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卖货

作品:《深海渔猎:风浪越大鱼越贵

    一夜无话。


    凌晨四点,杨斌被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唤醒。


    “啊~哈。”


    他打个哈欠,伸个懒腰,刚想活动下脖子,就发现落枕了,浑身腰酸背痛的,这一宿睡得真不舒服。


    杨斌一下车,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


    他低头一看,车架下的蚊香还在燃烧,猩红的小点冒着烟。


    “这是谁这么好心啊。”


    杨斌把蚊香抽出来熄灭,剩下的半盘蚊香放进了储物箱。


    回屋洗漱完,吕楠还在呼呼大睡。


    说好了轮岗,估计只有在梦里才能实现了。


    杨斌拍了拍吕楠,说“阿楠,起床了。”


    吕楠迷迷糊糊地揉了揉眼睛,说“斌子,到我轮岗了吧,我差点睡过头了。”


    “你可不是差点睡过头,你就是睡过头了。”


    “啊!现在几点了?”


    吕楠拿出手机一看,都四点多了,立马爬了起来“斌子,不好意思啊,你怎么不叫我。”


    “赶紧洗把脸,去市场。”


    “嗯。”


    等了两分钟,吕楠洗漱好后,两人就摸着黑往菜市场赶。


    他们起得够早的了,到了地方才发现,好多老头老太太都已经把摊位支起来了。


    要说早起,还是得佩服这些上了年纪的人。


    杨斌把车停到水产区,找了个位置,把渔获从车上搬下来。


    吕楠拿出塑料布,正准备铺呢,杨斌拦住他,说“阿楠,今天就直接放鱼箱里卖,万一下雨了好收摊。”


    “行。”


    趁着这会儿没人,吕楠和杨斌打了个招呼,就去买早点了。


    昨晚忙活得够呛,饭都没顾上吃。


    今天来得有点早,市场里冷冷清清,一眼看过去,只有卖家,没有买家。


    不一会儿,吕楠提了一袋子烧饼和油条过来。


    “斌子,尝尝这家的烧饼,好多人排队买。”


    “嗯,闻着挺香的。”


    “有甜酱和辣酱,喜欢什么味自己拿。”


    杨斌挑了一块带辣酱的,卷着油条吃。


    烧饼和油条脆脆的,咬一口,满嘴都是葱香、猪油香,还有芝麻香。


    一口烧饼,一口豆浆,太舒服了。


    这里的烧饼和杨斌老家的草排饼长得挺像,都是贴在炉膛边烤熟的。


    杨斌一连吃了三块才饱。


    吃饱喝足,立马精神了,感觉浑身都是劲。


    和杨斌一比,吕楠的精气神差远了。


    看杨斌这么精神,吕楠开玩笑说“斌子,你不觉得自己像头牛吗,不知道累,有用不完的劲。”


    杨斌说“你这是夸我还是骂我呢?”


    “当然是夸你啊,你看我出海回来至少要歇三天,你这才几个小时就活蹦乱跳的。”


    ……


    半小时后。


    杨斌没等来人,倒是等来了雨。


    一滴滴雨从空中落下,打湿了干燥的地面。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雨越下越大,头顶的天空乌云密布。


    一些老头老太太开始收摊了,还有的撑起了伞。


    吕楠望了望天空,道“斌子,看这情况,雨肯定小不了,咱们收不收摊?”


    “一条鱼还没卖呢,不收。”


    “那怎么办,这也没地方避雨啊。”


    “你看着,我去买把伞。”


    这么多鱼,总不能一直不卖吧。


    海葵和鱿鱼都是活的,时间长容易出现损耗。


    好不容易捕回来的,损失一条都心疼。


    杨斌跑到旁边的百货店,花了二百二十块买了一把大伞。


    等他把伞扛回来,雨也“哗啦啦”地下大了。


    杨斌把伞撑好,雨水滴落在伞布上,“滴答滴答”地顺着伞沿落下。


    鱼箱里的鱿鱼被新鲜的雨水一淋,变得异常兴奋。


    这大雨一下,本来就冷清的市场更冷清了,路上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水产区一大半店铺都没开门,只有杨斌和吕楠俩人在伞下干瞪眼,等着人来。


    等了二十多分钟,一辆五菱宏光面包车停在了小摊前。


    车窗玻璃降下来,副驾驶探出个脑袋,问“小伙子,海鬼鱼多少钱一斤?”


    杨斌说“七块。”


    “下这么大的雨,便宜点,五块钱一斤我就全要了。”


    “不好意思,卖不了。”


    话刚说完,车窗就摇上了,车子也开走了。


    看着车子越开越远,吕楠叹了口气“唉……好不容易等来个客人,还走了。”


    杨斌说“卖东西就跟找对象一样,不能急,宁愿不卖,也不能凑合卖。”


    “有道理啊,斌子,我记得你没相过亲吧?”


    “没有。”


    在老家,能让媒婆牵线搭桥的,都是家里条件好的。


    杨斌家里穷得叮当响,根本轮不到他。


    又等了一会儿,雨虽然越下越大,但市场上的人却渐渐多了起来。


    小摊前围了两个人,都看上了海鬼鱼,问完价格,就开始挑挑拣拣。


    海鬼鱼数量不多,俩人一人拿了几条,刚好分完。


    海鬼鱼真是不值钱,才卖了一百八十块,连买伞的钱都没赚回来。


    不过好在成功交易了一单,紧接着又有人过来了。


    “老板,这牡蛎是按个卖还是按斤卖啊?”


    “按个卖,十三块一个,每个差不多都有一斤,可肥了。”


    “能不能便宜点啊,我多买点。”


    “这已经是最低价了,这种规格的牡蛎可不是天天都有的。”


    “那给我挑十个吧。”


    没想到,小摊的人气一下子就起来了,这让杨斌非常意外。


    不到半小时,满满一箱牡蛎就只剩下不到二十个了。


    几只青蟹也被买走了,价格比以往还高了十块钱一斤,一百二一斤,刚好卖了六百块钱。


    现在剩下最多的就是海葵了,根本没人过问。


    忙碌了一段时间后,小摊又冷清了下来。


    杨斌一直卖到中午,最后就只剩下海葵了,其它的都卖完了。


    市场上已经没什么人了。


    杨斌把鱼箱搬到车上,准备收摊回家。


    雨还是没有要停的迹象,路面已经开始有少量积水。


    吕楠说“斌子,这海葵打算怎么办啊?雨这么大,晚上为这一样东西摆摊也不值当啊。”


    杨斌边擦拭着坐垫上的水珠,边说“先送你回去,我去趟码头把它处理了。”


    “嗯。”


    杨斌把吕楠送回出租房,自己骑车去找上次卖海马的老头。


    他查过了,海葵也是可以入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