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廷烨,别这样!

作品:《诸天:从知否宰执天下开始

    时光荏苒,三年一度的科举盛世匆匆而来。


    这一日,是看榜的日子。


    楚家


    书房


    “舅舅,要我给表哥谋求一个官身?”


    楚鸿看着千里而来的书信,这.......杀鸡焉用牛刀啊?


    不过,这个忙一定得帮,不能犹豫。


    一盏茶的时间,一封书信刷刷刷的写好。


    “不暮,待会儿将书信送到陕西布政使尹序那边去,请他老人家帮忙安置一个八九品的官位给表哥。告诉布政使大人,让他那读书本事不错的小儿子准备科考的时候找我,我给他教导一番。”


    “是,主君。”


    楚鸿起身望向窗外,八九品的小官太小了,不适合在汴京高官方面操作插手,汴京如今的风气也不能直悠悠插手这些事情,从地方官员上插手反倒更好。


    至于代价........小阁老的补习,远不止一个八九品的小官位,这更像是一种承诺。


    布政使......嗯,其实也是牛刀小用。


    不过,于楚鸿而言,布政使倒是算不上什么大官。


    且不提老师韩章是宰辅大相公,就他自己本身,如今也是正三品翰林学士。


    这个官位要是外放,高低也是个布政使。


    布政使,也就那样吧!


    “对了,今日放榜,我那几个小舅子考得怎么样?”


    楚鸿随口问了一句,他是副主考官,当时给小舅子排的名次是第三。


    不过,卷子是宰辅大相公呈递给官家,也不知道殿试上有没有更改名次。


    “主君,柏公子高中探花,枫公子未曾进士及第。”


    “探花郎?长柏年纪轻轻,探花郎却也适合。这下子,人人都得说他颇有乃祖之风了!”


    “那小公爷和小侯爷呢?”


    “都未曾中。”


    “嗯。”


    ........


    樊楼


    “子凤.......”


    “廷烨,你别这样。”


    “子凤........”


    “廷烨,别这样,咱们有话好好说。”


    “子凤,真的求求你了”


    “子凤,求求你,求求你告诉我为什么吧!”


    楚鸿衣袖被顾廷烨死死拽住,死活不松手。


    看着瘫软在地的顾廷烨,楚鸿连忙要将其扶起,偏偏顾廷烨又不肯,悲伤的哭泣,瘫软着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好男儿如此这般,谁看了不迷糊?


    “廷烨,咱们起来好好说话,以你我的交情,我肯定告诉你啊!”


    “对对,起来吧,起来吧!”


    盛长柏也是第一次看见顾廷烨这样强硬的人被现实打倒,连忙劝阻搀扶。


    “子凤,长柏,我实在是没有出路了啊!”


    “没事,没事,喝口茶。”


    楚鸿和声和气的安抚,看顾廷烨这样子,实在是被打击到了。


    “子凤,你是说我已经过了会试,结果被陛下亲自划掉了名字?”


    顾廷烨满脸泪花,不可置信的望向楚鸿,有些哀求。


    “是。我朝自当年张元叛逃为西夏宰相以后,过了会试便不再从殿试里刷人,仅是排名先后。但........你的确是过了会试,我也看到了你的卷子,的确是位列三甲。”


    “你是那个特殊的。”


    可惜,有时候特殊并不意味着是好事。


    楚鸿一脸可惜的望向倒霉孩子,武将人家中进士可是相当难得,未来在带兵出征方面也更加容易,文臣也更加认可这样的“儒将”,武将方面也认可这样的人,可惜.......


    “真是过了会试?”


    盛长柏有些不可思议的望向大姐夫,这会试一途都走过去了,还能被刷下去?


    “呼!呼!呼!”


    顾廷烨一连几个深呼吸,使劲调整心态,“子凤,你说吧,我都有心理准备。”


    “这次,我担任会试副主考,这事你们也早就知道嘛!”


    “我并没有批改到你和长柏的卷子,但最后汇总的时候,举子们的卷子都会落到我和主考官手里面,从大局上看一看这一届进士的水准。”


    盛长柏和顾廷烨尽是目不转睛的听着,所谓从大局上看,主要就是看进士的整体质量。


    要是整体质量太低,那大概率就是科举卷子的评判有点问题,可能得重新判卷。


    “我的确是有看到你和长柏的卷子,长柏当时的名次是二甲第七名,我给排到了一甲第三,看能不能冲一冲探花之位。


    你则是三甲第二十一名,当时日子枯燥至极,殿试的过程我也没怎么关注,但长柏殿试以后是探花郎,证明殿试没怎么变动名次。


    可你这个.......当时我都想着出来以后让你们好好请客一顿,谁知道你的名字居然不在了呢?”


    “我心底觉得蹊跷,就亲自上门问了老师,老师说是陛下亲自划掉了你的名字,原因则是........”


    “是什么?”


    顾廷烨很是气愤悲伤,他不理解为什么是这样子的。


    “据说是你早年流连青楼,曾为说出‘科考不如填词吟诗’的杨无端鸣不平,陛下心底愤怒,说让你去效仿杨无端去,不必再科考,便划掉了名字。”


    “什么?杨无端?怎么........是大哥哥?”


    顾廷烨面色微变,心底更加痛苦。


    他小时候说过杨无端的事情,当时唯一一个知道这事的就是他的大哥顾廷煜。


    顾廷烨又哭了,然后狂饮一杯清茶,大步跑向宁远侯府,他得质问他那大哥为什么这样做。


    楚鸿看着踉踉跄跄的顾廷烨,微微摇了摇头,顾家的确是虎狼窝,但也只有这样的虎狼窝能养出虎狼里最为凶猛的彪。


    盛长柏面面相觑,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但看顾廷烨那愤慨的样子,大概率又是侯府的肮脏事。


    .......


    宁远侯顾偃开走了,席面摆的不小,楚鸿去好好的吃了一顿。


    顾廷烨也走了,他伤心的走了,一去不复返。


    他实在是太过愤怒,又太过伤心。


    这次科考,他自认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好友更是科考副主考官,天时人和皆是占据。


    虽然顾廷烨也不是那作弊的人,但他也知道科考有熟人的确是更容易上榜。


    武将科考本就不易,一般来说勋爵子弟科考的上限也就是三甲。


    如今,他好不容易位列三甲,又有一身武学兵法,大好前程抱负眼看就可以施展,结果被大哥哥和继母陷害,堂堂三甲进士,仅是因为儿时一句私密戏言就被剥夺了进士之位。


    他太气了,也太悲痛,进士之身被剥夺不说,一向仁善的继母也莫名丑恶起来。


    在走之前,顾廷烨特意见过楚鸿一面,直言将去往一些偏远的地方发展。


    要是未来混出个名堂,那两人或许还有再见之日。


    要是混不出什么名堂,他一生都不会回京。


    楚鸿什么也没说,送了顾廷烨一封推荐信,让他要是没饭吃的时候可以去禹州。


    就这样,顾廷烨走了!


    嗯.......落草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