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拆线

作品:《金玉满唐

    杜宅的正厅,被布置成了灵堂,供奉着二娘、芄兰还有数名被公差拷打死的仆人的灵位。


    “十郎,你这就要走了吗?”杜若荀左手抱着柳勣的牌位,右手摸着眼泪问——杜有邻伤重,崔莲娘要照顾他,所以守灵的重担,又压到了她一个人身上。


    “国舅说,他的儿子来长安投奔他,需要在我家借住一段日子。我今晚回去收拾一下。”王衡道。


    “一整晚吗?”


    王衡笑道:“我明早来。”


    “好吧。”杜若荀很是失落。


    “定要藏好了,可别让伯父伯母看见。”王衡看着她怀中的牌位道。


    杜家会有今天,全拜柳勣所赐,所以杜有邻和崔莲娘一提起此人,就气得破口大骂,自然绝不允许柳勣的牌位出现在灵堂上。但杜若荀却认为,好歹是夫妻一场,总得有个结局。王衡见状,便动手给她刻了个,了却她的一桩心愿。


    “你是不是觉得,我很贱?他这般对我们,我却还抱着他的牌位。”杜若荀目光凄迷,笑容苦涩道。


    “听说,当年你并不想嫁给他,只是父命难违?”王衡问。


    “唉。”杜若荀轻叹一声,点了点头,“杨公子非要纳我为妾,大人为了让他死心,便仓促给我寻了这门亲事。”


    “那你做得,比所有人都要好。”王衡伸出手,搂了搂杜若荀的肩膀,“我去去就回。”


    杜若荀心乱如麻,因此待到她反应过来时,王衡早已离开,她只觉得,自己的心,一下子又空了:“十……郎~”


    ——


    王宅。


    “大人,这便是长安吗?真大啊!真富啊!”一个饼脸胖小子搂着杨钊,一个劲地问问题。


    王衡上下打量着这父子二人,却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两人不太像。


    “哎呀,贤弟,来来来,哥哥给你介绍一下。”杨钊一看王衡来了,大喜,甩开胖小子的手,拉着王衡的手道,“这就是犬子杨暄。逆子,过来!”


    “杨公子。”王衡叉手一礼。


    “对他何须这般客气?”杨钊却是没好气地来了句,然后手一伸,把杨暄拽到两人中间,“喧儿,这位便是王十郎,也是你义父。”


    “国舅?”


    “义父!”杨暄却是喊得十分顺口,不仅喊,还十分亲切地抱着大不了他几岁的王衡,“义父,我要吃石蜜。”


    石蜜是时兴的一种甜食,来自西域,只有两个特点,一曰甜,一曰贵!


    “这……”王衡大骇,摸了摸口袋,毫无疑问,钱是没有的。


    “十郎,你就这般穷?”杨暄道。


    “没大没小,滚!”杨钊一脚将他踹飞,“哈哈,贤弟,这逆子打小就被他娘宠坏了,所以,别给我面子,只要惹你不高兴了,直接打!”


    “哈哈。”王衡局促地笑着。


    “等哥哥买了宅子,就把他接回去。”杨钊说着,朝门外挥了挥手,立刻有人驾着一辆马车进来,“这一车红绡,权当是餐费了。”


    “别别别,国舅,花不了这般多钱的。”


    “你我虽是亲兄弟。但账,还是得算清楚了,这样,才能长久啊。”


    “国舅,衡正好有一事相求,可家财都被抄没了。不如,这车红绡,算是衡给国舅的谢礼,如何?”


    “哈哈哈,你小子。说,何事?”


    “吉温抓了我的管家和数名仆人,已经半个月了。我想把他们救出来,不知国舅可不可以,帮个忙?”


    “贤弟,哥哥正好要与你说这事。”杨钊四下环顾,见没有人注意他们,才凑近王衡的耳朵,低声道,“听说,你的管家王端,向吉温说了一件,不得了的事。”


    “可是说,我其实是官奴之事?”


    “这鸡舌温,也太不是个人。只是,你的管家,为何也这般吃里扒外啊?”杨钊皱着眉头道。


    “吉温的手段,没几个人能扛得住。端叔定是被屈打成招了。”王衡道,“所以,衡想尽快将他们救出来。”


    “哥哥先给你交个底。”杨钊道,“右相既放了杜家,按理说,也该放了王端等人。可却没有这么做,这其中缘由,贤弟心中,得有个数。”


    “谢国舅良言。”王衡拱手道。他明白杨钊的意思,那就是李林甫还是不信任自己,故而扣着王端。


    ——


    王衡回到杜宅的时候,正是辰时中。杜若荀显然是在灵堂中待了一夜,已经累坏了,正靠着怀沙打盹。王衡想了想,转身走去厨房,炒了一碟小菜,配上两个胡饼,端到堂中。


    “吃点东西吧。”


    “嗯~十……十郎?”杜若荀一喜,拿起筷子就准备去尝那碟炒肉。


    “这胡饼看着,跟透花糍是一样好吃啊。”怀沙幽幽道。


    “啊……”杜若荀脸色一僵,因为上一次王衡的那盒透花糍,可是把她给害惨了。


    “好吧,你们让我吃哪一块,我就吃哪一块。”王衡手一摊,嘴角一弯。


    杜若荀“噗嗤”一笑,夹起一块炒肉就塞进嘴里,细细咀嚼。


    “上次的事,我很抱歉。”王衡郑重一礼。


    “哼”怀沙白了王衡一眼,掏出把匕首,小心翼翼地割开胡饼,再夹了两块肉进去,而后才吃。


    “这是什么吃法?”杜若荀觉得奇怪。


    “上次经过潼关的时候,那有一种馍,外面是面饼,里面是肉。”怀沙说着,将胡饼放平,一刀下去,胡饼便一分为二,“不过那是煮的肉,味道该是没有炒肉好吃的。”


    “那是。”王衡颇为自得。


    “怪不得,大人伤成这样,闻到味后,却也要下床了。”杜若荀没心没肺地笑话起杜有邻来。


    王衡故意没给二女端水,以此诱使怀沙起身去厨房打水,好不动声色地营造出一个仅有他们俩的环境来谈事。


    “我手臂上的线,也该拆了。”王衡靠在门边,看着怀沙的背影道。


    “你下药害我,还敢让我帮你拆线?”怀沙没好气道。


    “哈哈。”


    “笑什么笑?”


    “笑你还知道骂我。”王衡道。


    “什么?”


    “昨天,我还以为你生气了,担心了一晚上。还好,是我多虑了。”王衡确实不怕怀沙怼他,只怕怀沙不理他。因为打骂,不会导致一拍两散,不理不睬,才会。


    “我如何想,对你,就这般重要吗?”怀沙转过身,靠在灶台上,眼眉一挑问。


    “当然。”王衡又皮了,“不重要!”


    “哼,你特意随我出来,不会就为了和我吵架吧?”


    “为了拆线啊!”王衡说着,将一个崭新的镊子扔进锅中煮。


    “我可不会。”


    “我教你。”王衡道。


    “你在哪学的?”


    “以前在街上晃悠,听商贾说的。”


    一刻钟后,两人找了个光照良好之处,开始拆线。王衡脱去左袖,为此露出了左脖颈下,那块异色的疤痕。


    怀沙见了,果然动作又是一滞。


    “你在想什么?”王衡问。