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安史之乱—各朝反应1

作品:《绑定系统后,我带着祖宗玩遍华夏

    第171章安史之乱—各朝反应1


    李隆基被迫醒来。


    冷水叫醒了他,他被冻的瑟瑟发抖的睁开眼,就看到了自己奶奶那双怒意的双眸。


    与此同时,还有群臣好奇的眼神。


    曾经的姑姑太平公主此刻一脸冷漠。


    寻找整个会场,却发现自己的母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找寻不见了。


    可能,奶奶容不下她吧。


    李隆基暗恨。


    我做的事情和我的母后有什么关系,凭什么奶奶要迁怒于我的母后,奶奶真是毒妇!


    这样想着的李隆基对武曌多了很多怨恨心理。


    武曌自然是看懂了他的眼神。


    呵,恨我?


    也不看看他自己,做的事情多么离谱…


    天幕此时正好在重温关于安史之乱的细节。


    “战场是一个绞肉机,一个个年轻的战士进去,一片片碎肉出现。”


    “而安史之乱,就是整个大唐有了很多绞肉机,无数百姓士兵在战场上,被嚼碎。”


    安史之乱这段历史或许是太过悲惨,所以天幕讲的很详细,尤其是睢阳保卫战,这场凄凉绝望的战争,被天幕详细的播放出来。


    看着天幕里的每一个人都渴望拯救大唐,都为了大唐努力太多了 。


    可李隆基在干什么。


    他在拖后腿。


    他让多少将领无辜受冤,白白冤死?


    他让多少将领原本可以不用死的他,偏偏因为他的拖后腿,将领们不得不被坑。


    各种各样的骚操作弄的大唐的人自己都傻了。


    为什么他们的陛下会这样啊。


    尤其是还没有经历过安史之乱的人民,在天幕之上看到了自己的惨状之后,吓得大哭起来。


    “我的妻子…被杀了。”


    有人傻了,看着天幕里自己的妻子就那样轻松的被叛军直接一刀划杀,干脆利落。


    可那是自己朝夕相处,为自己诞育孩子的妻子啊。


    她护着孩子逃离,路上碰到了叛军,她已经很努力的想要活下去了,可叛军毫不犹豫的杀了他。


    还有她的孩子。


    看着天幕,男人觉得心绞痛的厉害。


    他的妻子在一旁,流着泪。


    “皇帝会改的,安史之乱不会发生了。”


    妻子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安慰丈夫。


    泪水越来越多,根本按慰不住。


    天幕里自己那样简单干脆的离来了人世间,也不知道他的孩子丈夫有没有好好的生活下去。


    女子越想泪水越是不争气的掉个不停。


    完全没有停下来一说。


    丈夫看着妻子哭个不停,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安慰。


    旁边的人赶紧过来一声声哄着女人。


    “哎呀,这是未来的事情,皇帝一定会改的,现在当朝的黄帝可不是李隆基啊。”


    “是啊,别难过了 。”


    大家凑在一起抱着女子安慰,天幕上,他们的遗体也看到了,他们的心都寒了,可偏偏没办法,离开这个城市能去哪里呢。


    皇帝打仗,为什么底层人民受苦呢。


    天幕讲得越详细,武曌的脸色越发的阴沉。


    其他朝代的人也都被这样的一场战役吓到了。


    天啊,这死的人是不是太多了,唐朝难怪会因为这件事,实力大减呢。


    看着百姓以各种方式死去,看着叛军首领都是外族人,大家都想到了一句话。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果然没错。”


    这句话各朝众多名人,纷纷发送在弹幕上,一时间天幕被这句话占领了。


    当天幕播放到,安史之乱后半段,李隆基被迫下位,上位者是他的儿子,而他的儿子,让回纥劫掠一个城市的代价,换取来了回纥的帮助。


    当这种秘密之事被暴露于所有人面前的时候,如今已经成为皇上的李亨脸色一僵。


    天幕这是在骂自己啊。


    用百姓的命,换取了大唐王朝的继续,和外族人勾结。


    这些言辞一下子占满了整个屏幕。


    愤怒的百姓纷纷抨击这位新君,不爱民如子,有什么资格压榨百姓成为帝皇。


    李亨一瞬间被千夫所指。


    而其他朝代也是震惊了。


    虽然大家都能理解,大唐军队不足以对抗侵略军队的时候,为政者去找一个同盟,是有必要的。


    可是同盟的条件,如此的凶残。


    这让百姓如何。


    百姓也只是想活着,谁能想到战争结束,自己还会被国家抛弃呢。


    弹幕上很多人都在发表着自己的言论,天幕在播放完了整个安史之乱之后,说了一句话。


    “李亨这位陛下,他是一位复杂的为政者,历史需要客观,这一项举措确实不对,但是他也做过于国大幸的举措。”


