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宣和书铺

作品:《李镇抚他老实了

    《李镇抚他老实了》全本免费阅读


    看着二人走后,玉幺颦问出了心中疑问,“殿下,李镇抚和雍王殿下看起来像是熟识?”


    长公主顿了一下,浅尝了一口桌上的桃花酿道:“这事情也的确鲜少人知晓,先帝在位时,曾有一位战功赫赫的啸云将军李朝乘,你可曾听说过?”


    玉幺颦道:“是有听说过,听说他当年战无不胜,本是我朝的常胜将军,可惜天妒英才,死在了诛伏之战中。”


    长公主面容沉静捻动手中佛珠道:“他在当年的诛伏之战中被俘,为了免受敌军威胁,自尽在两军阵前,李敬惜就是他遗腹子,边关日子苦,她母亲生下孩子后便郁郁而终,方指挥使当时还不在锦衣卫,是他麾下一将领,他带着孩子回了鄞都,从此便成了李敬惜的养父。”


    玉幺颦闻言有些惊讶,他鲜少关注锦衣卫,只知道方指挥使是李敬惜的上司,不想其中还有这样一层关系,那这也就说得通了,方指挥使是宁贵妃的胞弟。武宁帝登基,宁贵妃入宫后极其得宠,甚至赐了宁字为封号,随着宁贵妃越来越受宠,方指挥使也进入了锦衣卫,地位也越来越稳固,这么说来,李敬惜和李恪辛某种程度上还算得上是表兄弟了,怪不得会关系不错的样子……


    玉幺颦捏起桌上的蜜枣糕咬了一口,听见外面传来阵阵喝彩声。她起身说了一句,“殿下,外面好热闹,我出去看看!”,长公主点点头说道:“去吧!我也该回府了。”


    玉幺颦推开门往外走了几步趴在栏杆上往下看着,是花魁大选再进行最后之比,最终得了魁首的是那个和玉幺颦一起弹奏的折枝姑娘。


    得了花魁届时名声大噪,能得不少银钱,寻常贵族宴会也能进去露个脸,若是得了官眷贵妇们的赏识,还能聘请到家中做教习先生,以后便是不再出名也能有个好着落,像折枝擅古琴,以后要是做个古琴师傅也是极好的。


    玉幺颦支着下巴笑了笑,她是真心为折枝开心的,折枝比她大三岁,自从她来了曲殇阙一直把自己当妹妹照顾。折枝家中贫穷自小被卖身于曲殇阙,如今家中还有父母赡养,她那个不学无术的弟弟经常来曲殇阙要钱,每次都闹得鸡飞狗跳,折枝不愿多事,每每都给了他,前些天那个弟弟与人斗殴时伤了对方一条腿,没有钱赔就得进牢里蹲几年,折枝的父母跑来曲殇阙大闹,又是骂折枝白眼狼,又是下跪胡搅蛮缠,折枝将她几乎所有的积蓄给了才凑够数,这些日子过得窘迫。


    她此前想给折枝一些钱,可她说不想连累别人就没要,此番花魁娘子大选,玉幺颦没有参加,她不想与折枝争,因为她不需要这个名头,而折枝需要,折枝如今已有二十一,若今年没成为花魁娘子,须得再等三年,届时曲殇阙青葱一般的姑娘们,竞争起来也没什么希望了,如今她成功选上,日后再不愁吃穿了,只希望她家中再不要生事才好。


    底下折枝也缓缓向楼上走来,可她脸上却不是欣喜之意,清柔秀丽的面上神色惶惶,难掩不安,玉幺颦上前问道:“折枝姐姐,选上花魁娘子你不开心吗?怎得一脸愁容。”


    折枝却有些恍惚地抬起眼,嘴角扯起一个不太自然的笑容,“开心,我…我只是怕家中父母知晓此事又过来胡闹。”


    玉幺颦道:“姐姐你就是心太软,他们都这么对你了,你就该和他们断绝关系,不再搭理才好。”


    折枝无奈地苦笑一声说,“你不了解他们,若我彻底不管,他们宁可告我一个不孝让我,都不会放过我的,我只能少给些了。”


    玉幺颦摇摇头叹息一声没说话,世间事终究是无法寻得圆满,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不得已处。


    折枝转身往楼下一瞟神情似有惊慌,赶忙收回眼神,对玉幺颦说道:“阿颦,我有些累了,就先回房了,你也早些歇息!”说完便从此离去。


    玉幺颦有些纳闷,她走到折枝站着的地方,往下看去,底下以后书生打扮的男子正探头探脑往上看,见玉幺颦站在上面,显露出一个友好的笑容,玉幺颦冲他点了个头就往自己房间走去,路过折枝房间时,脚步一顿,刚刚她看起来很慌乱,会跟底下那个书生模样的男子有关吗?真是奇怪!


    ……


    鄞都里逐渐入了深秋,天气不再黏腻闷热,树叶也都枯黄凋零,随着微风刮落入泥,几个小丫头正在后院清扫落叶,嘀嘀咕咕说着话。


    “折枝姑娘最近总是一副神思恍惚的样子,我今晨给她送东西,喊了她好几遍她都没听见。”


    “你也发现了?我近日也有所感。”小丫头左右张望一下小声说,“我前日还看见她夜深人静时从后门出去了,我眼尖瞧见外面等着的是个俊书生。”


    最小的丫头惊讶地捂着嘴,“真的吗?可是折枝姑娘的心上人?”


    “那就不知道了……”


    后方经过的玉幺颦正巧听到几人对话,忽而想起了那日在曲殇阙那个书生。反正进来折枝姐姐确实怪怪的。


    她拿着画轴准备出门,马上就要到长公主生辰宴了,这幅自沙州得来的画还未装裱,玉幺颦打算今日出门给它修饰完善。


    鄞都有家书画铺子,书铺主人是宫中画院出身的学士,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便出了宫开起了书铺,平日也做一些装裱画作,修复古籍的行当。


    马车慢悠悠走着,到了一间格外清雅的店外,暗色雕花大门,门上牌匾刻着四个字“宣和书铺”,玉幺颦下了马车抱着卷起的画轴往里走,书铺主人薄衫木簪,头发花白却眼神清亮,正仔细地修复手中残卷。


    玉幺颦嘴角一勾笑得灵动,扬声道:“小老头,给你带了蜜橘酥。”


    刚刚还聚精会神的人闻言,立刻放下手中工具,看向玉幺颦,肃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