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失意军官得意才子

作品:《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这段时间,胡湘哪也没有去,经常坐在酒肆里,一个角落的桌上,有时候喝茶,有时候喝酒,日子也过的惬意。


    这天酒肆里面来了位军官模样的青年,也算魁梧,不过比卢明身材差点,到酒肆点了几样小菜,自酌自饮。


    胡湘也是无聊,看看能不能和军官交谈下,了解些金国军中信息,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保密意识,交谈中,人很容易透露些信息的。


    走到那军官的桌边说道,兄台能不能,同桌共饮。


    那个军官看了眼胡湘道:“请便,”


    胡湘让人又加了几个菜,也上了好酒,胡湘先做了自我介绍。


    那个军官介绍的很简单,姓陈,名和尚,目前在他堂哥军营里当差。


    这人的名字,真奇怪,胡湘心想到,看着也不像和尚模样,反而有些文质彬彬。


    估计也是靠着他堂哥在军营混饭吃。


    “这酒真不错,和以前的酒,大不一样了,”陈和尚喝一口新上的酒道。


    “恩··这酒是我从武安带过来的,这酒可是世间少有·”胡湘解释道。


    “那多谢,胡兄弟抬爱,胡兄弟··能讲讲你们和蒙古鞑子作战的过程吗?”陈和尚道。


    于是胡湘给讲了下经过,不过都加工过的,那手枪自然不能透漏,说是靠着震天雷,飞火枪,夜间袭击蒙古营地,大量的杀伤蒙古士兵,蒙古人才退兵的。


    “这震天雷,主要用于防守,你们用它来,夜袭蒙古营地,不过震天雷小了,威力不大,大了士兵也投不远,”陈和尚道。


    “我们很多士兵都是死士,抱着震天雷,扑向蒙古鞑子,同归于尽的,”胡湘道。


    “真是勇士也,我们大金国兵士,并不是打不过蒙古鞑子,很多士兵就是缺乏悍不畏死的气势,”陈和尚道。


    “恩,陈兄和蒙古人作过战吗?”胡湘问道,胡湘这样问也是想了解下,蒙古在别的边境战况。


    “惭愧,兄弟还没有上过战场,和蒙古鞑子交战过,”陈和尚道。


    都还没有和蒙古鞑子作过战,看他年龄有近三十了,比卢明都大,应该在军队里混的也不怎么样,胡湘心想道。


    “我看兄弟也是猛将,以后会有机会和蒙古鞑子作战的··”胡湘道。


    “恩,兄弟也早想上战场,和蒙古鞑子作战,但身为军人,得服从元帅府调遣,”陈和尚道。


    “恩··军人,必须服从命令,”胡湘也附和道。


    胡湘又和陈和尚谈了会,陈和尚便离开了,胡湘客气说道,有时间了就来酒肆喝酒。


    胡湘看着他离开背影,


    唉!一个庸碌的低级军官。


    其实胡湘也是不了解这段蒙金作战历史,这个军官可不是普通军官,乃是金国末期一代战神—完颜陈和尚。


    一个以四百骑兵大败蒙古老将赤老温的八千骑兵的,赤老温可是成吉思汗手下四杰之一。


    并在倒回古之战中大败蒙古一代悍将速不台,歼灭了蒙古铁骑一万多人和数万匹马,速不台可是带着两万蒙古铁骑横扫欧洲的名将。


    蒙古西征成功,横扫欧亚,速不台功劳当推第一。


    完颜陈和尚是金国末期的擎天柱,蒙古和金作战二十年不败的神话,就是被完颜陈和尚打破的,也正是有了他,金国才晚灭亡了好几年。


    而且完颜陈和尚,还有一个可怕的身份!


    胡湘要是知道他的身份,肯定现在就会不择手段的弄死他个狗日的,把他淹死在茅坑里面,永世不得翻身。


    林管家回来的时候,对胡湘说,这六神露销售的很好,顾客只要试用后,立马就买了大瓶的。


    目前的六神露,大瓶装有一两左右,卖一两银子一瓶。


    “这金银怕是越挣越多了,地窖,也装不下了。”林管家担忧的说道。


    “我看还是让李彪先把金银带回去些,李彪也长时间没有回大名府了,”林管家接着说道。


    “恩,也好,现在家里面肯定也缺银子了,”胡湘道。


    于是第二天,李彪带着奴隶们离开了。


    为了路上安全,胡湘让李彪携带着五发的那个转轮手枪。这个枪小,也很好隐蔽,胡湘想,以后得制作一批这个小号的转轮手枪了。


    银子是放在馒头里面,蒸好后,就在里面了,外表看不出来,每个人携带五六斤重量的金银,


    这也是林管家想出的点子。


    这样,李彪也只是携带了一百多斤的金银,不过先运输的是金子。


    目前没有好的办法前,先少量的运输吧,胡湘和林管家商量后的决定。


    又过了一天,元好问回来了,来到了卢家酒肆。


    “胡公子,鄙人已经和家里交代了,可以为胡公子效劳了,”元好问道。


    “元先生,是来武安,是教授武安的学子,不是效劳我们胡家的,”胡湘说道。


    “呵呵!我也想去武安看看,早年间,我去中都参加科举考试,还在大名府停留过,”元好问道。


    元好问说的,那个时候,金国还没有迁都,秀才们还是去中都燕京参加科举。


    胡湘想古代的学子去帝都参加科举,那真是不远千里,爬山涉水,饥寒交迫,满怀着中举的希望。


    可是元好问到好,每次都是领个大鸭蛋回来,那次次的失落打击,就像高考次次的落榜一样,有句话说,高考不可怕,可怕地次次的复读。


    “哈哈,今天我要和元先生,畅饮一番,欢迎先生能去武安,”胡湘道。


    于是胡湘安排了,好酒,和鸡鸭鱼肉等丰盛的菜。


    “虽然,我知道是公子的好意,但还是简单点好,有上次那个酒,就行了,”元好问看着胡湘叫了好几样肉类的菜,感觉不好意思的说道。


    “今天我高兴,我也想饱饱口福,”胡湘笑说道。胡湘想等和元好问熟悉后,都互相不拘束了,胡湘就讨教些言情深情的诗词。


    胡湘现在说,还有点感觉别扭。


    还有现在可以请元好问吃丰盛点,到了武安,就要野菜稀粥了,没有油水了。


    高谈阔论,推杯换盏,都要有丰盛的酒席点缀,要是喝着稀粥,侃侃而谈总有点大煞风景。


    “那鄙人,也好好的满足下口腹之欲了,”元好问说道。


    菜上来后,胡湘和元好问一边谈论历史,一边吃饭,谈论历史,胡湘还知道点,要是诗词就很困难了。


    毕竟自己还上过学,学过高中历史课,有些地方,也知道的不比元好问少,而且地理知识方面更是元好问,望尘莫及的。


    “胡公子,真是学识渊博,很多见解都非常人,”元好问感叹道。


    “还是先生的才华横溢,”胡湘道。


    ·····


    两人越谈越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