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解锁赵家枪

作品:《不科学影帝

    秦川端着保温杯感慨道:“以前太热爱京剧,一心扑在武生上,导致高中文化课成绩不太行,没缘分上表演学院。”


    玩仙剑没考上大学,练武没考上大学,唱歌没考上大学,看武侠没考上大学,热爱京剧没考上大学。


    理由太多,秦川都习惯了,现在张口就来。


    “唉,可惜了。”王洛永惋惜道:“你这种天赋,没读表演学院太可惜。”


    在民间,很多这种有天赋的人因为成绩不好没能上表演学院,非常可惜。


    俗称草根演员,江湖派。


    秦川笑道:“将来闲下来,有时间有钱了,可能我会去进修一下。”


    王洛永想了想:“我们上戏每年都有面向社会的表演培训,你可以考虑一下。”


    想到学校里的那些老师表演水平还不一定有秦川高,他又道:“知行合一,多学点知识补充你的表演理论空白,对伱有好处。”


    有的老师毕业就留校任教,学历倒是挺唬人的,什么硕士,博士。


    但没拍过几部戏,只是空有理论,和秦川这种拿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没法比。


    但秦川可以从他们身上取长补短,他没上过大学,空有经验,缺乏理论。


    二者合一的话,对演技肯定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行啊,王老师,留个电话,什么时候报名你通知我,档期不忙我就过去。”


    “没问题。”


    遇到好学的年轻人,王洛永还是很照顾的,当即就给秦川留了电话。


    双方互换了电话号码,秦川又请教起王洛永的枪法,这么猛的枪他还是第一次见,很有兴趣。


    闲来无事,王洛永给秦川聊了聊枪,又在对方引导下讲述起小时候武生的经历。


    讲着讲着,就见秦川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纸笔开始记。


    “你这是,干嘛?”


    “王老师,这都是宝贵的经验,我记下来,将来可能用得着。”


    摸着道具胡子,王洛永心中感慨,难怪秦川会有今天的成就,不全是天赋原因,本人也是个勤奋好学的人。


    事无巨细的,王洛永给秦川讲起自己武生生涯的点点滴滴。


    身为老师,他的叙述能力远远要比当初秦川遇到的周浩鹏强得多,寥寥几句,画面感扑面而来。


    很快,秦川笔记本上记了满满一整页。


    眼看又要到上场时间,秦川道:“王老师,我对您的枪法也是十分感兴趣,改天有空能不能请教一下?”


    “没问题,我这又不是什么独门功夫,你想学我教你。”


    在上戏,他不是没有教过学生武生的枪法,没几个人愿意学,不是嫌苦就是嫌累。


    当然,最主要的是出了学校用不上,所以没人学。


    除非你演的角色正好是用枪的,不然这门功夫,可能到老都不一定用得上。


    就像他,几十年了,就耍了这么一回。


    难得遇到一个想学的人,他挺乐意教。


    “那就麻烦您了。”


    晚上收工,回到酒店,秦川把王洛永的武生经历整理,开始着手写小传。


    另外一个房间,王洛永上网,好奇的搜了一下秦川的资料。


    天龙八部,倩女幽魂,仙剑奇侠传,功夫,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鼓楼,一次就好,成都,若是月亮还没来,武家坡,新贵妃醉酒,赤伶,星光大道总冠军。


    王洛永简单把关于秦川的几部戏片段看了看,又听了听他的歌曲。


    良久之后,人麻了。


    “这就是他说的东一锤子,西一榔头?”


    “歌影视三开,全才啊这是。”


    文戏好,武戏更好,这就算了,还是个原创歌手,民谣,流行乐,京剧,戏腔,通通都会。


    一下子,秦川的形象在他心中快速拔高。


    次日,片场。


    秦川发现今天的王老师格外热情,笑容多了很多,问他问题,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这把秦川都整的有点不好意思,中午休息时候,把人请到房车,好吃好喝的招待。


    吃人嘴短,下午,王洛永就开始教秦川枪法。


    先从基本功开始,扎马步,端大枪。


    枪头挂了一块板砖。


    “我小时候学的是武生,主修的兵器是枪,演的最好的角色是赵云,罗成,二者枪法一脉相承,大差不差。”


    “罗家枪也叫赵家枪,共三十六路,以灵动为主,讲究的是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说着,王洛永轻轻把秦川肩膀往下按,拍了拍他的腰杆:


    “你刚开始学,咱们不好高骛远,先练端枪和腰马合一,稳了之后再练扎。”


    “民国有位大师叫李书文,外号神枪,传说他的枪能扎玻璃上的蚊子,蚊子死,玻璃不碎。”


    秦川就跟听神话似的:“真的假的?”