    “李亨比起李隆基造的安史之乱的这件事,还算轻的了。”


    “平定的过程或许不能为人所接受。”


    说完,天幕也很公平的将李亨的为政举措全部放了出来,向世人证明,李亨并非一无是处。


    大家没想到天幕竟然活说


    话历史要用客观的态度去说。


    这个观点很新奇,大家都觉得说的太对了。


    “既然客观,那就把朕所做的一切全部放上去啊。”


    李隆基愤怒大喊。


    难道他做的只有不好的吗,难道他早期做的那些好事,都可以一笔勾销了吗?


    为什么天幕如此不公。


    说他儿子的时候,说他也做过好事,说到自己的时候,就不说这些了?


    天幕不公啊。


    历史上记载了汉武帝巫蛊,不也导致了汉朝慢慢走向下坡路了吗?


    嬴政虽然有一统天下的功绩,但是他迟迟不立太子,最后导致宦官当政。


    每一位皇帝明明都有过失,可偏偏这些。


    这真的是太不公平了。


    李隆基恨恨地指着出心声。


    天幕自然是能听见的。


    “好的,既然李隆基先生这样说了,那我们一起看看,李隆基先生的一生!”


    说完,一段长纪录片开始了。


    里面记载了李隆基这一生。


    从他小时候,武则天执掌国政,权力过大,最后他和太平公主在韦皇后想学习武曌的时候走了出来,发动了宫变。


    武曌时期的太平公主忐忑不安的看着自己的母皇。


    武曌只是淡淡的看着,扫了一眼太平,没说什么。


    可是太平冷汗涔涔,汗如雨下。


    “母皇…我……”


    看着太平公主这样子胆小,武曌轻轻一笑:“你做的那些事我在历史书上早就了解的清清楚楚了,不用害怕。”


    听见武曌的解释,太平更慌张了。


    她不知道她在历史书上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她怕她的母皇找她秋后算账。


    “不用怕。”


    武曌对待自己唯一的女儿倒是很好。


    “且继续往下看吧。”


    太平知道自己的母皇这是愿意放过自己了。


    心下微微安定。


    “不过日后,朕不想看到你和其他人联合在一起了。”


    武曌想了想还是提了一句。


    “朕能给你,自然也能从你的身上剥离,只是朕不愿意。”


    “你可知道。”


    武曌警告了几句。


    最终太平连连道歉,并保证以后绝对不做任何让母皇伤心的事情结束。


    天幕上,太平公主被赐死。


    天幕下,太平公主本人破防了。


    “李隆基!本宫和你也算是同僚的缘分了,更何况本宫和你还是姑侄情分。”


    “你竟然如此对我!”


    “李隆基,你刻薄寡恩!”


    “贱人!若没本宫,你永远只是一个王爷,是本宫送你一份权柄,可你竟然如此对待本宫!”


    听见自己女儿的破防,武曌的眉眼处流出一抹莫名的喜悦。


    喝了几口茶,压下心头的情绪,武曌道:“李隆基如何,看完。”


    武曌提了一嘴,太平公主自然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反而听话的捶捶自己母皇的腿,一副乖巧的不得了的样子。


    武曌含笑不语,众臣一副:“公主你看不出来吗?这就是陛下的平衡之道啊。”


    太平公主:“完全看不出来。”


    天幕上李隆基的生平还在继续。


    前期的李隆基,带头节俭,主动招募贤臣良相,为了大唐,处处殚精竭虑,很快就让大唐发展声息到了一定地步。


    此时的大唐,风生水起。


    财富累积越来越多。


    天可汗留下的遗产以及武曌李治给李隆基传下来的基业,越来越好。


    看到这里的时候,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


    “此时的大唐,万国来朝。”


    “大唐的乞丐,甚至都不愿意接受国外的钱,大唐的乞丐,都如此高傲,更何况是大唐的人。”


    “大唐,一个所有种花人梦寐以求的心灵故乡。”


    “时至今日,全球各地,还有数不尽的唐人街。”


    (function () {var id = "2377029035902478992-21409";document.write(''<ins style="display:none!important" id="'' + id + ''"></ins>'');(window.adbyunion = window.adbyunion || []).push(id);})();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这就是唐朝,对天下的含义。”


    “好了,说远了,继续说回来。”


    对于这番话,所有的大唐子民,与有荣焉。


    自己对待后世的影响如此之大,真乃好事也!


