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点名爆杀!老朱给朱檀的交代! Ok.

作品:《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


    朱元璋冷笑一声。


    “咱倒是想不到我大明有如此多的事情!


    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小小的盐成了诸位爱卿关注的焦点!”


    说着。


    朱元璋忽然笑道:“不过也对嘛,老百姓过日子,总得需要柴米油盐!这盐,确实重要的紧!


    赵侍郎!


    你如此关心份内事,不愧是我大明的忠臣,咱很欣慰啊!”


    赵宣怀听到这话,原本应该是高兴的,毕竟得到陛下的夸奖了。


    可是不知为什么,他的心中总是隐隐有几分不详的预感!


    陛下这话真的是对自己的夸奖吗?


    自己为何总隐隐觉得有股杀气一般?


    心中如此想着。


    一时间。


    赵宣怀整个人都僵在那里。


    不知该谢陛下夸奖,还是不该说话.


    朱元璋看着赵宣怀。


    忽然将手中的奏章狠狠丢向赵宣怀!


    站在赵宣怀前面的郭桓被吓了一跳,急忙闪开。


    赵宣怀被奏章砸中额头,整个人懵在当场。


    不只是赵宣怀在场的所有大臣全都懵了!


    陛下怎么突然发如此大的火?


    原本还在给周围人串联,要在朝堂之上帮鲁王殿下说话的蓝玉,此时也察觉到了气氛不对,整个人感觉莫名其妙。


    今日早朝气氛很明显啊!


    就是要批判鲁王,同时处置他的鲁商盐行和长芦盐场!


    怎么现在看起来,反倒是第一个跳出来的赵宣怀要倒霉了?


    赵宣怀只是茫然了片刻,立刻“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陛下,臣知罪!”


    朱元璋冷笑一声:“知罪?你知的是什么罪?”


    赵宣怀一时哑口无言,自己能说知什么罪?


    勾结盐商的罪吗?


    那是不想要九族了!


    可是若说自己无罪,陛下如此待自己,自己还要顶撞,岂不是欺君?


    就算今日没事,以后只怕也要被陛下拉清单,到时候九族还是难逃一劫!


    所谓伴君如伴虎,便是如此!


    根本没有讲道理的时候,也不给你讲道理的机会!


    赵宣怀犹豫片刻,终于颤声道:“臣臣惹的陛下如此大怒,便是罪过!”


    朱元璋满脸冷笑。


    “依你赵侍郎所言,咱反倒是个不讲理的人了?哼!好一张铁嘴!”


    说着。


    朱元璋命侍候在一旁的陈老太监道:“将锦衣卫近日报来关于赵侍郎赵大人的事情递给太子!”


    很快。


    陈老太监将一道奏章递给了太子朱标。


    朱元璋看向朱标,淡淡道:“念!”


    朱标点点头。


    “洪武十一年五月,盐商曹文龙通过时任户部员外郎程朗,结识时任户部郎中的赵宣怀,送大明宝钞一万贯!


    洪武十一年腊月,盐商曹文龙送赵宣怀宝钞两万贯!


    此后,至洪武十八年,每年盐商曹文龙均送赵宣怀宝钞、玉器、黄金等物!


    今年,又先后送赵宣怀宝钞达十五万贯!


    先后求了赵宣怀两件事!


    第一件!


    将洪武十八年的盐引规定的售盐价格由一钱二分银子改作一钱四分银子!


    第二件!


    请赵宣怀出面上奏朝廷,要求处置鲁商盐行和长卢盐场,阴谋弹劾鲁王朱檀!”


    话音落下。


    赵宣怀整个人已是瘫软如烂泥一般!


    脸色苍白,嘴唇颤抖。


    口中喃喃道:“怎.怎么可能!不应该啊.我明明很小心”


    朱元璋冷笑一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咱的锦衣卫便是这大明朝的天网!


    你们敢贪赃枉法,便不会想着有今日这一天吗?”


