洗。”
姜暮后退一步,“不用。”
女人见状,从李奶奶家走出来,搭茬说,“你就让李奶奶洗一下吧,不然,她心里也过意不去,你爸妈回来,没法儿跟她们交代啊。”
姜暮还是摇头,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也只好僵持着不说话。
张文斌说,“李奶奶身子骨虽然硬朗着,但洗衣累人,姜暮自己能洗。”
女人又拉着李奶奶回了房间,叨咕着,“哎呦,我们这栋楼啊,每家每户都是好心眼,对别人家的孩子都这么好,以后姜暮那孩子的衣服,我全包了,您看成不?”
“哪里用得到你,你自己还有孩子,够累的。”李奶奶说。
张朝看了眼姜暮的穿着,是那天晚上的粉色外套,衬得姜暮皮肤鲜亮极了。
……
三个人吃饭,有些尴尬。
这是一个不大的餐馆,没什么客人,几张小方桌在酱油的染色和食客手肘的把盘下,红黑锃亮,桌面如同浇蜡。
桌角处摆着几头白胖白胖的蒜,红色塑料盒里装着劣质卫生纸。
张文斌点了几盘饺子,几个小菜,三个人面对面坐着。
张朝百无聊赖地转着酱油碟子,张文斌把纸巾盒打开,捏出一小沓,哼着小曲低头擦拭皮鞋,姜暮则紧张地摆弄着手指。
张文斌突然说,“上次给你拿的书,你都看完了吧,还想看什么书?”
姜暮紧张,想示意张文斌别说,她下意识看向张朝,张朝没抬头,神色晦暗不明,酱油碟在他手中陀螺一样旋转。
张文斌又说,“不过,下次只能借关于学习的书,那些法律啊,刑侦啊,对你来说没什么用。”
姜暮不说话,脸色更难看,手心摩挲着筷子,只觉头皮发麻。
可是张文斌还在说,“连同那本《雪莱》你记得尽快还给我,图书馆即将重新开馆,厂里要重新统计制作书目。”
姜暮血液上涌,脸憋的更红,她攥紧了手心,不小心捏断了筷子,木齿扎了手心,张文斌一把抓住她的手查看,姜暮吓得起身,碰倒了旁边的水壶。
张文斌终于看出她的脸色,退后一步,不再触碰她。她却下意识去看张朝,张朝轻嗤一声,还在玩儿他的酱油碟。
好在老板娘很勤快,饺子合时宜地上了桌,张文斌便尴尬地安静下来,不再说什么。
张朝三两口吃完饺子,拿着足球就要走,可是姜暮还没吃完。
“你被火燎着腚了,坐不住?”张文斌没好气地质问。
张朝腋下夹着足球,又百无聊赖地坐回到姜暮旁边,看着姜暮火上房都不着急的吃法,做了个鬼脸。
好在张文斌喝酒喝得慢,姜暮还不算太尴尬。
可这时候,门外有人叫了声,“老张,你来一下。”
张文斌扯了块纸巾,起身也要走了。
他们吃饭这地儿在火车站附近,张朝的妈妈武芝华在这边开店,许是看见了张文斌的车,所以来找他。
见姜暮还没吃完,张文斌特意嘱咐张朝,“你不许出去瞎跑,照顾好姜暮,我一会儿回来。”
张文斌离开后,姜暮就真的尴尬了。
张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