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重生之妙

作品:《村官逆袭记

    接着,刘民又到几家单位卖肉,卖掉六十多斤猪肉。


    还剩了二三十斤猪肉。


    刘民来到集市上摆摊,很快卖光了猪肉。


    刘民看看时间中午了。


    刘民想,今天两头猪骂完了。


    钱赚到手了。


    回家休息了。


    不要太劳累了。


    再说,刘民给妈妈,弟弟,妹妹买了包子,还有厨师们送的包子,油条等东西。


    刘民赶上牛车回家。


    回到家。妈妈还没有做饭。


    刘民把包子,油条送上。


    “妈妈,今天中午有包子,油条了,烧点粥就可以了。”


    妈妈马上烧粥。


    刘民拉上牛喂牛。


    拿来草和水喂牛。


    这时,一位中年男人走进刘民家院子。


    男人看到刘民笑问道;“你是刘民同志吗?”


    刘民回头看一眼不认识,笑道;‘你是谁?’


    “我是万支书。”


    “啊!万支书,你好,请坐。”


    刘胜,刘云拿来凳子。刘民请万支书坐下。


    “万支书,你好,我听说你昨天来找我了?”


    ‘对对对,我昨天来找你了,你不在家。听说你去卖肉了,是不是?’


    ‘是的。我为了家里几人生活,必须拼搏一把。’


    “生意怎么样?”


    ‘还可以吗。’


    “那就好。但是,我来村上担任支书,就有责任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生活。同时,提高百姓们的精神素质和文化素质。公社给我布置了任务,首先要在村里成立一个学校。让村里孩子们上学,同时,还要成立夜校,让村民们晚上也学习文化知识。”


    “是吗,我要参加夜校学习文化知识。”


    “好呀,我听郭书记说了,你是一个积极分子,让我有事来找你商量。”


    “郭书记,郭书记怎么认识我,哪儿的郭书记?”


    “你认识的,你们是老相识了。”


    “老相识,我不知道呀?”


    “你还记的当年到军营卖肉的事情吗,一位郭营长接待帮助了你?”


    “你说是郭营长,现在他当书记了,什么书记,在哪儿当书记?”


    “在公社当书记。”


    “是吗,太好了,我想见见他。当年不是他,我不会顺利的活到现在。”


    “好呀,有时间我带你去公社大院见他。”


    “万支书,你在我何事?”


    “我想请你帮助我,选一个学校地址,你看学校放在哪儿?”


    刘民听后愣住了,心里也有点迷茫。


    他也不知道学校放在哪儿。


    刘民想村上没有空房子,每家每户都有房子。


    刘民突然想到村上还真有一处空房子,那就是族人的祠堂。


    祠堂解放前子族人聚在一起议事的地方。


    现在解放了,祠堂空闲下来。


    刘民笑道;“万支书,可以利用祠堂当学校,你看怎么样?”


    万支书听后一愣问道;“祠堂面积大吗?”


    “祠堂面积大,有主房,偏房,五六间房子呢。做学校非常漂亮的。”


    “行,有时间带我去看看。”


    ‘好呀,现在我就带你去看看。’


    刘民带上万支书来走向祠堂。


    万支书笑道;‘我对村上人不了解,还得你给我介绍认识呀?’


    刘民笑道;“好的,没问题,我给你介绍。”


    接着,刘民就说了族长的名字,还有崔老板,路大户。


    最后说了自己的爷爷,大爷,叔叔的名字。


    这些人都是村上有头有脸的人物。


    万支书道;“我们要在村上选一位老师,你看谁合适做老师?”


    刘民大惊想,做老师的人要认识字,有学问。


    村子上穷人都不识字。


    只有几位地主大户家人认识字,有学问。比如族长,崔老板,路大户,还有他的爷爷,大爷,叔叔。


    再有就是地主,大户家的孩子。


    向崔莹,路春华他们都认识字。


    刘民道;“万支书,村上认识字的人地主,大户了,这些人能利用吗?”


    “选思想进步的人利用。”


    “族长可以,这人心里善良,不错。”


    “族长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了?”


    “族长名叫刘天赐,五十多岁吧。”


    “五十多岁,岁数有点大了。有年轻的吗?”


    “年轻的,崔莹,路春华,他们才十七八岁。”


    “这太年轻了,还是女孩子。”


    刘民一惊道;‘那我没有人选了。’


    “你说的崔老板,路大户等人呢?”


    “崔老板,路大户大约四十多岁,四十多岁了,我爷爷七十岁了。”


    “七十岁的老人了,不能做老师了。做好三十多岁,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


    ‘还真没有,我大爷也快五十岁了,我叔叔四十多岁了。’


    万支书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刘民笑道;‘我看族长最合适。’


    ‘行,那就让族长试一试,可以召开村民大会公布一下。’


    “好呀,你说何时召开村民大会?”


    “我到祠堂看看,选定了学校,下午就召开村民大会。”


    刘民带上万支书走进祠堂。


    刘民走进每个房间,指点给万支书看。


    万支书看后发现祠堂地儿的确不小。


    万支书点头答应了。


    马上告诉刘民,这家祠堂作为村子里房子,现在成了公用财产了。


    是整个村上村民的财产。


    村委会征用了。


    下午召开村民大会宣布这件事情。


    同时宣布任命老师的事情,征求村民们的同意。


    刘民大喜说好呀。怎么通知村民?


    万支书道;“请几位村民到村上各家各户通知。”


    刘民听后点头道;‘好吧,我来请人吧。’


    刘民想,五十年代的农村还没有电,根本没有扩音喇叭。


    更不用说电脑等电器了。


    想下通知,只有派人一家一户的口头下通知。


    刘民马上找来韩伟,邱明,申山,毛峰四位兄弟安排他们去通知村民们下午开会。


    四人立即分头去通知村民。


    万支书看到谢一声刘民。


    刘民笑道;“万支书,你中午怎么吃饭?”


    “我回家吃饭。”


    “你回家吃饭,你家在哪儿?”


    “我家万村的。”


    “就是附近万村的?”


    ‘对,就是附近万村的。’


    刘民笑道;“你到我家吃饭吧,我请客。”


    “不,我回家吃饭,回家也快,我骑自行车。”


    刘民听后有点惊喜,万支书还有自行车呀。


    接着,万支书握住刘民手感谢一番走了。


    刘民挥手送万支书走远了,才回家。


    回到家,妈妈做好了饭,熬的红薯粥。


    有刘民购买的包子,油条等食品。


    一家人围坐餐桌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