    说着。


    朱元璋看向赵宣怀。


    怒骂道:


    “赵宣怀!你这害国的?虫,该死的混账!


    咱真是瞎了眼!


    才让你这混账一直掌管大明朝的盐务!


    从你做郎中开始,便管着盐务,直到如今做了户部侍郎!


    这些年咱可有亏待过你?


    你就是这么报答咱的?


    拿着自己手中的权力去换盐商给你的好处!


    你简直该死!”


    此时。


    赵宣怀被骂的已经站不起身来!


    群臣这时候才发现事情完全反转了!


    原本应该是被议论的主角鲁王,完全不在今日的讨论范围之内。


    赵宣怀反而成了那个最突出的!


    不过这件事也足以震撼群臣了!


    这么多年,这家伙到底收了盐商多少银子?


    蓝玉更是满脸茫然。


    忍不住看向信国公汤和。


    忽然整张脸都涨红了起来。


    自己刚才还信誓旦旦的跟周围亲信说,鲁王如何如何好汤和如何如何自己接下来如何如何.


    谁能想到一转眼,反转了!


    这件事跟鲁王根本没什么关系,反而是攻击鲁王的赵宣怀有问题,那么其他官员是不是也有问题?


    自己这还叭叭给人上课呢.


    现在傻了吧?


    这下子可太丢脸了!


    蓝玉这个时候只感觉,朱元璋每骂一句赵宣怀,就仿佛在抽他的脸一般.


    信国公!


    你也太守口如瓶了,这圣旨肯定不是训斥殿下的!


    汤和满脸微笑,他一直期待着乐子就在这个时候。


    朱元璋不看赵宣怀。


    却看着群臣。


    忽然叹道:“前些时日,咱静极思动,恰好带着太子在这应天府中微服私巡了一番,深有感触!


    杜甫当年的诗写的没错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咱和太子看到了,应天繁华达官贵人穿金戴银。


    也看到了百姓生计艰难,沿街乞讨!


    叫卖的也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只为混口饭吃!


    而更让咱感触颇深的便是这盐价了!”


    说着。


    朱元璋狠狠瞪着赵宣怀,怒道:“一钱四分银子一斤!


    赵宣怀!


    你是怎么敢定出这个价格的?


    你定这个价格的时候,是怎么敢不告诉咱和太子的!


    你是嫌百姓生活还不够困苦,还是觉得咱大明的盐真的卖便宜了?


    你管了盐务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人一天不吃盐便没有力气吗?


    你把盐卖的这么贵,你让这些百姓拿什么去买盐?一个人一年便要吃十斤盐,一人一年累死累活不过赚那么三两四两银子!


    难道要拿出一半的收入去买盐吗?


    他们吃穿养娃就不用钱了吗?


    你是准备让这些百姓吃私盐,还是不吃盐?


    咱的百姓,要劳作,要种田!


    一天不吃盐,他们哪来的力气干活?


    干不动活,你是想让他们饿死吗?


    赵宣怀!


    亏你也是个读书人,你好歹毒的心肠!好恶毒的心思!”


    说着。


    朱元璋又冷冷道:“关于你将盐引上的价格提到一钱4分银子的事情,咱也命人调查过了!


    盐价虽然涨了二分,但是这钱可一文都没有落入户部!


    反而变成了你体恤盐商获取盐引和购盐成本上升,所以才要涨价!


    赵宣怀,你还真是体恤商人呢!


    不过,你体恤的商人曹文龙可没有对你如何忠心!


    锦衣卫大刑之下,他可是将这些年与你之间的勾勾当当全都招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赵宣怀此时连喊冤枉的力气都没有了。


    只是瘫软在地上。


    浑身颤抖。


    一语不发。


    铁证如山,这便是真正的铁证如山!


    自己还能说什么呢?


    听后发落吧.


    可是,犯下如此大罪,该怎么发落?


    在大明朝,贪污60两银子便要剥皮揎草!


