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回信

作品:《华娱:佛系巨星与进击的白月光

    天下熙熙,皆有所求;天下攘攘,皆有不得。


    正因这些求不得,才会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


    上辈子的李易安如此。


    2010年的中茜茜亦是如此。


    这一世,李易安有了太多的得偿所愿。


    他得到了上一世未曾体会过的亲情。


    年纪轻轻,已经注定不会再为困扰芸芸众生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所累。


    有着自己都觉得开挂了的皮相。


    甚至造园梦也已逐渐端倪。


    他有着令人惊叹的天赋,又懂勤耕不辍努力的意义,接下来20年内的种种机遇也都烂熟于心。


    因为一直以来的求而所得,李易安总觉得自己过的并不真实。


    至于北大,其实那些也都是源于上一世的求不得,而不是李易安的。


    所以李易安经常会在梦中惊醒,怕睡醒后发现一切只是大梦一场。


    但李易安偏偏又是个感性的人。


    看到母亲与张大先生希望振兴戏曲,他出手了。


    预见到华语乐坛未来的颓势,他也做了一些事。


    接到那封信时,李易安好像看到了一个同类。


    中茜茜想沉迷于戏中,想体验百态人生,忘却自己。


    李易安迷茫于梦中,想弥补上一世的遗憾,想做别人求不得的事,却不知己。


    两个人其实都把自己丢掉了。


    不同的是她醒了过来,拜托李易安杀青那个并不真实的戏,拜托自己杀死她,活出一个活生生的刘艺菲。


    李易安无法拒绝。


    哪怕这只是一出《游园惊梦》。


    人生本就是亦真亦幻的,不是吗?


    他想告诉那个同类,我会帮你,但请你的戏也不要杀青,坚持住,直到找到真实的自己。


    带着这种心态,李易安来到了百花深处。


    一路上李易安都很安静,小茜茜和舒唱似乎也感受到了李易安的情绪,并未打扰。


    “这就是传说中的入戏吧?不是录DEMO吗?这么夸张的!”舒唱小声和刘艺菲嘀咕道。


    刘艺菲轻轻点头,她有种感觉,这家伙现在的状态应该和自己有关。


    [哼,故弄玄虚的家伙。]


    -----------------


    “张老师,今天麻烦您了。”李易安对眼前之人很尊敬。


    张小微,华夏录音棚文化的发起者,为众多著名作曲家、歌唱家、京剧表演艺术家、器乐演奏家、歌星等录制过数以万计的各类作品。


    其中包括歌剧、舞剧、交响乐、室内乐、独唱、合唱、京剧、戏曲,乃至摇滚乐、电影电视剧音乐和各类晚会、专辑等。


    对了,他今年还要负责春晚的录音工作,并因此会获得国家级音乐奖项—星光音乐奖。


    张小微从业经验异常丰富,本来想给李易安一个大大的拥抱,对这个年轻人他是非常欣赏的。


    但观察一番后看出了李易安此时的状态,于是不再说废话,“我们现在开始?”


    “我先把词曲写出来。”李易安拿出纸笔,开始刷刷的写了起来。


    张小微凑到近前,越看越是心惊,转头看向刘艺菲和舒唱,“今天他发生什么事了吗?”


    舒唱看着刘艺菲,后者虽然知道与自己有关,但她本人又不是李易安肚子里的蛔虫,迷茫的摇摇头。


    这个答案明显不会让另两人信服,又补充一句,“应该是咖啡喝多了,两杯呢。”


    刘艺菲好奇的看着写写画画的李易安,但极有分寸的并未上前,能参与DEMO录制就已经很过分了。


    刘艺菲并不是音乐圈的人,所以并不认识眼前的大咖,说起话来也就随意了一些,“张老师,他今天写的歌很好?”


    张小微看向李易安的眼神已经从复杂变为了不解与震惊,虽然中间有两首歌词是日语,但其中夹杂着大量汉字也能让人看懂大概意思。


    至于曲子本身表达的意思就更加明显了,他不解于李易安的心态变化,但惊叹于这个尚未成年孩子的天赋。


    “我虽然不是专业音乐制作人,但以我多年的录音从业经验来看,这小家伙又要吓所有人一跳了。”


    李易安此时也已经抄完词曲,站起身对张小微笑道,“麻烦您了。”


    张小微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一点都不麻烦,我真想扒开你这个小家伙的脑袋好好看看,有些太不可思议了。你知道吗?我刚才看完第一首歌后差点就给张亚东他们打电话询问你的精神状态了。现在看还好,你这小家伙并没有问题。”


    心有余悸的补充一句,“但还是有点过于吓人了。”


    李易安只是笑笑不说话,因为他选的这四首歌在情绪方面是属于层层递进的,但又在故事方面互不关联。


    甚至语言都不同,一首中文歌,两首日语,一首英文。


    但又被奇妙的整合在一起,似是原本就应是这样一般。


    没法解释,所以干脆不答。


    李易安本来只想在索尼发布会上出一首新歌意思意思得了。


    但在今天与刘艺菲见面过后,在看到那封来自中茜茜的信后。


    他很想回给对方一封信,哪怕无法到达。


    所以,与其说这是四首歌,不如说这是一封无法到达的信。


    DEMO录制并不涉及编曲部分,所以并不需要太长时间。


    但并不代表录制DEMO可以敷衍了事,在没有编曲加入的情况下,评价一首歌的品质会有很大一部分权重源自于歌手的情感表达。


    观看完全部录制过程的张小微、刘艺菲、舒唱三人感受尤为明显。


    四首歌无一不是上上之选,加之李易安感情充沛的演绎,他们的心情好像过山车一般,起伏不定。


    特别是刘艺菲这半个当事人,虽然这时的她并没有与索尼签约,日语也没有开始学习,但还是感受到了。


    这是一封回信。


    在信中,李易安告诉她,坚持下去,终会有光降临。


    第一首,李易安的声音空寂,冰冷,让人心升绝望。


    第二首,李易安倔强,不屈,孤傲,在泥潭中艰难爬行,但已经有了信念。


    第三首的李易安从一次次跌倒中不断起身,从失败中不断尝试,终于寻找到了那道光。


    到了最后一首,与其说那是一首歌,不如说它是整个故事的总结,被注入了名为信念的灵魂。


    令人情绪激昂。


    即将分别之际,舒唱颇为有眼力见的远离二人。


    “回信收到了呢。”刘艺菲巧笑嫣然。


    李易安愣了一下,看向眼前的小丫头。


    旋即,也露出了好看的笑脸,“收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