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齐王朱榑

作品:《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青州城。


    齐王府。


    朱榑手提长刀,舞动如风。


    他的面前。


    一个太监战战兢兢,头上顶着一个苹果。


    朱榑笑道“小安子,你放心!虽然你撞见了本王玩女人,扰了本王的雅兴,但是本王绝不是一个记仇的人,这一次,本王若是砍到苹果,砍不死你,你就没事!


    如果砍死了你,那就是你命里该有此一劫!


    但是,本王绝不会挟私报复,保证公平合理!”


    说话间。


    朱榑的长刀迎面斩下!


    太监惨叫一声。


    “殿下,你的公平合理就是拿布蒙着眼斩我吗?”


    嗤拉——!


    太监再也没有机会说出第二句话。


    他的头上中了一刀。


    苹果和头顶同时裂开。


    红白之物喷了朱榑一身。


    朱榑解下蒙在眼睛上的布,镇定自若,对身边颤抖着的太监道“水!”


    很快。


    一个太监端着盆水,哆哆嗦嗦走了过来。


    朱榑洗了洗手和脸。


    深深嗅了一下空气中的血腥味。


    迷醉道“今天空气的味道,格外甜美!”


    断水的小太监听到这话有些怀疑人生。


    这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格外甜美?


    王爷...


    太恐怖了...


    忽然。


    齐王府左长史钱鸣快步走了进来。


    看着朱榑,眼里有些惶恐。


    在他之前。


    齐王已经杀了五个长史了。


    杀人的理由五花八门。


    这也让钱鸣将自己出门当差的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


    和夫人的离别,就仿佛生离死别!


    天晓得这个残暴的齐王什么时候就把自己砍了。


    今日。


    眼看着齐王周身血迹斑斑,钱鸣知道,王爷又杀人了。


    他硬着头皮对齐王道“王爷,刚刚齐王卫传来消息,鲁王府数千大军入境!目的不详!王指挥使不敢阻拦,命人来找您,看看怎么办!”


    朱榑听到这话,一楞。


    皱眉道“鲁王?朱檀?他来本王的青州干什么?”


    钱鸣苦笑道“我们一概不知!兖州、青州的交界处,我们的人并不多,当时只有一个百户所,看到好几千人,根本不敢拦!就任凭他们过境了!”


    朱榑哼道“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本王跟朱檀是死对头!就冲这件事,非好好告他一状不可...”


    钱鸣愣了一下。


    王爷跟鲁王毕竟是亲兄弟,鲁王大军过境,想必是有什么事情。


    不至于一下子就要告状吧?


    钱鸣忍不住道“王爷,这事是不是再查一下?您跟鲁王爷毕竟是兄弟...”


    朱榑不耐烦地摆摆手,道“屁的兄弟!朱檀那个废物,跟本王是大道上的死敌!修道长生,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是要打坐琢磨,苦熬筋骨精神的!他竟然走上了炼丹修仙的邪路!光凭这点,本王就跟他势不两立!”


    钱鸣......


    还以为你跟鲁王有多深的仇...


    感情就因为修道这么不靠谱的事?


    朱榑哼了一声,道“钱鸣,你去叫上那个见到鲁王卫大军过境的百户!咱们去济南府!”


    钱鸣愣了愣,问道“王爷,去济南做什么?”


    朱榑道“去找山东布政使孙延年!这件事,本王要跟山东布政使司联名上奏章,弹劾鲁王!”


    钱鸣听到这话。


    表情顿时严肃起来。


    看来,王爷是想将事情闹大...


    如果只是齐王自己上奏章给皇帝告鲁王的状,或许只会被当作兄弟间起了争执。


    但现在,王爷竟然要联合山东布政使司一起告鲁王,那事情可就严肃了。


    当然,现在也确实证据确凿!


    只要将那个百夫长带上就可以了!


    身为王府长史,钱鸣自然不敢违抗。


    立刻点点头,道“下官遵命!”


    ......


    济南府。


    山东布政使司衙门。


    信国公汤和坐在正中央,面沉如水。


    他的身边,坐着吉安侯陆仲亨。


    下首。


    坐着三位山东布政使司的大员。


    分别是山东布政使孙延年,山东按察使李全和山东都指挥使周大康。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势力做大,山东的省一级,一直是如此分配权力。


    分别设置了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


    三个衙门的最高长官都是二品。


    平时。


    布政使主管民生、经济和行政等等事务。


    按察使监察地方不法之事。


    都指挥使则主管军事。


    三个衙门将整个行省的权力分散开来,一旦遇到涉及全省的大事,便要聚在一起开会商议,才能最终定下决策。


    汤和淡淡道“今日,本国公来山东,主要是奉陛下之命,巡视山东海防!光是洪武十七到洪武十八年,短短一年多的功夫,倭寇大大小小进犯了山东十几次!军民死伤高达数千!损失财物无数!


    孙大人,李大人,周大人!说说吧!这山东,怎么就让倭寇肆虐到这个地步?是朝廷给你们边防的银子少了,还是设置的卫所不足?亦或者是地方官守土不利,还是你们山东的兵,就是不能打!”


    话说到最后,已经隐隐带着几分呵斥。


    让三名二品大员都有些坐立难安!


    毕竟,他们面前的,可是位超品国公!


    还是从陛下起家,就跟着陛下一起打天下的老牌国公!


    山东布政使孙延年听到汤和的呵斥。


    心里苦涩无比!


    事实上。


    朝廷给山东边防的银子本来也不多!


    谁不知道。


    朝廷的精力都在北方,一直在反复扫荡草原,山东能捞到多少银子建设边防?


    可是,山东海防线长啊!


    从北到南,山东半岛的海岸线绵延长达6000多里!


    哪怕算上刚刚建好的安东卫,现在山东也仅仅只有四个卫所,12000人!


    要防守6000多里的海防线,那不是开玩笑吗?


    更何况。


    倭寇虽然穷困,战法也乱七八糟。


    但是,那些倭寇为首冲锋的,可都是浪人!


    这些人悍不畏死,手中的武士刀又极为精良,虽然明初的卫所兵战力没那么拉胯。


    但同等数量下,面对倭寇,卫所兵还是很难取胜的。


    反而是经常被倭寇反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卫所制度推行了十几年。


    洪武皇帝倒是十分自豪。


    经常夸口说“吾养百万兵而不废百姓一粒米!”


    但这个代价也是十分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