    自己受贿了多少?


    10万两?


    20万两?


    即便是凌迟,恐怕也够数了,甚至九族也难逃一劫!


    朱元璋看也不看赵宣怀。


    反而双目炯炯,看着群臣。


    “咱当时路过这些盐商的铺子,听着那些百姓抱怨盐价贵。


    而这些盐商,口口声声都在说,他们卖的贵也是根据盐引上规定的价格来的!


    说白了,都是朝廷要求的,要怪就怪朝廷!”


    朱元璋咬牙切齿地恨恨道:“这些该死的奸商!


    他们如此败坏朝廷的名声,反而将赚到的银子塞到了自己的腰包里!


    咱恨呐!


    怎么没有早些发现他们!


    他们有钱,他们可以行贿四方,可以让咱的官员为他们发声给他们说话,甚至帮他们赚银子!


    坑害的无非是整个大明,无非是咱的百姓!


    哼!


    咱知道,你们当中也有不少人与他们勾结!”


    说着。


    朱元璋冷笑一声。


    “礼部给事中张华年!


    工部郎中钱循!


    礼部郎中张荃!


    督察院.”


    朱元璋一个一个地念着名字,基本上,都是最近一段时间上奏本要求处置鲁商盐行的官员。


    此时被挨个点名,悉数跪在地上!


    朱元璋冷冷道:“将这些人全部拖下去,严加审问!从速从快,从严从重!该株连的一个都不要放过!


    他们背后的盐商也要悉数揪出来!


    咱倒要看看这大明朝是谁说了算!


    咱也想看看,到底还有谁,敢为银子瞎了眼,脏了心!”


    话音落下。


    很快。


    大殿上出现了一群大汉将军,将这些官员悉数拖走。


    “陛下,臣冤枉啊”


    “陛下饶命,臣知罪!”


    “陛下,臣是无辜的,臣一开始没有想收,是他们硬要给臣的陛下明鉴啊.”


    朱元璋听着这些官员嘈杂的喊冤声,忍不住一阵心烦,连连挥手道:“赶快都拖出去!咱听了他们的声音都恶心!”


    很快。


    朝堂之上,为之一空。


    起码少了六分之一的人!


    蓝玉忍不住啧啧感叹。


    “嘶――!空印案和胡逆案之后,朝堂之上还没有这么大范围的空过”


    四周人看着蓝玉,满脸麻木。


    现在这个时候能顶住压力,还敢调侃的,恐怕也只有这位永昌侯了,真是大心脏啊.


    朱元璋看向群臣忽然又一笑。


    “这些混账东西一直在攻击鲁商盐行和长芦盐场!


    咱还不如让他们直接说,他们看不惯的是鲁王朱檀,咱家的老十!


    鲁王难呐!


    生在这帝王家,难免受委屈!


    上一次他不顾个人得失,不计较是否违反朝廷规制,冒着被惩治的风险,亲率大军,奇袭倭寇!


    硬生生救下了日照县城2万余人!


    同时还缴获了上千万两银子的财货,还剿灭了2000余倭寇!


    此等针对倭寇的功绩,自咱大明开国以来,可是从未取得过的!


    咱给他什么封赏了吗?什么都没有!


    毕竟他如今已是亲王爵位,赏无可赏!


    甚至咱还不得不将他缴获来的银子悉数要了过来!


    虽然说,咱是他老子,咱是皇上,咱想要些东西,难道他还能不给吗?


    但咱心里清楚,鲁王受委屈了!


    有功不赏,这便是这天底下最大的委屈!


    鲁王这孩子倒也懂事,只跟咱要了长芦盐场!


    咱一开始以为,他是想每年剩下些盐税,多多少少给他赚些银子,也算是个心理安慰。


    咱却没有想到他将咱这长芦盐场,竟在几个月内就变成了整个大明朝的聚宝盆!”


    话音落下,仿佛在平静的池塘当中投下了一颗巨型炸弹一般,一瞬间水花四溅!


