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戎装进殿

作品:《安陵容重生之锁清秋

    来势汹汹的襄嫔揭发拾三与西汝楼一事,原本以为会在皇宫中掀起轩然大波,然而此事却在皇上的政务繁忙中悄然平息。


    皇上并未对此事做出太大的反应,只是淡淡地吩咐下去,让相关人员去查明真相。这一事件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浪花,反而徒然增加了皇后与襄嫔之间的怨恨。


    皇后心中不满,觉得皇上对此事的处理过于轻描淡写,而襄嫔则暗自得意,觉得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皇上在这段时间里,不再像以前那样沉迷于听曲赏舞,而是一心专注于政事。


    他每天早早地起床,批阅奏折,处理国家大事。


    偶尔,他会叫来苏培盛,让他在宜宁宫传口谕,说是想喝安陵容亲手做的去虚火的汤。


    这让安陵容感到有些意外,但也让她感到一丝欣喜。


    安陵容将温热的清汤送至养心殿,低声劝导道“皇上,歇会儿、喝口热汤吧。”


    皇上放下手中的笔,喝了口热汤,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问题。他望向殿门,对着安陵容说道“骊嫔,你来得正好。朕今日心情颇为烦躁,刚在早朝上,敦亲王劳军归来,却在殿上大闹不休,使得朕下朝后仍然心神不宁。”


    安陵容听后,心中微微一动,随即走到皇上的身边,双手轻轻地搭在他的肩膀上,开始为皇上按摩起来。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有一股柔和的力量,让皇上的心情得以逐渐平静。


    皇上微微闭上眼睛,感受着骊嫔的温柔,缓缓说道“朕觉得,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能让朕感到宁静和详和。也许真的是朕年纪大了,被那些繁琐的事务和纷争折腾得心力交瘁。朕时常想,如果能像寻常百姓家一样,与你们细水长流地相处下去,不争不吵不闹,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安陵容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轻轻地启齿笑道“皇上,您是天下之主,自然不能像寻常百姓一样。但是,您对后宫的嫔妃,却是要雨露均沾的。如果皇上觉得心里烦躁,那就让嫔妾陪伴在您身边,聊聊天,散散心。嫔妾愿意一直陪伴着皇上,直到永远。”


    皇上听后,轻轻地拍了拍安陵容的手,说道“朕知道你的心意,从始至终,你对朕都是一心一意的。是朕辜负了你,难得你能理解朕的难处。朕会尽力平衡后宫的关系,让每个人都得到应有的关照。”


    安陵容听后,心头轻轻一触动,她明白皇上的难处和责任,也深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突然对皇上打心底里又生出了一丝期待来。


    据皇上所说


    敦亲王,身上流着正宗的皇室血脉,身份极为尊贵,倒是干了一件令人瞩目的大事。


    他居然穿起戎装来参加早朝,那是精心锻造的铠甲,上面刻着精美的火雷纹饰,冷冽的光芒刺眼,并非寻常铁匠所能锻造,材料是他经过精心挑选的上等材料,这样的铠甲经过了无数次的打磨与淬火,才能呈现出冷冽、坚韧的光泽。


    骊嫔,你说说,这个敦亲王,他到底是何居心?


    皇上的言语之间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愤怒。


    “敦亲王的行为,实在是藐视皇权,那大臣们的反应呢?”


    皇上说道


    朕昨日上朝时,还未见到敦亲王的人影,就听到一连串的金属碰撞的声音,那声音在在空旷的大殿上回响,朕呆住了,还以为听到了战场上铁骑交锋、刀剑碰撞的声音,朕大为惊诧。


    这又是谁竟然如此无礼?


    待敦亲王闯进大殿,原本喧闹的大殿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所有的人都齐唰唰地看向了他。


    可是敦亲王丝毫没有注意到朕的脸色,也没有顾忌满朝文武百官的心情,大摇大摆地站到了朕的面前。


    御史张霖便十分不满,上前一步,向朕参了敦亲王一本,要弹劾他,罪由是大不敬之罪。


    随即,骊嫔你猜怎么着了?


    朕还没有发话呢?


    他们是一个个是不是当成朕已经死了?!


    敦亲王竟然反手一个耳刮子,打声清脆,将张霖打得一个趔趄,扑倒在地。


    朕当时,还坐在高高的台上,睁大眼睛看着呢!


    敦亲王的眼里还有朕的存在么?


    朕还不及发话,敦亲王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在场的群臣发怒,十分激愤。


    在那个十分紧要的关头,朕大喝一声“够了!”这才稳住了场面。


    咳......朕真是上了年纪了,大喝一声过后,竟然短暂晕了近十来秒钟。


    在眩晕的这几秒钟内,朕竟然听不到丝毫的声音,眼前灰蒙蒙一片。


    待朕再次清醒过来时,叫苏培盛下去查看倒在地上的张霖,张霖倒在地上晕过去了。


    朕责备敦亲王。


    --你将张霖打晕在地,若是出了人命,那是否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听到朕的发话,敦亲王二话没说,蹲下身子,将张霖的头抱在怀里,伸出大拇指,使劲地朝张霖的人中按了下去。


    使劲掐......使劲掐张霖的人中,这人若是没死,得活活让他给掐死了!


    张霖还真的被他给掐醒了,睁开眼睛见到敦亲王抱着他的头,还以为敦亲王想害死他,便挣扎着起身,死死地揪住了敦亲王的胡子。


    敦亲王痛得脸变了形,于是,与张霖动起手来,直把张霖打得鼻青脸肿的,不成人样。


    --都打够了没有?


    --你猜怎么着?朕还没有来得及惩罚敦亲王,他随即骂骂咧咧地出了大殿。


    --他打完张霖还不够,还直将他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就这样,在群臣和朕的一片目瞪口呆中,他大步流星地离开了。


    然而,今早一上朝,朕环顾大殿,特意多了一个心眼,昨天闹了这么一出,今天朕定不会放过敦亲王这王八糕子!


    你猜怎么着!


    他对朕避而不见,当了缩头乌龟,有胆量戎装进殿,却又害怕朕惩罚他,他声称自己得了重病,上不了朝了,要休养一段时间。


    昨天晚上,朕宣了莞嫔来养心殿,莞嫔说为了安抚敦亲王,建议加封其子女,并提议由太后抚养其女儿以作为人质。


    “骊嫔,你又如何看待此事呢?朕想多听一听后宫嫔妃们的意见。”


    “皇上,莞姐姐比嫔妾聪慧博学,皇上想必心里已有了主意,嫔妾就不再多嘴了,嫔妾只求皇上吃得好,睡得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