    即便自己如今尚在吃苦,可是想想子孙后代,都是这样的骄傲自豪,大唐子民是克制不住的开心不已。


    李世民看着天幕含笑。


    “我大唐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可以了。”


    对此,臣子们纷纷恭喜李世民,并赞叹李世民如今做的越发好了,才能让大唐发展如此壮大。


    李世民含笑让众人别说了。


    继续看天幕才是要紧事。


    李治所在的时代。


    他抱着武则天,此时的武则天尚且年幼,没有后期登上皇位的强大威仪。


    她柔顺的任由李治抱着。


    李治抱着她,笑的得意:“姐姐看啊,我的大唐。”


    武则天笑道:“是啊,你的大唐。”


    李治更得意了。


    看着俊美的李治露出的邪魅笑意,武则天不由自主的脸红了一瞬,李治真好看啊。


    李治也察觉到姐


    姐在看自己,眨巴了一下眼睛也看着武则天:“姐姐!”


    武则天每次听到李治这样喊自己,都有些受不住。


    不过现如今,武则天也很高兴。


    武曌所在的时空,群臣亦是欣喜不已,他们的眼里,自己还是唐臣。


    不是所谓的武周臣子。


    武曌自然是清楚这些人想些什么,只是她不介意罢了。


    武周也好,大唐也好,未来她就是被认可的君主。


    无字碑一出,至今世人都妄图解释她的心中所想。


    想到现代有很多自己的电视剧。


    武曌觉得,真不错。


    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神探狄仁杰的自己的形象。


    很多人只演出来了武媚娘,只有那部电视剧的自己,是当之无愧的君王!


    作为君主,就该如此!


    武曌认为。


    了李隆基后期渐渐腐败。


    李世民蹙了蹙眉。


    然后就是李隆基过分宠爱杨家人,朝堂内一片腐败之景。


    这种种看的人心生痛意。


    尤其是到了最后的安史之乱。


    就像是彻底撕开了所有人的防备。


    安史之乱之后,盛世大唐永不复存。


    只剩下大唐的空壳子,留在这个世上,李世民看着叛军都能直入长安,洗掠了整个宫城。


    李世民再也支撑不住。


    吐血不止,彻底晕了过去。


    看着他这样,臣子们想劝劝他想开点,可是无能为力,因为他自己都是如此的痛不欲生。


    长孙皇后无奈。


    请来太医。


    一个个诊治着,生怕这些人出啥事了。


    叹气的看着天幕,希望天幕不要再讲了。


    天幕将李隆基这一生讲的可谓是清清楚楚,他冤死的臣子,臣子是谁的子孙等等…


    甚至可以说完全是记仇录。


    记录了李隆基身上的仇恨。


    大唐初始的臣子们,认领着自己的子孙后代,为了大唐牺牲。


    一个个泣不成声,却对着已经醒过来的李世民道:“为大唐尽忠,是我们家的福分…”


    李世民哭着述说:“是我,对不起你们。”


    说完又忍不住嚎啕大哭。


    看着真性情的李世民,臣子们心里的悲痛,有种被安慰到的感觉。


    最终,李隆基这一生结束了。


    他的儿子李亨,则坐稳了江山。


    看完他的一生。


    大家终于明白了现代人的那一句话。


    若是他能早死二十年,也是一代明君啊。


    众位帝皇纷纷指着天幕对着自己的孩子们说:“看到没看到没!”


    “切莫学习了李隆基,毁了我们的江山。”


    “都听到了吗!”


    孩子们低头乖巧:“听到了父皇。”


    最后,天幕还放出一段剪辑过的视频。


    昔日那个强盛的大唐帝国,长安里无与伦比的繁华,此刻只剩下残骸。


    昔日这里曾经是百姓们欢声笑语的集市,如今一片寂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对比了,大唐的人哭得更难过了。


    “李亨,李隆基,以及李隆基的臣子们,欢迎你们跟随你们的李世民祖宗们来到现代哦。”


    “……”


    天幕的声音可以更幸灾乐祸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