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 脸皮越来越厚

作品:《闺中绣

    《闺中绣》全本免费阅读


    王书淮见谢云初神思不属,不知她在想什么,轻轻覆上她的柔荑,修长的手指沿着指缝慢慢绕进去,粗粝的指腹一点点摩挲柔软的肌肤,最后全部将她包裹在掌心。


    整个手掌软糯可欺。


    他动作不疾不徐,仿佛在慢慢蚕食。


    明明是极细微的举动,弄得谢云初面红耳赤。


    王书淮与她并排坐着,高出她一大截,右手与她左手十指相扣,她几乎便是依靠在他怀里。


    这里是马车,光天化日的外头。


    谢云初还没做过这么出格的事,下意识偏首。


    王书淮不给她机会,左臂拢过去,圈住谢云初的腰身,她无处可遁。


    谢云初能感受到他平稳又深长的呼吸,整个身躯高大又宽阔地将她拢在怀里,她第一次有了一种被呵护被保护的错觉。


    幽香沁入鼻尖,他轻轻俯首在她发髻上靠了靠,并无出格的动作,却是格外暧昧亲昵。


    不知从何时起,他贪恋这片刻的温软。


    “云初,下回我出征,你给我写信好吗?我在边关,夜深人静时想的都是你.”他清冽的气息来到她面颊耳后。


    谢云初脸一热,在他怀里稍稍偏过头,额尖蹭在他滚烫的胸膛,“我不是写了么?”


    “你写的是两个孩子,不曾写你自个儿的”


    “我”谢云初语气微顿,“还不都是那样.每日忙碌又充实.你都知道的.”谢云初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性子,不习惯将自己的行踪事无巨细去分享给另外一个人。


    “可我想知道”


    谢云初不说话了。


    王书淮见她不吭声,指腹又重重磨了磨她,谢云初被他磨出一层鸡皮疙瘩,掌心发烫,


    “我知道了。”她小声又无奈地说。


    王书淮唇角微弯。


    马车至王府,夫妻二人又神色如常下了车。


    王书淮这个人面色向来平静而宁和,罩着一层淡淡的疏离与威严,下人从来没哪个敢靠近他,甚至不敢轻易往他多看一眼。


    “给世子和世子夫人请安。”


    熟悉的扈从照旧唤一声二爷二奶奶,其余的恭敬地换了称呼。


    自从长公主离开后,国公爷几乎不管事,三老爷闷闷地不再意气风发,四老


    爷也跟打了霜的茄子有了认命的架势,府内诸事几乎都是王书淮拿主意。


    下人殷勤地将夫妻二人迎入门庭,王书淮去了书房,谢云初回院子,还没进春景堂的门口,见小丫鬟捧着一盘樱桃要往后院去,夏安连忙叫住,


    “木蓝,你去哪儿?”


    那小丫鬟扭头发现谢云初回来了,连忙捧着果盘屈膝请安,


    “回二奶奶话,二太太午后遣人将哥儿和姐儿接过去,这会儿都在琉璃厅玩,奴婢这是给两位小主子送果子吃。”


    这樱桃是林叔从外头送来的,个头极大,很少见。


    小盘果子,怕是不够,谢云初吩咐道,“将那篓子的樱桃全洗了,一道送过去。”


    丫鬟领命。


    谢云初也没回屋,干脆便顺着石径往后院折去琉璃厅。


    *


    姜氏与谢云初现在相处很奇妙。


    见了谢云初有如老鼠见了猫,不言不语,也不敢摆婆母架子,只消谢云初一离开,她便让明嬷嬷去春景堂将孙子接过来,又或者在珂姐儿下学堂时,将孩子领到自个儿身边。


    听说谢家办洗尘宴,谢云初这一去娘家,一时半会该回不来。


    姜氏便安心地带着两个小孙子玩。


    今日学堂放假,孩子们聚在一处凑热闹,已经九岁的林哥儿有了长兄的模样,不再跟弟弟们玩闹,而是独自坐在廊庑下翻阅书册。


    六岁的瑄哥儿成了孩子王,弄来一个绣球,在院子里踢。


    珂姐儿和玥哥儿跟在他身后追。


    瑄哥儿很享受这种被追逐的快乐,他年长一些,力气也大,弟弟妹妹都不是他的对手,光顾着自个儿玩,珝哥儿目光跟随着绣球,很是好奇,小胳膊小腿跟在末尾。


    玥哥儿跑了一阵,瞥见珝哥儿眼巴巴看着,便跟瑄哥儿道,


    “二哥哥,给弟弟玩一会。”玥哥儿也想踢球,只是他抢不过瑄哥儿,平日大家都让着珝哥儿,若是球到了珝哥儿手里,他便可跟着一道玩。


    瑄哥儿停下来,将绣球抱在怀里,睨了珝哥儿一眼,


    “他才多大,踢都踢不动,怎么给他玩。”