    群臣纷纷瞪大了眼睛,震撼无比!


    怎么长芦盐场就成了大明朝的聚宝盆了?


    鲁王殿下到底在那里干了些什么啊?


    朱元璋静静看着群臣。


    “朱檀改良了长芦盐场的制盐方法!


    如今长芦盐场制出的盐成本极低!


    甚至一年产出几万万斤盐,成本也不过十几二十万两银子!


    而这盐的品质却又极高!


    想必诸位爱卿也应有所耳闻,若是还不知道的,可以回自家后厨看一下!


    如今粗略算下来,按照四分银子一斤对外卖盐的话,长芦盐场每年可留下的盐税高达八百甚至九百万两银子!


    朝廷每年可得四百万两银子!


    另外的四百万两银子,咱已经做主,全部留给朱檀自己用!


    他说还有用,咱信他!


    一定还有更大的作用,咱盼着他,能再为大明建功!”


    话音落下。


    群臣再度震惊了!


    户部右侍郎郭桓更是眼睛瞪的大大的。


    整个人都要晕过去了!


    多.多少?


    按照四分银子一斤的价格,每年竟然还能赚到八百多万两银子!


    这也太夸张了吧!


    大明朝一年的赋税也就跟这个数差不多!


    蓝玉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随后。


    脸“腾”地一下就发烧了!


    自己说过的话,仿佛言犹在耳。


    “朱檀定要被陛下惩罚的信国公说了,那圣旨里把朱檀骂的狗血淋头,还求着本侯帮忙一起求情呢”


    这.


    这.


    此时蓝玉整个人迷迷糊糊的,几乎快要晕过去了!


    甚至他还巴不得自己现在晕过去!


    他简直无法接受四周亲信看向自己的眼神


    即便是他们没看自己,蓝玉也怀疑他们心里不定在怎么嘲笑自己!


    朱元璋看着群臣震惊震撼的表情,心中也是舒爽的无以复加!


    这天底下,哪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


    如今,朱檀这孩子就是自己最有出息的儿子!


    咱可以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在这里夸奖他!


    在这里向群臣炫耀!


    咱的儿子有能力有本事!


    他一年能赚1800万的银子!


    等到群臣的震惊结束之后。


    朱元璋还有些意犹未尽。


    “说起来咱不得不感谢朱檀啊!


    你们这些人身居高位,锦衣玉食,每日里衣食无忧,根本不会知道百姓有多苦,但咱的儿子知道!


    以前的盐价,最低的时候,还是一钱二分银子一斤!


    朱檀本可以将鲁商盐行的盐价定在八分银子一斤,但他并没有被钱蒙蔽了双眼,反而是体谅百姓吃盐不易,主动将盐价又降到了四分银子一斤!


    做了这样大的好事,他却并没有居功!


    反而让各地盐行的掌柜纷纷站出来说,这盐价是咱规定的,一切的好处都要感谢大明!感谢朝廷!


    如此忠心,如此诚心,如此仁心!


    咱的儿子值得你们所有人学习!”


    随着对朱檀一事的落锤定音。


    早朝彻底结束。


    朱元璋满脸笑容,回了宣政殿。


    他对身边的大学士宋讷道:“给锦衣卫、刑部、大理寺传旨!让他们尽早审问,尽早结案,该抓的抓,该判的判,该杀的杀!”


    宋讷躬身领命。


    朱元璋又道:“将今日早朝发生的这件事抄邸报,明发全国!


    特别是,也要给诸王馆送一份!”


    宋讷点点头。


    他心里清楚。


    如今,鲁王朱檀还在诸王馆呢!


    估计陛下是特意给他看的。


    朱元璋忽然幽幽叹息一声。


    问道:“通政司那里可有魏国公的消息?他人到哪里了?还没有返回应天吗?”


    宋讷恭敬道:“回陛下,还没有消息!只怕还在返京途中!”


