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养鱼第四十一天
作品:《我和男朋友一起养鱼》 《我和男朋友一起养鱼》全本免费阅读
庄季学一句无心的话语一语成谶。
曲不才确实倒霉了,一开始是他的粉丝帮他洗地。
说他都看不起自己考上的大学,主动退学,陈诗颖一个普通农业大学的毕业生有什么资格叽叽歪歪。
曲不才更看不上云云,人家那个敢与世界做斗争,反正就是正常人脑回路想不到的话。
曲不才倒是聪明,他自己躲在粉丝后面,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点赞,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普通网友那就是气啊,纷纷去曲不才考上的高校官微那里问你怎么不管管。
那学校官微一开始还不以为意,一个十几年前的退学生有什么好管的,而且说实话也管不着。
这一沉默就让曲不才得粉丝集体找到自欺欺人的理由了。
[你们看,这学校官微都没敢说曲不才不对,你们这些什么都不懂的网友还天天瞎说话呢]
一个两个人这么说,在自己的微博发发也就算了。
好死不死他们跑到人官微正常微博评论区底下去发疯。
[感谢学校为曲不才澄清]
[感谢学校为曲不才澄清]
官微一脸懵,澄清什么澄清?他什么也没做的啊。
于是他赶紧联系领导,询问管不管这事,经过领导们的深思熟虑。
官微发了一条新微博:近日,本校86级劝退生#曲不才#在网络上发言引起热议,他的个人行为与本校无关。
多的话也不说,让网友们猜去吧。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他的个人行为与本校无关]
[天天去烦人家官微,人家直接发话了,别来碰瓷我们学校]
[只有我注意到重点了吗?劝退生耶,主动退学的不会说是劝退吧?]
[说个小八卦,我直属领导和曲不才是同一级同一专业的学生,说是当时他有好几个处分,根本不是他自己吹嘘的什么觉得学校教不了自己]
[不是吧,楼上这么劲爆?]
[不是,那他怎么还能天天活跃在电视上啊?他们都不调查调查吗?]
[我感觉到了有大事要发生]
就在网友们准备深挖曲不才的时候。
一个毫无名气的账号发布的微博突然就火起来了。
程长青:小陈是我近年来见过最努力的孩子之一,我非常欣赏她在原生鱼科普以及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她付出了很多,力求发布的内容丰富且严谨,这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乐理解并支持她的工作,为我们的生态保护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土生土长的鱼:你知道实验室是怎么养鱼的吗?你知道怎么做科研才能发表SCI论文吗?请看VCR~
看起来是一个无脑维护陈诗颖的微博,点进去还会发现只发了这条微博。
真正火起来是因为各种高校的知名老师,出名不出名的鱼类学者,纷纷转发评论了这条微博。
说是水产界的团建也不为过。
此消彼长之下,曲不才彻底沦为了笑柄。
尤其是陈诗颖的母校出来认领优秀毕业生之后。
不过时间还得往前推推。
实验室视频发布的第二天,也就是周三。
水产研究院邝院长的秘书打电话通知陈诗颖下午到研究院洽谈合作事宜。
农业学校那边的项目负责人寇松兰教授也会到场。
陈诗颖赶紧调整自己的日程,下午准时到达水产研究院。
在会议室里,陈诗颖看到了寇松兰教授,还有几位其他的老师,其中一个老师是陈诗颖的专业课老师。
几人相□□头微笑表达友好。
邝院长先是介绍了在场的人员,包括水产研究院的研究员,农业大学的老师,以及孤零零的陈诗颖。
邝院长:“今天是临时会议,主要磋商陈诗颖小姐作为企业参与进项目的可能性,现在有请陈小姐进行陈述。”
陈诗颖把话筒往自己身前挪了挪,大方地说:“我是去年我们农业学校水产养殖专业的毕业生,有幸在在座的广绍晖老师的实验室里待过。”
“当时我就在想,要怎么设计才能让实验可以在更广泛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可惜我当时对于企业生产一窍不通,想的方法也只是‘想当然’。直到我自己毕业后参与进实际工作,我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根本没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不是说方法出现问题,而是方法太过于繁琐,需要精细操作的地方太多。”
“企业生产讲究的是效率,别人只做2-3步就能完成的事情,我们在实验室需要7-8步,甚至更多。哪怕之后鱼苗的成活率能达到99.99%,也不一定有意义。毕竟2-3培养出来的鱼苗成活率也能达到90%以上,多做5个步骤,提升10%成活率,看起来也不错。”
“但是实际生产中,7个步骤比2个步骤多花费3倍,甚至可能是5倍的时间,这样算下来,那10%的成活率完全没有性价比。这是我在当学生的时候完全没法理解的事情。”
“我这次向邝院长提出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们的实验人员能提前考虑落地投产的成本等问题,让项目可以尽快转化。”
其实陈诗颖说的话,在座的参会人员怎么会不懂呢。
只是懂得,与实践中间还有很多环节需要处理。
寇松兰若有所思,“最近陈同学,我还是习惯称呼同学,可以吧?”
陈诗颖点点头,一点也不反感这个称谓。
“陈同学在网络上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我恩师的好友程长青教授也对你称赞有加。况且邝院长也大力向我们推荐,我个人相信你可以为我们这个项目提供到帮助,我也很希望可以和你合作,共同推进这个项目。”
“只是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需要大家相互讨论。”
寇教授这话一出,陈诗颖就知道合作的概率高达85%,剩下的25%无非就是权利与义务的细节。
陈诗颖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认真听取其他老师介绍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最终经过一番详细的讨论,他们顺利签下了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陈诗颖的鱼场拥有优先转化实验成果的权利,但条件是为所有参与项目的学生提供每个月600的额外资助直到项目结束。
大概会有15-20个学生参与,也就是陈诗颖每个月要多发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