    珂姐儿跑了过来,叉着腰站在他跟前,


    “说好一人玩一会儿,接下来轮到我了。”


    瑄哥儿不肯,瞪了妹妹一眼,“你追不到我,我为什么给你,有本事你来抢。”


    珂姐儿鼓着腮帮子,眼神转溜一圈,想了个主意,她自个儿奈何不了瑄哥儿,便将廊庑下看书的林哥儿请来,瑄哥儿不是哥哥对手,立即乖乖把绣球给了弟弟妹妹。


    玩了一阵,珂姐儿满头大汗,由乳娘牵着擦汗,姜氏瞧见了,招手唤她过来。


    亲自剥了一颗葡萄塞她嘴里。


    珂姐儿瞧见廊庑下坐着熟悉的婶婶伯母,却不见娘亲,便问姜氏,


    “祖母,我娘亲怎么还不回来?”


    珂姐儿爱去外祖家玩,谢云初顾忌着谢云秀不想带孩子过去,便借口出去有事。


    姜氏不知这个缘故,便道,“你娘亲去你外祖家了。”


    珂姐儿小嘴瘪起,做出要哭的架势。


    姜氏见状慌了,“哎呀,祖母记错了,你娘亲怕是去书院了。”


    珂姐儿擦了擦眼角这才乖乖吃葡萄。


    姜氏见孙女黏着谢云初,担心孩子不记挂父亲,边喂边逗她,


    “你爹爹做什么去了?”


    珂姐儿想了想答,“我爹爹打坏蛋去了。”


    “胡说,你爹爹回来了,”姜氏笑,替她将额前湿漉漉的发梢撩开,“珂儿,爹打坏人辛不辛苦啊?”


    珂姐儿想起娘亲教导,点头道,“爹爹很辛苦。”


    “那你心疼爹爹吗?”


    “心疼爹爹.”


    姜氏将她搂入怀里,“那以后要孝顺爹爹,记得爹爹的好,好不好?”


    珂姐儿仰目看着依旧秀美的祖母,沉默一会儿,冷不丁开口,“祖母,我娘也很辛苦,你不能只记着爹爹,不记得娘。”


    这话一出,在座的四太太和大奶奶等人都震惊了。


    苗氏惊奇地看着珂姐儿,探身欣慰地抚了抚她发梢,“好孩子,可真会说话呢。”


    四太太笑道,“哎哟,瞧见珂姐儿这么贴心,我都馋了,将来若有这么聪明伶俐的孙儿,我要烧香拜佛。”


    三太太笑着接话,“一会儿盼着有个初儿那般能干的媳妇,一会儿盼着有个珂儿这样乖巧的孙女,我看那佛祖都不够你拜的。”


    太太们都笑。


    姜氏被孙女弄得尴尬了,重重点了点


    她眉心,


    “是,你娘也辛苦。”


    珂姐儿满意了,又一阵风似的刮去院子里玩。


    谢云初过来给几位长辈请安,又将浑身汗透的孩子拧回去换衣裳。


    离开前,苗氏悄悄告诉她,


    “你家珂姐儿真聪明,那张小嘴可会怼人了,不到五岁,那话说出来叫我们大人都没法反驳。”


    谢云初也跟着吃惊了,怜爱地抚着女儿的头,“我可从未教过她这些。”


    苗氏艳羡道,“咱们以为孩子不懂事,他们实则机灵着呢。”


    这一日傍晚王书淮没回来用晚膳,至夜里戌时三刻回了春景堂。


    隔着珠帘看到谢云初坐在灯下给珂姐儿补衣裳,


    昨个儿新做的一条小小马面裙,今日给刮破了。


    珂姐儿又格外喜欢这条,谢云初只得给她补。


    珂姐儿乖巧靠在娘亲身边问,眼巴巴问,“娘,您会不会怪我?”


    “娘怪你作甚?”


    “娘新做的衣裳,我便刮破了,娘会不会不开心?”珂姐儿站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