    朱元璋点点头,抬头望天。


    心中幽幽叹息。


    “天德.你可千万要挺住!你可是咱大明的擎天玉柱啊”


    诸王馆。


    此时。


    朱檀正和王妃汤氏在后花园散步。


    如今并不是藩王朝觐的日子。


    朱元璋也没有召其他藩王进京。


    所以,偌大的诸王馆中。


    也只有朱檀和汤氏二人。


    原本朱檀善解人意,心疼汤氏远离父母,还想让她一直在信国公府上住着。


    当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朱檀想去秦淮河畔体验一下喝花酒、坐花船、那个啥花魁


    感受一下十里繁华,真正体验一把封建社会腐化堕落的巅峰


    当然朱檀可不是真的喜欢这些,他只是为了树立自己鲁荒王的人设嘛


    朱檀拿七哥朱?的性命发誓,他真是这么想的,如果骗人,七哥朱?不得好死。


    可惜,懂事的汤氏不够善解人意。


    在家中和父母团聚了一段时间,还是毅然决定来诸王馆陪朱檀。


    毕竟,因为不守规制的事情,汤氏已经被吓一次了。


    如今虽然知道这样做也没什么问题,但汤氏再也不想授人以柄了。


    朱檀心中顿时遗憾无比!


    虽然说,当着汤氏的面自己跑到秦淮河上去那个啥花魁,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还能更加树牢他鲁荒王的形象。


    但是朱檀还是太心疼汤氏了,不忍伤她的心。最终没有做下这种事


    朱檀带着汤氏漫步在诸王馆的后花园,倒是十分轻松惬意。


    虽然诸王馆只是各位王爷进京之后临时的居所,但却建的并不马虎,更不敷衍。


    整个后花园雕梁画栋、水池假山、花草树木都设计的极为大气,鸟鸣阵阵,更让整座后花园显得清幽中透着勃勃生机。


    朱檀跟其他人并不相同,起码他对礼法是不屑一顾的。


    所以他如今在公开场合就这么大大方方的牵着王妃汤氏的手,漫步在这后花园中。


    汤氏原本还想挣扎一下,但试过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种被牵手的感觉很奇妙,也很甜蜜!


    汤氏十分享受这种感觉。


    虽然说遵守朝廷规制十分重要,可是朝廷规制当中也没有说过,王爷不能在公开场合下牵王妃的手啊.


    更主要的原因是,朱檀已经将整个后花园清空了,不允许任何侍卫太监宫女之类的靠近,所以王妃汤氏才没有那么羞涩


    只是朱檀在牵着汤氏的手走在这后花园的时候,心中忽然有几分遗憾。


    他的脑海中跳出了另一个女子的倩影,那个一直对自己“图谋不轨”的绝美女子。


    吴婉儿。


    那么美的女子,若是自己牵着她的手在另一边,双美伴游,岂不美哉?


    唉.


    本王可是很难接受一夫多妻制的!


    要不然,把吴婉儿收作妾室吧.


    妾不算妻!


    朱檀心中忍不住想着。


    忽然。


    远远地响起一个声音。


    “殿下!通政司发的邸报!是送给殿下的.”


    汤氏听到声音,吓的急忙将小手从朱檀的手中抽了出来。


    脸色也微微发红。


    朱檀有些不爽。


    皱眉道:“什么邸报?”


    很快。


    太监跑了进来,将邸报呈递给朱檀。


    朱檀接过这份邸报,看了起来。


    看完后。


    朱檀笑笑。


    这算是自己那位父皇在对自己示好吧?


    将这些弹劾自己,针对鲁商盐行和长芦盐场的官员悉数查办,就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了。


    朱檀正看着邸报。


    忽然。


    太监的声音再度响起。


    “殿下!周王殿下也来诸王馆了!他请殿下前往一叙!”


    朱檀愣了愣。


    周王?


    朱??


    5800字奉上!明天争取更多一些,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