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第二百四十四章..
作品:《我渣过的昏君重生了》 李承秉翘着嘴角笑了一声。杨杲此人大本事没有,小聪明倒是不少。称降后便交代了范阳军中的情况,康庆则如何暗算谋害康福海,兄弟相残等内情全无隐瞒。
也正是有他这位熟悉叛军的人在,后续平叛也省了不少力。除此之外,杨杲还交出一个人——沈历。此人随康福海举兵,一路出谋划策,与朝中联系也颇深。有沈历在手,李承秉要对沈家动手,又多了两分胜算。
其实杨果刚降之时,李承秉曾想过如何弄死他。前世的杨果与齐王都事他心头的刺,找着机会就该拔除了事。可杨杲也不知是不是太识时务,恭敬老实,没有一点出格之举。
李承秉一来要安抚降将,二来,他已对肖稚鱼说过放下芥蒂,两人信任建立不易,他又何必为这样一个小人落下反复的名声。最重要的疑点,他看出来,眼前女人对杨杲是真不在意,他心里便彻底放下来。
又说了一会儿话,李承秉心满意足地睡了过去,第二天清早,肖稚鱼还没醒,他已起床擦洗出门,召了潼关众将议事。
众人都知叛军已不足为惧,眼下最难办的还在朝廷。太上皇欲立齐王为帝的消息一个月前就传至潼关,大家都装聋作哑,瞧着豫王如今的威势,只怕是宫中又要起波澜。
李承秉料理军务,忙了一整日,外面天都要暗了,这时外面来报,许崇来了。
李承秉走到门前相迎。
许崇朗朗笑着,进门行礼,“别人都说殿下如何威风,我瞧着殿下却是日理万机,不得空闲,现在公务可处理完了?走,走,到舅父家中去吃饭。”
李承秉原想回家用饭,可舅父相邀,又有几位将军作陪,应酬推脱不了,便一同前去。
皇帝驾崩不足三月,不得饮宴作乐,许家身为外家自然知道忌讳,许素将潼关城中大小将领部都请了来,席上并无丝竹美色,以茶代酒,只是有豫王在座,众人你来我往,气每依旧热闹。
来的众将有潼关守城多年,或是跟随豫王平定叛军,一个个心思活络,想着日后前程,对豫王奉承讨好不断,明里暗里以示忠心。李承秉含笑应承下来。这一顿饭吃到入夜时分才散。许崇又清他到书房稍坐,商议朝中之事。
“殿下此 平乱保河山,建立不世之功,众将与朝臣也都是心向殿下的,如今也只有沈家还不死心,可他们能动的也只有禁军,便是禁军之中也不会全听他们的,现在该好好打算了。”
李承秉捏了捏额角,道:“这几日我已经派人前去京城联络裴相,只等有消息回来,就可以马上启程了。”
许崇刚才见他漫不经心的,心里还有几分忐忑,此时听他这一句已是确定要回长安争争,心头大定,抚着长须哈哈大笑,对外喊了一声,叫人换茶。
李承秉瞧了眼天色,却是有些坐不住,一颗心早往家里飘。
这时闻到一阵若有似无的善香,一位妙龄女郎端着一壶茶翩然如内,她穿着园领硝子,下着百蝶穿花裙,头发全拢起,梳着回鹘髻,露出光溜溜的两鬓,一张脸如春杏般俏丽。许崇含笑看着,佯作嗔怒道:“怎么是你送茶来。”
许十一娘道:“我来瞧瞧伯父,却不知有贵客在。”
许崇对李承秉道:“这是十娘,从前你也见过,这回跟着我一起出来见见世面。”回头又对许十娘道,“豫王在此,还不赶快行礼。”
许十一娘看见主位上坐着的男子挺拔英武,一身贵气,目光更是锐利至极,她不敢细看,赶紧行礼。
李承秉摆了摆手。
许崇笑道:“+娘是个乖巧懂事的,说起来,该喊殿下一声表哥。”
他早就私下提点过许!娘,这时就坡下驴就可以喊一声表哥,也显亲近。可许!娘感觉豫王与寻常所见贵公子不同,一身杀伐之气,她心下不由胆怯,支吾着实在叫不出这声表哥。
许崇取笑道:“平日那么伶俐,怎么突然害羞了。”
李承秉不以为许,喝了茶便说世间不早要走。
许崇送至书房门外,对十娘道:“你代我送殿下出去罢。”
许十一娘低低应了一声,叫婢女提上灯,领路往外走。李承秉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转,迈步往外走。
夜风徐徐,花园中飘来桂花香。
婢女脚步微缓,侧过脸来悄悄使了个眼色。许十娘平索也是落落大方,言谈有物,可今天却总觉得有些别扭,沉默走了半路,眼看就要穿过院子,她轻叹一声,开口道:“前些日子王妃赞我香囊,这两日我赶做了一个,正巧今日殿下来了,还请殿下捎带回去。”李承秉停下脚步。
许十一娘榛首峨眉,菱唇含笑,从袖中取出一个做工精巧的香囊来。
李承秉扫了香囊一眼,并没有伸手,道:“你去见过王妃?”
他语气平淡,许十—娘不敢抬头,只垂目盯着地上,道:“初至潼关伯父就带我去拜见王妃,”稍顿一下,又道,“王妃娘娘宽柔,待我极好。”
李承秉微睐,又问:“你去过几回,王妃和你说过什么?”
许!娘微怔,飞快抬头看了一眼,对上李承秉不怒自成的脸,心下打鼓,将几次上门与肖稚鱼相交的事说了,并无隐瞒,只是两人说的大多都是些女子闺阁事,便只提了少许。
李承秉并无不耐,听她絮絮叨叨说了一阵,这才道:“我那位王妃不善女工,既然她喜欢你做的花样,你就多做几个,回头一并送道府里让她挑。”
许十一娘握着香囊的手紧了紧,只觉得脸上一阵发烫和刺痛。
李承秉道“王妃在这儿说话的人少,你容她说话解闷,她会记得你的好,日后到了长安,就让王妃做主,为你相看一门好亲事,行了,外面的路好走,就送到这儿吧。”
侍卫闻言立刻从婢女手里接过提灯。
许十一娘屈身行了礼,看着豫王离开院门,她长出一口气,转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