    不怪他怀疑,实在是有点恐怖啊,有点超出人的范畴了。


    王洛永摇头:“我也不知道,反正是他们八极门里的传说,意思就是那么个意思,你就先练着吧,我去喝口水。”


    秦川叫住王洛永:“王老师,我得端多久大枪才算合格?”


    王洛永道:“放瓶矿泉水在枪尖,能稳三分钟不掉就算合格了。”


    当年他做到这一步,花了一年时间。


    现在嘛,倒也没想秦川和他一样,年代不同了,也不是真的让秦川吃这碗饭。


    砖头吊个把星期,让他感受其中的意思就算差不多了,顺便磨磨耐心。


    “王老师,是这样吗?”


    长枪一甩,秦川把板砖叼到枪尖上,脚下马步扎实,巍然不动。


    铁线拳功夫,有八成都在双臂上,他的臂力还是不错的,日积月累的马步功夫也让他下盘稳健无比。


    “嗯?”王洛永还没走两步,一回头就被震惊到了。


    板砖可比矿泉水重多了,秦川这何止是稳啊,简直是稳得一批。


    巅峰时期的他都不敢说能用枪尖端板砖。


    钓过鱼的都懂,一两斤的鱼,拉杆的时候,感觉跟十来斤似的。


    端枪也差不多,一块砖头落到手上不重,但放在枪尖,那重量大了去。


    没有一定的马步功夫和手臂力量根本撑不起来,普通人三十秒钟就得手脚发抖。


    秦川呢,轻轻松松完成,汗都没流。


    “你不是说你武生练的是剑吗?”


    “对啊,但我还练过铁线拳,马步和手臂功夫不错。”


    秦川说话间,枪头稍微晃了晃,这让他屏住呼吸,不敢再开口。


    王洛永也不吭声,只是看了看手表。


    三分钟后。


    “行了,时间到,你过关了。”


    “虽然过关了,但端枪是基本功,以后还是要常练,你手臂和下盘不错,就是呼吸不对,要稳,要心静。”


    秦川收枪,说道:“嗯,以后我会经常练习的,王老师,现在可以练习扎枪了吗?”


    “可以。”


    王洛永看了看四周,最后找来一根麻绳,打了个拳头大的圈,然后另外一端挂在树枝上。


    接过秦川手上的枪,扎着马步,他抖了一个枪花后,长枪如龙,穿过圈里,又收了回来。


    一次,两次,三次。


    把枪丢给秦川,王洛永道:“就这样扎,一次扎一百枪就行了。”


    “这不很简单吗?”秦川学着王洛永的样子,手中长枪递了出去,准确无误穿过圆圈。


    “动作不对,枪法是腰部发力,腰带动手臂,对,就这样,一呼一吸之间出一枪,出枪再收枪。”


    “慢慢来,等熟悉这个圈,能百发百中之后,再把圈缩小,一直到硬币大小才算出师。”


    说完,王洛永有点不敢肯定道:“你现在不能扎硬币吧?”


    他怕前脚一走,后脚秦川就叫住他,说能扎硬币了。


    “现在肯定不行,准头没那么好。”


    现在不行,明天就不一定了。


    “嗯,那就先扎着吧。”


    王洛永松口气,打算让秦川扎个几天再教他枪法,还是那句话,不指望他吃赵子龙,罗成这碗饭。


    也不用扎得多精准,练个几天,主打一个参与感,知道怎么练,什么程度是好,什么程度是合格就行。


    晚上,酒店。


    写好人物模板,挂上王洛永的生辰八字。


    戴上傩具,秦川入梦。


    “啪!”


    “小永,你的手不够稳,谁叫你这么端枪的?”


    “心稳了手才能稳,心中不要有杂念,聚精会神,目光盯着枪头。”


    京剧院子里,秦川穿着背心,手上端着比他还高的大枪,只是晃了一下,背上就挨了师傅一藤条。


    疼的他龇牙咧嘴。


    少许功夫,额头开始冒汗,手臂发酸,腿开始打摆子。


    “啪!”


    又挨了一藤条。


    瞬间提神醒脑,精神更加集中。


    端了不知道多久的大枪,他终于得到师傅的认可,开始学扎枪。


    县城公园,找了棵大树,师傅用粉笔在树上画了一个圈让他扎。


    一天,两天,三天……


    圈越来越小。


    春去秋来,三九三伏,这棵大树都快被他的枪头扎烂了。


    这天,和往常一样,他扎着马步,扭动腰身,孔武有力的双臂递出长枪。


    破风声响起,枪如游龙狂奔而出。


    “噗!”


    长枪扎在树上,瓶盖大小的圈里。


    松手,枪杆稳稳当当挂着不动,最前端没入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