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金粉与红楼
作品:《影帝:我谢谢你哦》 放下手机后,张远拦下一辆出租车,急匆匆的赶往约定的酒店。
面对这天大的机缘,他一刻都不敢耽误。
20世纪初,无数神剧神仙打架,争相斗艳,可即使在如此残酷的竞争下,《金粉世家》依旧成为了大陆电视剧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笔。
而且与《征服》这种“小作坊”不同,《金粉世家》可是大制作,演员阵容称得上是众星云集。
一部戏就捧红了两位女主,还给演唱主题曲的沙保亮上了一道养老保险。
来到饭店包间,敲门进入。
“张远,你来啦,我给你介绍一下。”高群舒连带笑容起身迎他。
“这位是李大伟李导。”
“这位是杨涛杨导。”
“这位是周小文周导。”
“这位是……”
在座的不是导演就是剧组相关人员,全都是业内人士,所有人都好奇的看向这位刚来的年轻人。
而高导在电话中提到的李大伟在见到张远后,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失望。
老高给我吹了半天,我以为是哪儿不出市的高人,原来只是个黄毛小子……李大伟腹诽道。
也不能怪他,谁能相信一个20岁不到的小伙会修改剧本。
一一打过招呼后,张远主动坐在了宴席最次的位置上。
虽然在《征服》剧组他已经能做到导演身旁,但出门在外,都是生人,还是要低调谦逊些。
“老高,这就是你说的天才,不会是在吹牛逼吧。”周小文脾气直,说话也直。
算是帮李大伟开了口。
“你是喝多了吧,跟我们开玩笑呢。”
高群舒一脸坏笑,给张远递了个眼神,仿佛在说。
小远,给他们整个活!
见主座的李大伟沉默不语,张远主动开口。
“李导,我听高导说,您最近打算改编拍摄《金粉世家》对吧。”
“这小说我刚好看过。”
李大伟一愣,这可是民国时期的小说,你小子竟然看过。
他扪心自问,若不是要拍电视剧,自己都不会去看原著。
这小子不会在诓人吧!
“好,你说你看过,那聊聊你对这部小说的感受。”李大伟的怀疑愈发浓重,连带的觉得高群舒不靠谱。
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倒要看看高群舒吹了半天的人才能有什么本事。
说到这本书,张远前世还真看过。
倒不是他文青,而是大学时有一个他想泡的文青妹子爱看民国小说,他想制造点共同话题,这才连夜苦读。
当然,最终这位所谓的文青少女其实是个颜狗,张远的书算是白看了。
提出质疑的周小文低了脑袋琢磨了一阵,的确一一对应。
“不光如此,还有金家三少爷与男戏子有染,这与红楼中的薛蟠看上戏子柳湘莲何其相似。”
“再说回主角金燕西,故事的主线便是他和两位女子的纠缠,刚好对应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就连人物性格都能对得上号!”
李大伟好奇的看向张远,这小子说的的确在理。
自己当局者迷,看书时不觉得,现在跳出书本,确实如此。
“这……这情节相似的书有很多,几个人物类似也不能说明什么。”周小文还在嘴硬。
“那么,女主冷清秋和林黛玉的生日都是花朝节这件事,又该怎么解释呢?”张远抛出了“王炸”。
周小文彻底不吱声了。
性格设计类似还好解释,连生日都一样,这总不能说毫无关联了吧。
“李导,我觉得《金粉世家》很大程度上致敬了《红楼》,就和金庸的《连城诀》致敬了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一样。”
“好,致敬二字说的好!”李大伟举起酒杯,敬了张远一杯。
随后看向身旁的高群舒。
“老高,有这种人才,你不早点分享,还藏着掖着,也太不够意思了!”
你们之前不还不信,觉得我吹牛逼嘛……高群舒白了他一眼。
言之有物,无法反驳,在座的各位业内人士全都服了,也开始和张远热络起来。
影视圈和其他圈子一样,要不靠背景,要不靠实力,总得有一样拿得出手的东西。
显然,张远小露一手便获得了这些位的认可。
一通推杯换盏,还加了几个热菜,气氛逐渐融洽。
张远也拿出自己增长了不少的酒量,与诸位导演打成了一片。
“好酒量啊!”直脾气的周小文刚才被张远怼的哑口无言,原本憋了股气。
但直脾气的人其实好哄,几杯白酒下肚,他便和张远勾起了肩膀。
张远也是有意和这位亲近的,他知道这位周小文和张大胡子关系极好,不久后应该会顶替鞠觉量执导《天龙八部》!
“这么说来,我要拍这片子倒也简单了,照着87版红楼的风格,把小说内容一板一眼的搬上银幕就成!”李大伟心情大好,有一种便秘三周终于拉出来的畅快感。
“不行!”可他没想到,此时张远却突然开口“不能完全照着小说来。”
李大伟的笑容停滞,连带着其他人一同望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